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enZhouV (从头再来), 信区: Aero
标  题: 历尽天华成此景——记校卫星技术研究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Sep 24 18:54:02 2004), 转信

历尽天华成此景——记校卫星技术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4-9-22 12:12:58  



     哈工大报讯(记者 刘培香)2003年的夏天,马祖光院士像一支蜡烛,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却留下了一个楷模、一个榜样、一面镜子、一座精神的丰碑;2004年的春天,“试验卫星一号”飞向太空,振奋了哈工大人的精神,鼓舞了哈工大人的士气,为哈工大开拓了新的空间、搭建了新的舞台。
    马祖光、小卫星——就像两颗璀璨的明星,在四季变幻中交替辉映在哈工大的上空,默默地温暖着我们的眼睛,也感动着我们的心灵。
    在9月9日黑龙江省“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暨表彰优秀教师”大会上,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我校卫星技术研究所所长、“试验卫星一号”总设计师曹喜滨教授对马祖光院士的一番解读,再一次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过去,让我们分享那段不同寻常的岁月,感受一种精神的力量:“所有与马祖光教授接触过的人都会敬佩他,即使只听过他的事迹的人也会深受感动。作为马祖光老师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他的理想和精神……
    回首来时路,我们看到了小卫星精神与马祖光精神的一脉相承,看到了小卫星队伍与马祖光所带领的团队的相通之处。他们在不同的时空里,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同一种精神——航天精神,哈工大精神……

      这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试验卫星一号”的研制历时6年半,其中经历了8次重大阶段评审,论证会、评审会达百余次,从哈尔滨到北京,从西昌到西安,一路留下他们艰苦跋涉的足迹,风雨兼程的身影——

      1997年10月,我校以强大的科研实力,在国内众多单位参与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与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863-2”签订“微小卫星一体化系统总体技术”项目协议,确定进行“立体测绘微小卫星”总体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研究,“试验卫星一号”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20多名来自飞行器设计、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专业的科研人员组成了跨学科的科研课题组,开始了微小卫星一体化系统总体技术的研究。他们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使“立体测绘微小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于1998年7月7日通过“863-2”专家委员会的阶段评审。
    为了集中优势兵力,协同作战,1998年10月,卫星技术研究所正式成立,标志着我校在小卫星这个国际前沿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小卫星的研制需要涉及很多高精尖的新技术,并且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小卫星在国内还是个先例。面对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的纷纷质疑,卫星所的老师们顶着巨大的压力,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不服输的信念,联合了校内外各个领域的精兵强将,以饱满的战斗热情和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小卫星的攻坚之旅。
    经验少,就抓紧时间学习、交流,切磋,查阅大量的资料补充自己的知识和工程经验盲区;经费紧张,就想办法一省再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技术难度大,就花别人两倍甚至数倍的时间去反复研究、反复试验,力求创新,另辟蹊径;系统庞大、协调工作繁杂,他们以一当十,每个人都承担着多个角色……
    1999年3月17日,小卫星“总体方案的技术设计”通过评审。4月,小卫星转入原型样机和飞行演示星的研制。
    2001年5月11日,“试验卫星一号”原型样机通过评审,并转入飞行星研制阶段。上级机关及国内同行专家一致称赞我校与合作单位能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团结协作,共同攻关,并如期完成任务。
    从预研项目转为演示验证项目,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攻关的挑战,还面临着由原来的专家管理模式向大系统大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变,从普通科研教师到航天领域科研人员的角色和观念的转变。作为一个大系统的牵头单位,方方面面的协调关系常常让人精疲力竭,但他们凭借顽强的战斗力,克服了道道障碍,一路过关斩将。
    2003年8月,“试验卫星一号”飞行星研制全部完成,封存在北京。
    卫星研制完成以后,却又一次面临着运载火箭的问题。由国外的运载火箭改为国内小型火箭,再改用国内大型火箭,其中的一波三折,再一次让他们体验到了做航天工程项目的艰难,也让已经整装待发的小卫星经受着严峻的考验。直到2004年1月12日,“试验卫星一号”演示验证卫星航天工程第二次大总体协调会在北京召开,确定卫星由“长二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2004年4月18日,“试验卫星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飞入太空。
    2004年7月18日,卫星圆满完成合同规定的3个月的全部实验项目,演示验证任务获得成功……
    对每一位参与研制“试验卫星一号”的人们来说,这些简单的时间数字代表着一段并肩战斗的特殊岁月,将永远铭刻在他们的心里。

