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 ), 信区: Aero
标 题: 电子所专题:风雨涅槃五十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Sep 23 18:53:21 2006), 站内
(2006-09-22 09:49:45)
——写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庆之际
本报记者 计红梅 王莉萍 潘希 刘英楠
在创新中求实 在团结中奉献
已经具有50年悠久历史的中科院电子所,仍旧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其秘诀
在哪里呢?在前后长达两周的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到:“创新、求实、团结、奉献
”,这八个字既是电子所的所训,也是电子所50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电子
所谋求发展的原动力。上至所领导的满腔热情,下至每位职工的全身心投入,均源
于此。50年来,正是这八个字融入到了他们科研工作的每个细节。
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为了解决现有工作中的问题,领导们
带头,大家泡在研究室,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干通宵不是什么稀奇事;为把握未
来的技术趋势,所领导全力支持,积极为科研人员搭建平台,科研人员面对不可预
知的前景,毅然决然地投身新的研究领域,克服困难、顽强攻关。几代研究人员就
这样不懈努力、前赴后继,最终锻造出一颗颗耀眼的科技“明珠”。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每位被采访者都非常强调集体的力量,认可团队的价值
。这是特殊的事业赐予他们的礼物:一件成品的完成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一个科
研难题的攻关需要整个团队的参与。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每个人都在尽量
发挥个人的作用,以强化集体作战的能力。
短短的文字难以勾勒出50年来每个前进的脚印;“体制”、“人才”这些宏大
的字眼也难以概括出他们的成功之道。“在创新中求实,在团结中奉献”,正是这
些内在的文化基因,使得电子所在半个世纪中走过风雨、铸就辉煌,并将迎来更加
光辉灿烂的明天。
“艰苦创业五十春”
50年前,在西苑大旅社一幢普通的楼房里,中科院电子所最早的一批科研人员
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那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为中国电子信息技术
的发展播撒下最初的种子。当然,他们也不会想到,与新中国历史休戚相关的命运
,会让电子所走过50年风雨涅槃的路程。
刘学悫老师已是一位86岁的老人。回想起50年前电子所初创时的景象,过去的
种种在他的脑海里来回飘荡。虽然事隔已久,可许多往事却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
天发生。
50年前,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自主持下
,制定了我国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提出了发展包括无线电电子学在内的紧急措
施方案。根据这一方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于
1956年9月正式成立。从此,新中国第一个综合型电子信息科学研究所宣告诞生了
。
那时的刘学悫还是一位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刚刚成立的电子所筹备委员会从北
京物理所、长春电机所等单位抽调了48位科技人员,他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位于北
京中关村的电子所新楼才刚开始动工,他们就在租用的西苑大旅社6号楼里开始了
创业历程。
那时的电子所可谓人才济济、大家云集,随口一说,就可以举出顾德欢、马大
猷、陈芳允、张恩虬、毛振淙等等响当当的名字。刚刚成立的电子所只有三个研究
室:声学室、无线电电子学室和电子物理室。1958年8月,电子所位于中关村的大
楼完工后,所址就由西苑大旅社迁至中关村,并相继成立了10个研究室。1960年3
月,电子所的学科设置已经几乎覆盖了当时无线电电子学的全部领域,职工达到
2000多人。
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张劲夫对当时的科研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他们要
做到“安、专、迷”。他认为,科研工作者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才会全身心地
投入到科学的世界,才能不断获得新的发现。那时的人们,思想很单纯,对工作也
很认真,特别是在“大跃进”的时候,图书馆晚上也开放,科研人员白天上班,晚
上还要到图书馆查资料。
那时的实验设备比较落后。当时刘学悫所在的研究室主任张恩虬告诉大家,要
以“小米加步枪”的精神来搞科研,不能向现实的困难低头。设备不好,就尽可能
向国外订购,要不就自己研制。
1965年4月,电子所经历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涅槃”。为贯彻国家“专业分工
,组织拳头,合理布局,统一规划”的精神,电子所进行了科研结构调整,声学、
电子线路、天线及电波、量子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等学科的902名职工从电子所分
出,分别建立了中科院声学所和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所两个所,援建了中科院上海
光机所、电子部22所、电子部55所、国防科委洛阳测控所、航天部771所五个所。
