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我国航天育种卫星研制工作进展顺利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Apr 21 19:15:01 2005), 站内

    [国家航天局网讯] 记者在4月19日召开的航天育种工程卫星大总体协调会上获
悉,目前,我国航天育种卫星的研制工作已全面展开,各方面研制工作进展顺利。

  航天育种是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或其他可回收型空间飞行器,将农
作物种子和微生物带到200-400千米的太空中,经过太空特殊的环境(空间宇宙射
线、微重力、高真空、交变磁场等因素)对种子和微生物进行处理,使作物种子产
生有益的变异,返回后经地面选育、试种,培育出高产、优质新品种的方法。

  1987年以来我国先后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9次空间搭载试验,共搭载了包括
粮食、经济作物、蔬菜、花卉、微生物菌株等多个品种,经全国多家科研和生产单
位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试验选育,在航天育种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已培育
出一批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系和新品种。实践证明,航天育种可获得地面诱变
育种难以得到的效果,并已成为将高新技术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003年4月22日,国务院批准了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委《关于审批
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的请示》,并指示尽快开展下一步工作。2004年,航
天科技集团公司将育种卫星研制计划列入2004型号研制计划,2005年,用户下达育
种卫星研制总要求,从而正式拉开了育种卫星研制工作的序幕。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介绍,航天育种卫星工程项目由育种卫星的研制、发射
、回收、种子地面培育、机理研究与模拟试验等部分构成。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作为
应用系统依托单位负责空间诱变生物遗传机理研究和种子的筛选、装载、地面育种
试验等地面育种工程部分。发射航天育种卫星的主要目标是:利用我国成熟的诱变
遗传操作技术和返回式卫星技术相结合,通过育种专用卫星装载农作物种子,开展
航天育种,筛选优异突变新种质和有重要育种利用价值的新材料,使我国在航天技
术农业应用方面开创一个新的领域。同时,结合地面模拟空间环境因素试验,全面
探索空间环境因素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效应,力求回答航天环境诱发生物变异的机
理等基本科学问题,为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开创新的思路和办法。

  发射育种卫星,实施航天育种工程,通过原始创新和科学积累,可获得大批突
破性的农业新品种和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育种技术。这对于我国继续保持
在该领域的国际先进性、创造性及航天育种产品开发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推动航
天育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育种专用卫星的发射,还可以
带动与我国农业育种卫星研究、生产和配套产业的发展。(文/李迁)
 
发布日期:2005-04-21 

http://www.cnsa.gov.cn/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7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