      这是一个特别能攻关的集体。从对小卫星知之甚少开始,到成为小卫星专家,他们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实现了一个个零的突破。他们创造了奇迹,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说起来人们都不太相信,卫星所的绝大部分成员都不是“科班”出身。他们凭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做大事的魄力,在黑暗中探索光明,一次次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921工程”论证阶段,出于对航天的兴趣,更出于发展祖国航天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991年材料学院博士毕业的曹喜滨,放弃自己学习了10年的专业,以教师和学员的双重身份进入中俄宇航师资培训班,从零起步,开始学习飞器设计专业。
    和他同时进入师资班的还有后来负责卫星总体与电源系统的林晓辉和负责结构与总装的罗文波。在跟随俄罗斯专家的730天,17520个小时,他们分秒必争地学习,在艰苦的条件下,以执著的信念和惊人的毅力,为自己,也为哈工大小卫星事业的发展,开拓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负责卫星电总体和星务系统的徐国栋老师说,为了省钱省时间,他做的第一块电路板,是他爱人帮他一起焊起来的。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冒险,一次次冒险,一次次创造奇迹,完成别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背后却是人们看不到的无数不眠之夜。
    负责卫星电总体和姿控系统的张迎春老师刚从法国归来,就立刻投入到小卫星的研制中。“还记得有一次答辩会上,刘永坦院士问我:‘你搞小卫星,难点在哪?’我糊里糊涂地回答了。因为没有经验,所以当时大家都不知道到底有多难。”
    正是因为“不知道”,他们才无所畏惧,才可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小卫星一体化设计与研制、基于磁控和反作用飞轮控制的姿态捕获、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微小卫星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卫星自主运行管理……一个个不可能在他们手中变为可能。因为他们敢想敢做,敢于向未知挑战。
    “卫星所有3头‘牛’(张迎春、徐国栋和负责热控系统的孔宪仁,都属牛),所以大家干起活来有一股牛劲儿!”
    “哈工大的老师有种玩命的精神!”兄弟单位的人这样评价。
    就是凭着这股牛劲儿和玩命的精神,这样一批曾经对卫星知之甚少的“外行”人,却做出了让“内行”人都惊叹的成绩——他们不但把卫星真的送上了天,而且实现了多项国际前沿的制约我国微小卫星发展的创新技术,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卫星平台的三线阵CCD影像航天摄影测量技术,为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工程基础。
    他们还把高校的创新思想、人才优势和研究院所的工程经验及研制条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探索了小卫星研制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成为我校促进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凝聚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典范。

    这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的集体。他们数年如一日坚持在科研第一线,每人每年平均出差9个月。几乎所有的节假日,他们都是在实验室、在北京度过的,他们风雨同舟,共同体验着“一起吃苦的幸福”——

      从小卫星的预研工作开始,课题组的老师们就已经没有了休息日的概念,每个周末,大家自动来到新教学楼开会,互相学习,讨论技术细节。因为平时大家都有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只能利用周末时间来进行交流和探讨,从此养成了在办公室过周末的习惯。
    翻开他们的很多文档,最后形成的签字时间都是在深夜或凌晨,那些文件,那些时间,记录了小卫星走过的每一步历程,记载了卫星所一段特殊的历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回味,去珍视。而且,还有多少故事,多少情节,是无法用文件、用文字来记载的?所以,我也更加理解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当问到“卫星发射成功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只想好好睡一觉……”
    负责姿控系统的耿云海老师说,航天项目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很多突发情况跟事先预想的都不一样,所以有时为了查到试验中异常情况发生的具体位置和原因,他们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埋头苦干。
    “每次归零就像捉迷藏,抓特务。想抓错误时,错误却隐藏起来,怎么也抓不住。”为此他们常常要72小时连续工作进行故障复现。就这样艰苦奋战,终于使所有问题一一归零……
    负责电测系统的孙兆伟老师回忆说,一位评审专家曾非常感慨,“哈工大人能不能干大事,从他们的眼睛里就能看出来。”因为经常熬夜,他们的眼睛总是红红的。
    从不接受采访的副总指挥王本利老师,年龄最大,却和年轻人一样风里来雨里去,长年奔波在外却没有半句怨言。所里的年轻人很感动:王老师像父亲一样影响着我们,看看王老师的工作劲头,我们还有什么说的?
    “这个集体最可贵的是合作精神,我们这个工作缺了哪一个人都不成,每个人都克服了很多困难,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了很多。”曹喜滨老师每次说起这支队伍,都有一种由衷的骄傲。而对这个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只要卫星能上天,能成功,再苦再累心里也高兴。”
    在那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中,卫星所的老师们感受到了生死一般的考验。那时计划2003年秋季发射小卫星,可“非典”说来就来,却不知何时结束,合作单位不能进入北京进行联合测试,原计划在五一前完成的任务也完成不了。回哈的飞机上,他们的心里颇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
    罗文波老师回忆起那段往事,至今似乎仍心有余悸。他说最难忘的就是大家共同奋斗的日子,因为一年当中大家总是有很多个月吃住都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有一种父子兄弟般的感情。
    这是卫星所老师们的共同感受,他们深深地热爱着这个集体,一起吃苦,一起拼搏,那一份手足情,一直激励大家携手并肩,忧欢与共。