这些研究所的建立,大大加强了我国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力量。此时的电子所,正
如从一颗小小的种子成长起来的蒲公英,已经孕育了无数颗成熟的种子,并将这些
种子撒到了全国各地。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子所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为整个学科体系的完善立下了赫赫战功。
一年之后,随着华东电真空所迁入北京并入电子所,电子所就成为了一个以电
真空技术和气体激光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所。
“文革”期间,电子所一度先后由国防科委和通信兵部接管。1975年,根据国
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决定,电子所又重新划归中国科学院,并开始了二次“涅槃”的
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科技体制改革方针的指引和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下,电子
所在继续保持一支精干力量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的同时,把主要力量投入到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主战场,并根据国家科技发展的需求,开拓了若干新
的研究领域,时至今日,已形成了微波成像雷达及其应用技术、微波毫米波器件与
技术、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微传感技术与微系统等4个优势学科。电子所也由此
重新成为一个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型的电子信息科学研究所,不仅在诸
多学科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而且还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不断创新、不断奋进的50年历程,让电子所在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上书写了无数个第一:从我国第一部超远程警戒雷达到我国第一部机载、星载合成
孔径雷达,从我国第一台毫米波段信号源到空间行波管和大功率雷达发射源,从我
国第一台气体激光器到高功率、高重复频率脉冲CO2激光器,从我国第一套高分辨
率高清晰度黑白电视系统到非广播用高清晰度彩色电视系统等,共取得500多项重
大科技成果,其中100多项分别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大
浪淘沙始得金”。正是因为经受住了历史风雨的考验,紧扣国家发展的脉搏,电子
所才展现出了如此的辉煌。
如今,一大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正在科研一线奋力搏杀。平静的表面之下,孕
育着下一次的涅槃,电子所的未来将变得更加美好。
“不应低估中国科学家”
1956年,为了发展我国的无线电电子学,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开始筹建。
50年来,电子所不仅在中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中书
写了无数个第一,而且多次在关键时刻及时满足了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成功的
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者的泪泉,洒遍了
牺牲者的血雨。”用这首诗来描述电子所历代科研工作者们千锤百炼、千辛万苦的
成功道路,是再恰当不过了。
2006年4月27日清晨,中国遥感卫星一号在太原基地发射成功。此时,站在远
处观礼台上的朱敏慧研究员心潮澎湃,感慨万千。1976年5月,电子所在国内率先
开展微波遥感成像的研究工作,至今已整整三十个年头了。现在,在中国成千上万
名优秀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航天微波遥感系统方面的空白终于得以填
补。激动之余,朱敏慧想起了中央军委副主任曹刚川曾对她讲过的一番话。1997年
10月15日,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的曹刚川上将在听取电子所星载SAR模样机的最新
进展汇报后,动情地说:“了不起的成就,不应低估中国科学家。”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者的
泪泉,洒遍了牺牲者的血雨。”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电子所的科学家们之所以
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正是因为他们走过了一条千锤百炼、千辛万苦的成功道路
。
1976年5月,凭借无比的勇气和智慧,电子所在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科研工作
者的提议下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微波成像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
室,并于1979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机载合成孔径侧视雷达原理样机,获得我国第
一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说起他们的努力,许多人至今还十分感佩。电子所副所长
、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一戎博士告诉《科学时报》记者:“电子
所在1976年就将合成孔径雷达确定为电子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上对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证明电子所当初确立的研究方
