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婴儿), 信区: Aero
标  题: “试验卫星一号”发射揭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4月20日14:19:3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发布时间:2004-4-20 10:33:42  



    2004年4月19日10时07分36秒,“试验卫星一号”科学实验小卫星第一圈准时
通过哈尔滨上空,下传的遥测数据表明运行一切正常。这颗由哈工大牵头、历时5
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小卫星,在发射过程中历经怎样的“天地
脉动”,在发射的背后历经了哪些艰辛,进入空间轨道后如何造福人类?记者在第
一时间采访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哈工大小卫星地面站的有关专家,对“试验卫星
一号”小卫星发射进行全景揭秘。

    揭秘一:“试验卫星一号”发射前有什么准备

    2004年3月20日,“试验卫星一号”及地面测试设备、工装等搭乘运载火箭专
列从北京出发,于3月24日晚抵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5日开始,小卫星试验队按
照卫星发射场区技术流程展开了紧张的全面测试工作,实现了零故障和零缺陷。

    4月7日,哈工大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了“试验卫星一号”专场评审会,专
家同意其转入发射场区。8日,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试验队完成了卫星在技术场
区最后一项重要工作——整流罩合罩。

    9日上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专用运输车载着“试验卫星一号”、卫星支架等
缓缓驶向发射场区。随后,组合体被徐徐吊起,稳稳地与矗立在三号发射塔中的“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对接。

    据悉,用于这次卫星发射的是被誉为中国航天“金牌火箭”的“长征”二号丙
运载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6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连续第34次获得成功。

    揭秘二:发射时间为何选在“23时59分”

    “试验卫星一号”于2004年4月18日23时59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被“长征
”二号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选择这一时间段发射,是确保“小卫星”发射时在一
些特定地区是白天,选择好的时空天窗,便于测绘数据的清晰接收。

    揭秘三:“试验卫星一号”发射现场怎样

    “……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18日23时59分,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地动山摇的一声巨响响彻夜空,一条火光四射的巨龙冲天而起,“长征”二号
丙运载火箭喷射出熊熊火焰,映红夜空。火箭携带“试验卫星一号”和“纳星一号
”在空中转了一个弯儿,然后向北方越飞越高、渐入浩瀚太空。

    此时,距发射场6公里的发射指挥控制大厅也是灯火辉煌。大厅前面的大屏幕
上,实时传送着经过计算机处理的火箭遥测参数、卫星运行状态等各种数据;航天
专家、指挥员、工作人员各就各位。

    一级转弯、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试验卫星一号”与火箭分离……当西安
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测控数据表明卫星已顺利入轨时,人们还疑似梦中,因为一切那
么完美……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李尚福宣布,此次发射圆满成功!

    揭秘四:发射时,哈工大地面站“战备”如何

    2004年4月18日23时59分,火箭按预定计划准时点火升空飞行10多分钟后,释
放“试验卫星一号”。此时,位于哈工大新技术楼的卫星地面测控站的11名工作人
员凝神屏息。19日0时10分,测试监控仪捕捉到星箭剥离前的“小卫星”微弱信号
。19日凌晨1时许,哈工大测控仪屏幕上绿灯一闪,这是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
的轨道姿态第一手数据。数据表明,“试验卫星一号”已准确进入了预定轨道。尽
管绿灯闪过,只有短暂的1秒钟,地面站的所有科研人员仿佛吃下“定心丸”——
 一箭双星发射获得圆满成功了!

    揭秘五:小卫星采用了哪些前沿技术

    我国首颗由高校自主研制的“试验卫星一号”科学实验小卫星,历时5年研制
成功,倾注了哈工大众多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心血。这颗卫星采用了一体化设计思想
,应用了基于磁控和反作用飞轮控制的姿态捕获、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微小
卫星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卫星自主运行管理等多项微小卫星的前沿技术,探
索了我国微小卫星技术发展的新途径。

    揭秘六:哈市何时接到小卫星传下的数据

    2004年4月19日10时07分36秒,“试验卫星一号”在正式进入轨道后第一圈通
过哈工大的上空,哈工大地面站接收到由小卫星下传的第一批遥测数据,这也是当
天中国境内第一次接收到的小卫星遥测数据。12分钟的下传数据传递着令人兴奋的
讯息——小卫星的运行一切正常。

    11时43分,哈工大小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到小卫星飞行第二圈下传的遥测数据
。据哈工大通信技术研究所郭庆教授讲,小卫星每天绕地飞行14圈左右,哈工大能
接到4圈的遥感数据。

    揭秘七:“试验卫星一号”寿命多长

    “试验卫星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小卫星,重204公斤,由哈尔
滨工业大学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
春光机所和西安测绘研究所共同研制,主要用于国土资源摄影测量、地理环境监测
和测图科学试验。

    “试验卫星一号”经在轨测试后,将交由中国科学院卫星遥感地面站使用。这
颗小卫星的设计使用寿命是两年。

    揭秘八:小卫星发射对哈工大有何意义

    哈工大作为全国重点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服务于中国航天事业。“试验
卫星一号”的研制和成功发射表明,我国航天卫星技术达到新的高度,将提高哈工
大以及哈尔滨在全国的知名度。

    高校参与卫星研制,也为学校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培养高质
量的航天科技人才提供了新的平台,对我国微小卫星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卫星的
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揭秘九:小卫星空间服务如何造福人类

    研制发射小卫星,是我国利用空间技术服务经济建设、造福人类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相继成功发射的“实践五号”、“海洋一号”、“创新一
号”、“清华一号”等多颗不同质量、不同用途的小卫星,在科学实验、资源普查
、灾害预报、测绘勘探、环境和农业的监测等领域发挥了独特优势和作用。  
 
 
发布者:郑学军 源作者:刘培香、刘铁瑛。转载自:哈尔滨日报2004-04-20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