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热话海洋一号A星成功发射四周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May 31 18:41:29 2006), 站内

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综合新闻  2006年5月31日

  中国航天报 记者 宋丽芳 

  2002年5月15日,是我国结束了没有海洋卫星历史的日子。海洋一号A星的成功
发射,标志着我国海洋开发有了一个重大的突破性进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卫星仅有两年的设计寿命,这一遗憾使中国海洋卫星出现了“空白点”,后
续卫星成为海洋卫星研制方和用户方关注的焦点。

  令人为之一振的是,接替A星的海洋一号B星的研制工作目前正在顺利进行,有
望在不久后带着重托飞向太空,用它神奇的天眼鸟瞰海洋。在纪念海洋一号A星成
功发射四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海洋一号B星总师白照广研
究员和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地面应用系统总师蒋兴伟研究员,他们的话语里对海
洋一号B星研制及应用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卫星研制方——为海洋再装慧眼时不我待

  结束中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次“革命”,而且就海洋一号A星来
说,关键技术上实现了五项重大突破,创下了多个“第一”,克服了卫星搭载发射
带来的种种限制。然而,卫星两年的“寿命”毕竟是短暂的。提到海洋卫星研制,
总师白照广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问世后,用户方专门为此创
办了一个刊物,可是由于卫星寿命已到,刊物也被迫中断登载海洋卫星应用的信息
。每当听到我国远洋渔船由于缺少大洋渔场环境信息的支持,而跟在人家的后面打
鱼时,作为海洋卫星的研制总师,白照广心里就特别不好受。责任和使命使他与同
事们下决心一定要尽快研制出海洋卫星后续星,为国再争光。

  我国实施的海洋战略,决定了研制下一颗海洋卫星的紧迫性,蔚蓝色海洋已经
发出了急切的呼唤,国家太需要海洋卫星了。2005年,海洋一号B星正式被批准立
项。

  在进行海洋一号B星研制时,科研人员在A星研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在可靠性
、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改进,然后针对卫星在轨运行的稳定性自上而下地进行自控计
算机复位等九个专题的研讨并采取新对策。针对研制队伍年轻化的趋势,型号设计
师系统组织编写了《工程师、设计师指南》,对25个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工作内
容、工作流程等进行规范,确保工作质量。

  在推进海洋战略的实施,加快海洋卫星研制步伐的同时,必须以用户利益至上
为出发点。白照广总师介绍说,B星是海洋一号卫星系列的一颗改进型卫星,相对
A星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并以成熟技术为基础。这些新技术都是紧密围绕满足用户
需求、提高卫星可靠性为目的进行的。

  海洋一号B星与A星相比,在总体技术状态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在有效载荷性能
指标和工作能力方面做了大量技术改进和创新。如海洋水色仪覆盖周期由三天提高
到一天,将水色仪遥感视场由1000多公里的幅宽增加到3000多公里;工作模式也将
每天成像三次增加到五次至六次,卫星工作寿命由两年提高到三年。

  一个个利好消息在海洋一号B星研制的同时相继传来,海洋一号后续星研制相
继列入规划,海洋二号卫星预研工作也已启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与航天科技
集团公司五院开展了海洋二号卫星平台、有效载荷、精密定轨等一系列技术研究,
经过一年的努力,到2005年,各项关键技术攻关进展顺利。海洋卫星研制呈现出“
一棒接一棒”的良好态势。

   卫星应用方——拓展海洋资源开发刻不容缓

  《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提出,要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以气象卫星系列、资源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和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群组成长
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实现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甚至全球的陆地、大气、
海洋的立体观测和动态监测。由此可见,海洋卫星系列是对地观测体系卫星“四足
鼎立”中不可缺少的一足。

  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根据我国海洋事业的发
展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的需要,海洋卫星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建立起一整
套海洋卫星及其应用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海洋水色卫星系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系
列和海洋监视监测卫星系列、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和海上辐射校正场,逐步形成
以我国卫星为主导的立体海洋空间监测网。

  海洋一号A星首当其冲成为海洋卫星系列中的先锋。海洋一号A星成功发射后的
第14天,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开始正式下传海洋水色扫描仪与CCD成像仪所探测的
数据,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北京、三亚地面站成功接收了卫星遥感图像。四个月
后,在国防科工委的主持下,国家海洋局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
海洋一号A星在轨交付签字仪式。

  在卫星运行的近两年的时间里,北京和三亚两个接收站收获丰厚,共接收处理
了1830轨卫星数据,开发了两类四级共42种产品,覆盖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日本海及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等海域。随之卫星数据在国内上百个用户单位得
到应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还专门制作出版了《瞰海毓秀——中国海洋一号A
卫星应用图集》。2004年,海洋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获得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

  蒋兴伟总师对海洋一号B星问世充满了期待并谈到了未来应用:这颗卫星地面
应用系统建设方案早在前年就开始设计并不断得到完善,在黑龙江亚布力建设海洋
卫星的第三个地面接收站的工作正在进行,以实现对更大范围海域的监测。同时,
对北京接收站、三亚接收站和北京数据处理中心将进行改造和扩建,以适应海洋一
号B星业务运行的需要,提升数据处理和产品制作能力。B星的应用一定会在海洋资
源开发与管理、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灾害预报预警、海洋国防安全、海洋科
学研究及国际与地区间合作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拓展并发挥重要作用。

  在21世纪我国“向海洋进军”的征途中,海洋卫星研制和应用已经在这个蓝图
上描绘出了美丽的画卷,今后必将在全面实施海洋开发战略中再显身手。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