向和国家的需求完全吻合。这也是电子所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电子所的合成孔径雷达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末陷入低谷
、遭遇到挫折。艰难时刻,电子所的领导和科学家们非但没有动摇,反而更加执着
,终于在90年代获得了我国首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与处理系统等国家重大任务,再
次向国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近30年来,电子所完成了几代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的研制和大量
关键技术的攻关,已成为我国合成孔径雷达及其应用技术的重要研究基地。对电子
所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给予了高度评价。2005年7月12日,路
甬祥在视察电子所时表示,“电子所在机载、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等几个方面取
得了比较好的进展,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现在已经可以做到比较高的分辨率,满
足国家需求,而且系统的可靠性、知名度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
熟悉电子所的人都知道,除了微波成像雷达及其应用技术,电子所还有微波器
件与技术、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微传感技术与微系统等其他主要研究领域。在电
子所粲若星辰的科技成果中,也有它们的付出与汗水。
微波器件与技术是电子所建所之初就确立的研究方向,翻开该领域大事记,记
者看到了一条很醒目的记录,“1995年12月,丁耀根研究员负责的‘宽频带多注速
调管研究’项目,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多注宽带速调管,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
。”带着浓厚的兴趣,记者采访了这位曾立下汗马功劳的研究员。
现任微波器件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总工程师的丁耀根告诉记者,1992年前后,
为了研制出峰值功率低的高功率宽带速调管,他和电子所的同事曾专程前往俄罗斯
与有关单位洽谈合作,并以较低的价格引进了两只多注速调管。当时,与电子所合
作的那家俄罗斯研究机构的领导曾公开表示,如果电子所与他们进行全方位合作,
那么5年后中国也将能生产出自己的多注速调管。然而,那时丁耀根所在研究室经
费紧张,无法承担昂贵的合作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丁耀根他们决定“自力更生”
,开始自行设计工作。在他们的日夜艰苦努力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国研制
的第一只多注速调管诞生了。从此,中国开始建立基于多注速调管的新型雷达体系
,电子所的发展也因此获得了又一强劲的动力。从1992年到2002年,丁耀根所在研
究室的年度科研经费由3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十年迈了十大步。围绕多注速调
管的研究,电子所在该领域共承担了15项重大科研任务,累计总经费达5000万元以
上。
与微波器件研究类似,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也是电子所较早开始专注的领域。
电子所自1962年起从事气体激光研究,40多年来在气体激光技术尤其是脉冲气体激
光器的研究、研制方面取得多项重大成果。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科技界出版了一
本名为《激光大事记》的书,罗列了国内激光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其中有1/6都与
电子所有关。
电子所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部主任谭荣清告诉《科学时报》记者,近十年来,
该研究室主要致力于激光推进、激光清洗以及激光合成孔径雷达等三方面研究。
1994年,电子所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平均功率千瓦级的高重复频率横向激励大气
压CO2激光器,2005年5月在国内首次实现激光推进的自由飞行演示……持续的创新
让该领域的研究焕发出勃勃生机。
与微波器件和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不同的是,微传感技术与微系统研究在电子
所起步较晚。电子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夏善红告诉《科学时报》记者,
“1987年成立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时,我们这里只是一个专业点。在前任
领导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992年在我所建立了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
基地。这是我所的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传感技术已由“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成长为电子所的
重要学科领域之一。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电子所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表面等离子体生化分析仪和乳酸检测传感器已经实现了技术转让;pH传感器、电
