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唐伯昶、邱家稳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y  9 21:28:45 2005), 站内

发布时间: 2005-5-9

  4月30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内鲜花吐艳,春意盎然。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
2124名全国劳动模范,845名全国先进工作者欢聚一堂,接受党和政府给予的崇高
荣誉。这次表彰大会是继2000年后由国务院召开的又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
者表彰大会。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
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新型返回式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唐伯昶荣获“全国国防
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后,又喜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兰州物理研
究所邱家稳所长继获得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称号之后,又喜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称
号。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明的先锋,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主
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强烈的开拓创新和
锐意进取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强大动力,是
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4月30日下午,甘肃中川机场锣鼓喧天,来自甘肃各地、各单位的欢迎队伍和
新闻媒体聚集在机场,热烈欢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从北京载誉归来,在机
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受到甘肃省委领导的亲切接见,省委副书记陈学亨代表省
委和省政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兰州物理研究所党委和工会组织部分职工到
机场热烈欢迎邱家稳所长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载誉归来,邱所长的学生代表兰州物理
研究所职工献上鲜花表示热烈的祝贺。邱家稳所长作为科技和航天代表,在机场收
到新闻媒体的特别关注,对邱所长进行了专门采访。邱家稳所长取得的这个荣誉,
也是兰州物理研究所全体职工的光荣。



全国劳动模范唐伯昶

  劳模简介:唐伯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新型返回式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
研究员。先后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总体部返回式卫星总体室担任技术员、工
程组长、室副主任,曾任神舟一号飞船副总设计师。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防科技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还是航天中青年专家、国防工
业系统劳动模范。 
  唐伯昶一直从事返回式航天型号的研制工作,参加了我国返回式卫星系列所有
型号,以及神舟一号飞船的研制。我国近年发射并回收成功的返回式卫星,都是国
家重点项目,作为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的唐伯昶,组织研制队伍开展了这两个型号的
研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型号项目管理的创新要求,返回式卫星型号研制为一支
队伍。两型号立项之初,岗位人员严重不足,唐伯昶抓紧开展研制队伍的组建工作
,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人力资源部门及各研制单位积极沟通,精心进行人力资源
的配置策划,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好研制队伍。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两个型号
的方案论证、初样设计和正样设计,以及卫星结构的设计制造、星上设备的研制、
卫星总装、电性能测试、地面环境大型试验等研制技术流程规定的工作。
  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他亲自策划两个型号、一支队伍的人员安排、元
器件的订货、关键设备的研制、卫星总装和电测场地的统筹使用、发射与飞行测控
及卫星回收等各项工作的落实。针对型号研制初样工作与正样的交叉、两型号的同
时并进,他按照并行工程理论,进行周密的分析和策划,将所有关键项目绘制在一
张综合计划流程图上,形成文件,以项目办公室的名义下发到各有关单位。在执行
过程中加强对计划的过程控制,对关键节点严格检查。
  2003年到2004年,有3颗返回式卫星发射上天并成功回收。每次卫星入轨后,
唐伯昶都带领研制队伍从发射场转战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卫星实施测控,不分
白天黑夜地组织大家进行遥测数据的监视和控制指令的发送。
  抓质量工作他毫不松懈,要求按质量管理规定,说了就要做,不能走过场。在
他的带领、严格要求下和研制人员的努力下,第19颗返回式卫星在发射场实现了零
故障,证明他们已经将卫星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第20颗返回式卫星上的有效载荷,对热环境要求非常苛刻,达不到零点几度的
温度均匀性,有效载荷就不能正常工作。唐伯昶组织研制队伍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
力,先后进行了多次有关热真空试验和相关热环境的摸底试验,组织进行了多次分
析讨论和专题评审,组织各有关系统人员,对卫星内部和外部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
施,最终使有效载荷的环境温度均匀性满足了指标要求。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解
决了返回式卫星有效载荷的热环境影响的问题,而且对我国其它卫星有效载荷高性
能遥感器的热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工作中,他还提倡自己动手,型号项目办的许多文件和通知,他亲自操作计算
机编写,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为其他人员起到了带头作用。



全国先进工作者邱家稳

  先进工作者简介:邱家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兰州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先后被评为航天工业总公司“八五”预先研究先进工作者、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甘肃省优秀专家;荣获甘肃省青年科技奖、甘肃省青年五四奖章。他还兼任中国真
空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2004年入选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
万人才工程”。
  邱家稳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步伐成长起来的青年科技人才。1986年和2000年,
他先后取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
程师,1997年晋升为研究员。有着众多头衔和光环的他,离开西北另谋发展的机会
很多,但在个人前途与事业需要的冲突时,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邱家稳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防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由他作为技术负责人
之一开展的“卫星用石英玻璃型光学二次表面境”研制项目,是保证卫星在空间正
常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进口这种材料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常常受制于人。邱家稳
作为技术负责人,凭着一股不甘人后的倔劲和不服输的韧劲,连续试验,刻苦攻关
,终于成功开发研制出了该项产品,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技术
水平,获得了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又带领项目组成员,继续
努力,成功开发研制出了卫星用新型二次表面热控镜,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国
际先进水平。经过批量生产攻关,实现了产品生产批量化,并成功应用于我国多颗
卫星型号,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而且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
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卫星材料替代进口的新跨越。目前,他又带领科技人员,跟踪
国外卫星热控材料新发展,开发研制新型卫星热控材料。
  在真空质谱技术研究工作中,邱家稳在对高压力四极质谱技术进行广泛研究探
索的基础上,改进了质谱计离子源的设计,优化了四级质谱计的电操作参数,拓展
了质谱计测量上限,成功地开发研制出高压力四级质谱计,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
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卫星推进剂加注
安全监测,并在民品研制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邱家稳在科学研究和基层管理工作中,在充分展示其优秀科学技术素质的同时
,在管理方面也崭露头角。2000年他接任所长之职,成为兰州物理研究所年轻的领
军人物。他总结提出了该所的发展战略思路——建立“专业化、产品化、集成化”
的创新型工程化研究所。在他和该所其他党政领导带领下,兰州物理研究所现在已
经成为我国航天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所。近年来,该所为我国成功发射的卫星
、飞船提供了246项型号任务产品,成功率达到100%,尤其是该所承担的用于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的14项产品表现出色,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的圆满成功做出了贡献。
 

[信息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http://www.cast.ac.cn/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