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李登辉同志永垂不朽), 信区: Aero
标 题: 中国尖兵之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Nov 5 12:36:05 2003), 站内信件
时间回到1974年11月5日底敖包山下,发射准备到“小时倒计时”时,长征2火箭自身发生
了多种信息紊乱的情况,在预先安排的方案下,工作人员有条不紊的各自退出了相应地准
备程序。然而这次并没有给发射任务带来好运,5个小时后当重新进入发射状态时,悲壮的
火箭和卫星化做成团巨大的火焰。也就是从这一时间起预言了:中国的尖兵之路将是条坎
坷之路。
当经历了一个深刻地从政治到技术的总结后,返回式一号于1975年11月26日发射入轨,29
日返回,落在贵州关岭铁索桥的树林里。奇妙的是,这里正是长征时期张爱萍率红三军团
先遣团强渡大获全胜的地方。
返回式一号是我国第一代返回式遥感卫星。其形状为羽毛球状的钝头截锥体,直径为2 。
2米,总长为3。 144 ;头部半锥角为10°。它分为两个舱段:一个仪器舱和一个回收舱返
回式一号卫星为可见光遥感卫星,它携带一台全景扫描相机,对预定地区进行摄影,并用
一台星相机同时对天空摄影,以测定对地摄影时刻的姿态精度。卫星完成预定摄影任务后
,将存放胶片的再入舱,在预定的地区回收。
返回式一号卫星(JB1)国土普查卫星发射时间表
1975.11.26
1976.12.7
1978.1.26
1982.9.9
1983.8.19
1984.9.12
1985.10.21
1986.10.26
1987.8.5
回收过程中由于缺乏大国相应的回收技术(无线电,雷达,运载体)不得不发动人民在茫
茫的地段进行拉网式寻找。由于缺乏相应的宣传报道当地人民在往往在回收后很长时间,
还在认真负责的搜索每一个山头,每一处田间地头(在第3次回收中顺利找到卫星的几位少
数民族民兵得到的只是10个工分和一个哈密瓜)。可以想象当时的回收工作是多门的艰难
。于是超神秘的一些事情就自然的冒了出来。
返回式一号甲(JB1甲)是我国第一代摄影定位卫星。外型和返回式一号基本一致,区别上
主要是多了一个压力控制分系统。返回式一号甲卫星由返回舱和仪器舱(包括过渡段)两
大部分组成。
于1987年9月9日至13日进行了首颗卫星的飞行试验,安全返回。进行了5次飞行试验,4次
获得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于1988年8月5日至13日成功进行第2颗星的飞行试验,安
全返回; 1990年19月5日至13日进行第3颗星的飞行试验,安全返回;1992年10月6日至1
3日进行02批第1颗星的飞行,安全返回。
返回式一号甲(JB1甲)摄影测绘卫星发射时间表
1987.9.9
1988.8.5
1990.10.5
1992.10.6
1993.10.8
而就是这最后一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第十五颗返回式卫星。本应八天以后回来的卫
星偏偏未如期而至。由于星上状态发动机失效,象一个迷失了回家之路的孩子样在太空孤
独的游荡九百多天,失去控制的卫星在轨道上旋转了一万一千八百一十圈后坠向地球,不
过卫星没有奔向预定降落点,而是溅落在大西洋的某处海底。同时也就是在一甲的回收工
作中发生了很多现在看纯属荒谬的事情。
返回式一号乙(JB1乙)第2代国土普查卫星。外形上返回式一号与返回式一号甲相差较大
。它相当于在原返回一和甲的结构底部增加一个高1 500 mm 、直径2 200 mm的圆柱段。其
总长度为4 644 mm,最大直径为2 200 mm。
卫星质量/kg 2800~3100
卫星容积/m3 12.8
卫星有效载荷质量 返回有效载荷/kg 400
不返回有效载荷/kg 500~600
轨道运行时间/天 15~17
微重力量级/g 10-3~10-5
轨道倾角/(°) 57~70
近地点高度/km 163
远地点高度/km 300
轨道周期/min 约90
1.采用了新的返回式卫星平台,增加了卫星的有效载荷,轨道寿命:15~20天 ,具有有限
的轨道控制能力; 可靠性更高的遥控装置。
2.采用了新型可见光遥感设备,对地观测的地面分辨率和获取的信息量成倍提高。
3.采用了全新的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 。
4.其先进的平台设计,使卫星可一星多用。(多功能返回平台)。
返回式一号乙于1992年8月9日首次发射 ,经16天飞行,于8月25日在四川成功回收。返回
式一号乙卫星是我国第二代遥感卫星。摄影分辨率是4m,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92年8月
9日返回式一号乙第一颗星发射成功,25日在四川潼南回收;1994年7月3日返回式一号乙第
二颗星发射成功,18日在四川遂宁地区回收;1996年10月20日返回式一号乙第三颗星发射
成功,11月4日在四川遂宁地区回收。在第3颗卫星上搭载的有效载荷总质量达265 kg,这
与遥感主任务的有效载荷,几乎相当于多发射了1颗试验技术卫星。现在让我们看看它到底
做了什么:
1:GPS自主定位试验 ,在卫星测控中心组织有关台站进行了轨道的三站联测,将联测数据
与GPS测得的数据进行比对。试验结 果说明,GPS的定位达到了很高的精度。本次试验成功
后,我国卫星轨道测量增加了一种新的方法,使定轨精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2:长征2丁火箭箭体激光陀螺导航实验
3:多种介质存储实验
4:卫星电子信息中继实验
5:高效率动力电池实验
6:搭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并于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的交
接仪式上升起,因而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7:和小日本合作的空间材料加工实验
随后在沉寂了7年之后的今天(当然其间也有神州系列和资源系列的发射)返回卫星在昨天
再一次的呼啸而去,值得关注的是使用的是长2丁火箭标准长度是33。667米含返回1号乙的
高度是38。3米(这次报道的是40。6米)。可想而知增加的2。3米意味着什么,而又是在
载人之后!在这里让我们为中国的尖兵之路也是天朝的强国之路默默地祝福:一路好走。
18天后再见!
本贴由鸡蛋于2003年11月04日20:36:50在〖鼎盛王朝〗发表.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