场传感器已经小批量应用;加速度传感器即将设计定型。……面对这一“新生长点
”的飞速发展,记者不禁想到,电子所的下一个生长点也许很快就会孕育而出。届
时,电子所的科学家们将再次向世人证明:不应低估中国科学家的力量。
“没有国际合作,就没有电子所的今天”
自主创新包括三种形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高技
术领域而言,后两种创新更占主流。因此,从建所伊始,电子所就选择了一条对外
开放的道路,通过活跃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分享世界最前沿的高新技术成果。
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努力,国际合作已成为电子所科研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国际合作,就没有电子所的今天”,在电子所的某次年度工作会议上,
对于国际合作在电子所发展历程中所起的作用,电子所所长阴和俊作了如是总结。
实际上,这的确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1956年9月,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筹备工作正式启动的时候,中国在电子
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为了尽快积蓄起这方面的实力,早日进入满足
国家战略需求的主战场,电子所立即着手搜集该领域最新的技术信息,并寻找与国
际知名科学家合作的可能。正是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刻,许多前苏联科学家与电子
所结下了不解之缘。
建所不久,根据中苏两国政府间的合作协议,时任前苏联科学院副院长兼无线
电电子学研究所所长的科捷列尼柯夫院士和该研究所的其他专家就曾多次到电子所
考察,帮助建立研究室和指导工作。1956年和1957年两年间,电子所先后两次派团
赴前苏联进行考察、交流和洽谈合作。此后,电子所又派出了多名科技骨干赴前苏
联进修深造。通过与前苏联科学家密切合作,电子所不仅很快就站到了学术研究的
最前沿,而且还为中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经历了建国初期的飞速发展后,十年浩劫让电子所的对外交流活动陷于中断。
再次恢复已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政策之后。现在已是电子所外事办公室主任
的詹进就是那个时候进入电子所工作的。在他的记忆中,那是个“科学的春天”。
詹进告诉《科学时报》记者,1979年他到科技处从事科技外事的管理工作时,
社会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外事无小事”,当时担任所长一职的吕保维院士总是
亲自负责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工作。1980年前后,改革开放已经在全国形成燎原之
势,学术界渴望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同行开展交流的愿望十分迫切。吕保维以他
在国外众多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系,邀请了许多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教授
和专家来电子所讲学和开展专题讲座活动,打破了电子所多年来不与国外开展学术
交流的局面。
据詹进回忆,有一次,电子所邀请美国一位著名的电磁波传播领域专家来所作
系列讲座。詹进列出了一份两页纸的国内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名单表,准备邀请
他们派人来所参加交流活动。当他向吕保维汇报准备情况的时候,吕保维把这份名
单要了过去,过后退还给他的时候,在第二页的末尾添加了北京广播学院几个字。
当时,北京广播学院是以培养播音员而著称的,其电磁波传播的教学工作并不被许
多人所了解。吕保维能想到这个学校,一方面是基于他对国内电磁波传播教学与研
究布局的全面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国际学术交流这个问题上,他想的不仅仅
是电子所,而是国内整个学术界。他希望让更多的人分享资源,让资源发挥出更大
的效益。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做积淀,电子所才在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
展中起到了重要的辐射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电子所的国际合作已不局限于单纯交流学科的前沿信息,而是
落实于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项目的实质性需求。在这一目标下,电子所已与俄罗斯、
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挪威、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泰国、中国香港等
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签署了一批合作协议
和合作备忘录,取得了多项国际科技合作成果。此外,电子所还与国际上著名的研
究机构和大学建立了两个联合实验室,并且不定期地举办相关学科的国际学术会议
和国内学术研讨会。这些国际合作有效地支撑了电子所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并提
升了研究所的整体科研竞争实力。
电子所的第四任所长朱敏慧研究员告诉《科学时报》记者,1992年,电子所在
前苏联解体后,紧紧抓住机遇,及时引入了3名俄罗斯专家来电子所工作了3个月,
与电子所的研究人员一起进行了雷达总体设计的合作研究。这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SAR)技术在我国正式立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中俄航天雷达合作十多年
