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李登辉同志永垂不朽), 信区: Aero
标 题: 中国首个国际空间探测计划“双星”计划大揭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31 17:42:54 2003), 站内信件
发布时间: 2003-10-31
我国首次和欧洲空间局合作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开始了有效载荷系统的联试工
作。这意味着我国酝酿六年的第一个国际空间探测计划“双星计划”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科学家要分别在各台空间探测设备和公用设备中进行联试,以确
保这些空间探测仪器在发射上天后能执行各项指令,并进行相关科学实验。该计划首席
科学家刘振兴院士向记者介绍,该计划是首次以中国为主的国际空间合作计划,中国将首
次向具有空间战略意义的南极、北极及赤道上空发射卫星。该科研项目经费超过4亿元。
在刘院士的办公室,他拿着空间图向本报记者讲述这项宏伟科学计划的细节。所谓“
双星”是指今年底和明年我国计划向极地和赤道上空发射的探测卫星。该计划之所以引起
全球关注是因为中国“双星”将与欧洲的四颗卫星联合,从六点立体对地球空间进行探测
。“双星计划”将提高我国与欧空局空间合作层次和开拓合作范围,显示我国的实力和水
平,提高我国在国际空间物理界的地位和作用,这对打破国际上单极垄断的局面具有重要
战略性意义。
“双星计划”将对中国人从未探测过的空间区域进行探测,一颗卫星绕着南极和北极
上空运行,另一颗卫星绕着赤道运行,而这颗卫星距离地球最远距离则达到了6万多公里
,突破了中国卫星以往跨入太空的最远距离。这两颗卫星将分别于今年底和明年发射。届
时,它们将与欧洲空间局已经发射升空的“星簇计划2”的四颗卫星紧密配合,形成人类
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
在谈到“双星计划”的应用价值时,刘院士认为,中国的“双星”不仅可研究空间环
境,预测灾害性空间事件,也会对国家空间安全提供保障。
中国双星之计划大揭秘
中国将发射的“双星”都装载什么设备,用于什么用途?昨天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刘振
兴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其中奥秘。
“双星”装备 中国研制占一半
飞越赤道上空的赤道区卫星将于今年12月发射。卫星质量只有300多公斤,其中
包括30多公斤的8台探测仪器。8台仪器中有5台是由欧洲科学家研制,另3台由中方
研制。
刘振兴院士介绍,这些探测仪的功能主要是探测空间磁场;探测空间不同能量的不同
带电粒子以及探测地球空间的电磁波。因为这些物质将直接影响到人类进入空间探索的安
全性。
将于明年发射的“极区卫星”是“双星”中的老二。它也是我国首次飞越两极高空的
空间探测卫星。这颗卫星上的8台探测仪中,有5台由中国科学家研制,来自欧洲的探测
器有3台。
“星簇计划” 卫星发射曾失败
刘振兴院士说,双星计划经过批准的发射系统和卫星系统的费用超过4亿元。与欧洲
国家相比,这笔投资并不算多。
与中方合作的欧洲空间局的“星簇计划”中的四颗卫星曾于1990年发射失败,首
次行动的投资达到10亿美元,此后的二号行动于1997年开始,投资也达3亿美元。
刘院士认为,赤道和极地上空是空间重要活动区。中国需要对其加大投入研究,这对
科研和国家空间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探测区域 覆盖近地磁层“盲区”
中国的“双星计划”的两颗小卫星控制了目前国际上正在运行的几颗卫星不能覆盖的
近地磁层的重要活动区,其主要优势是适于探测磁层空间暴,这是国际上正在运行的卫星
所不能取代的。
根据中方与欧方达成的协议,双星计划与欧洲CLUSTER计划相配合,在人类历
史上首次形成了地球空间的六点探测星座,它将成为21世纪初国际上最先进的地球空间
探测计划,可研究一些过去所不能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双星计划的科学目标聚焦在磁层
中当前国际上最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科学问题:磁层亚暴、磁暴和磁层粒子暴的触发机制和
物理模式。双方还可在一些数据上互相分享。
中国双星之计划出炉记
1997年1月 中科院空间中心刘振兴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以及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的部分研究人员,经过多次讨论,针对当前空间探测最为主要的发生在近地磁层的空间暴
和动态的地球空间特性,提出了利用两颗卫星跨越极区、赤道区等几乎覆盖近地磁层所有
重要空间区域的、在大的空间尺度内进行两点探测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
1997年4月 刘振兴院士在香山科学会议上正式提出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
1997年11月 欧空局科学项目部与中科院空间中心签署了双星计划与欧洲空间局
“星簇计划2”的合作协议,欧空局表示在卫星轨道计算、有效载荷研制等方面给予积极
支持。
2000年1月 中科院主持召开双星计划科学目标论证评审会,与会专家一致通过论
证评审,并推荐国家尽快立项。
2000年3月 中国双星计划代表团应邀出席了在巴黎欧空局本部召开的双星计划A
阶段方案论证会,欧空局专家对A阶段方案报告十分满意,并签订了进一步合作协议。
2000年5月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总体方案可行性论证评审会召开,由多位院士
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评审,并建议尽快向国家立项。
2000年7月到8月 欧空局重新立项的CLUSTER计划的四颗卫星分两次相继
发射成功。欧空局最为关注的利用“双星计划”与CLUSTER计划进行联合观测的需
求变得更加迫切了。
2001年2月19日 中方召开了第一次与欧洲提供载荷方的技术接口协调会。“双
星计划”作为中国和发达国家的第一次从技术到应用的高层次、实质性对等合作从此拉开
了序幕。
2001年7月9日 中国航天局与欧空局正式签署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合作协议
。
2002年4月 “双星计划”正式通过国务院立项,标志着该项目全面启动。
2003年7月 “双星计划”有效载荷系统开始正式联调,标志着该计划进入倒计时
阶段。
中国双星之计划关键词
地球空间
地球空间是各种应用卫星(气象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等)、航天飞
机与空间站的飞行区域,是目前人类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进行太空军事进攻与防御的主
要活动领域,同时也是主要的灾害空间天气的直接发生地。
CLUSTER计划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人类对地球空间的认识仍然比较肤浅。1983年法国科
学家提出了用四颗卫星编队飞行对磁层进行立体的空间探测。可以进行三维小尺度结构的
时空变化的测量,解决人们一直无法理解的发生在边界层中的许多物理现象。这一计划一
经提出就得到了国际空间物理学界的高度重视,欧空局于1985年立项,将其列为欧空
局空间科学计划中的四大基石之一,称为CLUSTER计划。
[信息来源:新华网]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