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age (疲倦的八哥,好累啊~~~~~~~), 信区: AerospaceScience
标  题: 不灭的灯光:记哈工大卫星工程研究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8月15日07:18:4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来到卫星工程研究所,总能感到一种紧张忙碌的气氛,微机都开着,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
作台前认真地工作,甚至来了外人都毫无觉察.见到项目主总指挥张中兆教授时,他正在开
会.看到他那么忙,我对自己的打扰深感不安.
张老师给我介绍了研究所的情况。1997年10月,卫星工程技术研究所正式成立,从各系
抽调来30多位科研人员组成的项目组,开始了微小卫星一体化系统总体技术的研究工作
。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方案论证和技术设计工作。1999年2月8日通过了由航天
总公司5院501所、502所组成的专家组的预审。2月26日在北京通过了小卫星专家组组织
的项目转星阶段预评审,受到863-2首席专家闵桂荣的高度评价。3月17、18日将在我校
进行转阶段正式评审。研究所所长、项目组总师曹喜滨说:"这是个耗心血的工作,技术
难度高,国内竞争大,很多是边干边学,毕竟没有做过,像这样的工作目前在国内是首
家,也是国家支持认可的,这样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从接下科研任务起,研究所的老师就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几乎每个休息日都是在
研究所度过的。整个寒假都没有休息,一直干到腊月二十九。大年初五,当别人还在温
暖的家里享受节日的轻松与快乐之时,它们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寒假期间,几乎每
天中午都在办公室吃盒饭,晚上工作到七八点,甚至更晚,饿了就吃点饼干充饥。春节
前的一天,杨士勤校长到所里看望他们,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他们仍在忙碌,还没来得
及吃晚饭,桌子上还放着没吃完的饼干。研究所的刘秘书说:"每天跟着大家忙忙乎乎,
都忘了过年的事了,走在大街上,看见大家买年货,才想起来要过年了。"
所里最年轻的耿云海还没有成家,住在学校吃食堂,寒假期间常常吃不上饭。他的一个
同事说他"这半年瘦多了";崔平远、王本利、崔刚分到房子后没有时间装修,搬家超出
了学校规定的最后期限,以至学校要扣工资;孙兆伟负责总体工作,是所里最忙的,还
有教学任务,边上课边搞课题研究,妻子下岗后,精神打击很大,生病住院,他抽不出
时间照顾,只好把爱人的姐姐请来陪护;林晓辉,家住闽江小区,是所里最远的,然而
每天来得最早,一个人做了两个人的工作;张金祥白天搞技术设计,晚上还要为蓄电池
充电到很晚以保证第二天的工作,女儿上高三,晚自习都由爱人接;张迎春刚从法国回
来,一天也没有休息就投入到工作中,毫无怨言;孙德波的孩子只有6岁,假期也要送到
幼儿园,每天接孩子时,其他的孩子都已被父母接回家,只剩下他的孩子在孤零零等着
他。
象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而每个人都把这些看得很淡,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感受
到令人敬佩的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总师曹喜滨教授说:"这个集体最可贵的是合作精神
,其实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我们这个工作缺了那一个人都不成,
每个人都克服了很多困难,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了很多。"对于这个临时组成的集体,总
指挥张中兆对记者说:"对这个集体,我非常满意。当初建立研究所的时候,我没有信心
,这些人都是从各系抽调上来临时组成的,组织不好,就是一盘散沙。但是大家干的非
常好,每个人都想这为这个集体添砖加瓦。现在我对这个集体、对我们的任务很有信心
。只要卫星能上天,能成功,再苦再累大家心里也高兴。"
这也许是研究所里每一个人的心里话,每一个人都在为卫星上天而默默无闻的工作着,
而他们每一个人也正是天边闪烁的星星,为了夜空更加灿烂而放光发热。(《哈工大报
》1999年3月11日)
  
--
                     
           ooooO    Ooooo      *********************************
           (    )   (    )     #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  
            \  (     )  /      #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1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