   这是一个特别能奉献的集体。他们把青春最宝贵的时光,把最深切的情感都奉献给了小卫星,奉献给了心中神圣的航天事业。而他们的家人,则把无私的支持奉献给了他们——

      为了小卫星,有人牺牲了即将读完的博士学位,有人错过了评职称的时间,有人放弃了赚钱的机会,有人远离了舒适的生活……
      如果没有选择小卫星,以他们的才智,也许他们会在自己的领域一帆风顺地做着一个又一个效益可观的课题,过着许多人羡慕的轻松的生活。然而,他们选择了小卫星,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也风景无限的道路。他们选择了奉献,同时选择了奉献的,还有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们的家人。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多年以来在工作上竭尽全力的他们,却连最基本的与家人相处的时间都无法保证。他们不能照顾生病的妻子,不能辅导年幼的孩子,甚至在父亲临终前因为工作需要都未能赶回去见最后一面……当别人过年、过节与家人团聚时,他们往往是出差在外,只能给家人打个电话,报声平安。这种状况整整持续了6年!
    刘丽霞老师和叶水驰老师说,别人家是家长到学校里接孩子,卫星所却是孩子到学校里接父亲,因为他们常常为了工作忙得忘了回家。更有甚者,孩子小的时候,长期出差使得孩子几乎不认识自己的父亲了。许多老师的爱人,除了要承担照顾老人、抚养孩子的重担,连装修房子这样的工作也要自己去做。
    对于这些,他们的家人给予了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用自己的无私奉献,为小卫星的创造者们支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她们选择了付出,选择了做一个真正的幕后英雄。
    她们的奉献,让卫星所的老师们满怀愧疚,也满怀感激。这种愧疚和感激,已经转化成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种压力和动力,支撑着大家在风风雨雨中从未停止跋涉的脚步。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梦想的集体。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不言败、不放弃,是他们始终坚持的信念;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校,对得起国家,是他们始终如一的追求——

       除了“试验卫星一号”这个标志性成果,“九五”期间,卫星所还完成了“小卫星新技术研究”、“复杂卫星动力学研究”等国防预研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八院等合作完成了卫星的关键技术攻关、方案论证与设计以及分析、仿真与计算等工作。以卫星所为依托建立的“微小型航天器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为微小型航天器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卫星所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作为飞行器设计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仅有11位成员的卫星所,在“十五”期间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防“十五”预研重点项目、“863”重点课题等10余项,总经费近亿元;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5项,国家“‘863’计划15周年先进个人和集体奖3项,并多次被评为“哈工大科研先进集体”;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培养博士生、硕士生30余名。
    最重要的是,再次被评为“校先进集体”的卫星所,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集体。曹喜滨老师说:我们这个研究所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态好,彼此之间坦诚相待,互相理解和支持。作为一个团队,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搞科学研究,需要百家争鸣,不能搞一言堂,所以我们大家都合作得非常愉快。我希望将来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工作得很开心。因为只有心平气和地合作共事,才能激发创新的思维,产生创新的动力,才能在一种开放的、自由的、轻松的氛围中形成合力。创新和团队,是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到截稿时止,“试验卫星一号”已经在轨运行了4个月零22天。小卫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然而,要真正一览众山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继续保持小卫星研制的优势地位,并进一步提高在航天器设计领域的研究能力?如何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开拓前沿研究领域?如何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研究的有机结合,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如何注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更加具有战斗力的精英团队?……
       所有问题的答案,就在卫星技术研究所每一位成员的身上。因为有一种精神和情结,有一种信念和力量,陪伴着他们,向着未来更高更远的目标攀登,向着航天事业的辉煌前行。


 
 
发布者:叶香玉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