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nsky (7 weeks,49 days), 信区: Aero
标  题: 天道酬勤--访“试验卫星一号”设计总师曹喜滨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Apr 24 22:02:09 2004), 站内信件


天道酬勤--访“试验卫星一号”设计总师曹喜滨  
发布时间:2004-4-24 15:28:15  


http://news.hit.edu.cn/54/2004/540424152500/11.jpg 
李贵才 王若维摄影
    “试验卫星一号”成功遨游太空。作为卫星设计总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卫星技术研究
所所长的曹喜滨,终于可以用激动的泪水,为这段风雨兼程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感叹
号了。 
    1991年曹喜滨拿到哈工大博士学位。当时正值小卫星启动前期论证阶段,学校组织了
一个宇航师资培训班,原本学焊接的曹喜滨逐渐进入了航天知识领域。 

    随后,哈工大建立了“小卫星设计、分析与仿真验证一体化系统”,组成了跨学科的
研制队伍,曹喜滨也开始了与小卫星的“亲密接触”。1998年哈工大卫星技术研究所成立
以后,更使得他几乎成了“试验卫星一号”的代名词。 

    “这是我国第一颗新技术演示验证卫星,既是压力也是很好的机遇。可以说,在整个
研制过程中既有阶段性胜利的喜悦,更有遇到挫折时的痛苦。” 

    “最难的是到了正样阶段,由预研项目转为演示验证项目,我们的管理模式也要由原
来的专家管理模式转变成完全大系统大工程的管理模式,我们的队伍也经历了从学生和教
师到科研人员的转变,从普通的科研到航天研究的跨越。” 

    小卫星虽小,但五脏俱全,更何况其中40%%的技术是首次采用的新技术,走的完全是
大航天工程的规范和流程。为此,参研人员每个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那是最艰苦的
时候,几乎没有礼拜天和节假日,一年有大半年甚至是10个月都在外面出差。大家一边学
习,一边探讨和摸索,始终面临着能不能走下去的压力,能不能走得顺的压力,能不能通
得过的压力。” 

    就是在这样持续紧张的压力下,曹喜滨带领他的团队,与兄弟单位通力合作,克服了
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困难,对小卫星一体化设计与研制、基于磁控和反作用飞轮控制的
姿态捕获、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等多项微小卫星的前沿技术进行了创新和攻关。“也
许因为做的时间长了,就对卫星和这个团队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别人难以了解的体
会。”因此,对曹喜滨来说,小卫星和这支队伍,已经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
无法割舍,也不能割舍。 

    “做航天事业,靠的是一个团队的协作。我们大家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工作的,不分彼
此,遇到什么问题,大家一起商量解决方法,一起克服困难。”说起这个团队,有的老师
长期带病坚持工作,有的老师长期出差以至于孩子没有人照顾,有的老师宁愿把一些生活
上的痛苦埋在心里也不愿意影响卫星的研制等生活细节时,曹喜滨的眼圈红了:“没有他
们,我一无所有。” 

    当多年的艰辛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时,他说:“我希望这个队伍千万要保持下去,否则
,不但是个人的损失,是哈工大的损失,也是小卫星事业的一个损失。”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情深处。“试验卫星一号”发射成功的现场,在依稀的泪
光里,我们看到了41岁的曹喜滨——这位高大的卫星设计总师的风采。 
 

--
如果上面讲课的老师和前面说话的同学都能像中间看报纸的同学那样安静,那么后面睡觉
的同学一定能作个好梦。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9.217.250.9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9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