,成为我国科技国际合作典范之一。为此,2000年,俄罗斯宇航协会授予电子所5
名科学家卡罗廖夫奖章。
众所周知,在高技术领域,中国一直是某些发达国家封锁的对象。要想开展广
泛的国际合作,其难度可想而知。詹进告诉记者,他们采取的策略就是“以心换心
”,通过无微不至的关怀赢得国外科学家的信任与支持。
细致的工作背后是对国际合作重要性的深刻认识。1999年,当阴和俊接手电子
所所长一职后,电子所国际合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仅2003年7月到2005年7月两年
间,电子所就接待了国外来所交流和工作的专家学者100余批、300多人次,出国进
行学术交流和工作的共70余批、200余人次。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努力,电子所不
仅提高了国际合作交流的规模和层次,而且实质性合作的项目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这一切,都为国家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展和高技术项目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充分保障
。据悉,电子所目前正在执行的国际合作项目合同经费就已达1500多万美元。
“一切问题都是体制问题”
当许多科研人员都面临经费筹措困难的问题时,电子所有关项目申请的事大部
分都由阴和俊和他的管理部门统一筹划,科研人员只需要配合就行。阴和俊曾对所
里“百人计划”引进的科研人员承诺,“所里提供的发展平台尽管艰苦,但舞台很
大。而且我向你们保证:缺钱就来找我,你只要把事儿干好就行”。
“为什么中国人很聪明,而中国一直都比较穷?难道仅仅是资源和人口的问题
吗?”电子所的前任所长吕保维院士曾经这样反问他的学生阴和俊。阴和俊知道,
在老师的心中,实际上是有答案的:即“一切问题都是体制问题”。对此,阴和俊
也有同样的认识。所以,在他担任电子所所长后,体制机制改革就成了他主抓的工
作之一。
有一位中国企业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中国的企业是从盐碱地里长大的狼群队
伍,虽然环境恶劣,却一直在寻找绿洲。其实,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又何尝不是这样
呢?发展中的现状就已经决定了我们要付出更多。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目前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普遍面临着巨大
的职业风险”。新闻的依据是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
究院开展的“科技工作者权益保障状况调查”结果。该调查显示,1999年,我国开
始实行科技体制改革,科研机构也普遍开始实行院(所)长负责制、专业技术职务聘
任制等内部管理制度。聘用制和合同制开始成为科研机构的基本用人模式。这也就
意味着,过去一直靠国家“养”着的科技工作者,一下子“没人管了”,他们甚至
也开始像企业职员一样,随时面临失业的风险。
更严重的是,跟以往从事科学研究的单位不同,没有国家拨款了,那么科研人
员就必须有经费进账,否则没办法从事研究。现在很多科研单位对科技工作者下达
了筹集经费的指标,各个项目组或课题组需要定期向单位缴纳房租、水电、设备费
、管理费、人员费等等开支,这些都给科技工作者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现在“科研
单位已经变成了为科研工作提供场地、工具的‘集贸市场’”。一位课题组的研究
人员这样评价。
幸运的是,在电子所这样的情况已经被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电子所人事教育处
处长卢葱葱告诉记者,阴和俊一上任,就强调要“取消课题组的观念”,以研究室
为单位集中申请经费,以避免“打乱仗”的局面。研究室下边,则成立各个专业组
,作为科研项目的执行单元,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研发链条。
在电子所,关于项目申请的事大部分由阴和俊和他的管理部门统一筹划,科研
人员密切配合。据了解,近几年电子所每年都有200个左右的项目,所有的大项目
都必须过阴和俊的试讲关。“一名科研人员找到我来说这个项目,就等于要过一关
。所里论证下来,如果不同意这个项目,就不会让他再出去争取。我们既不允许所
里的项目不经过认真审核就出去,也绝不允许某个项目在受理部门审核时同时出现
两份代表电子所的报告。所有的项目都必须经过所内认真讨论,以最佳方案示人。
”阴和俊说。为此,电子所专门出台了科研项目分级分类管理办法,从几个亿到几
万元的经费,从长达五六年到短至半年的项目,都有相应的管理办法。
阴和俊还曾对所里“百人计划”引进的科研人员承诺,“所里提供的发展平台
尽管艰苦,但舞台很大。而且我向你们保证:缺钱就来找我,你只要把事儿干好就
行。”
近两年,随着科研任务的快速发展和要求,电子所适时调整结构、优化组织框
架,建立了适用于航天等重大军工型号任务的有效组织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另外
,为了建立更加合理、可行、有利于发展的研究布局,以及相应的管理和支撑保障
体系,电子所还将原创新基地、工程基地、产业基地、管理机构和支撑系统五部分
合并调整为研究部门、管理部门和支撑部门三大部分。
以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研究为例。电子所副所长吴一戎告诉《科学时报》记者
,电子所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三个工程部。与以
前相比,机构的变化非常大。在管理方面,所里还在不断调整研究室的布局以更好
地适应国家的需求。
在中国,一名研究人员不可能像美国的研究人员那样,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获得
经费支持。然而,与这种情况并存的一个现象是,目前国家还有好多科研项目布置
不下去,换句话说,其实还是缺有能力的人。阴和俊说:“10个专家10个建议,很
有可能是10个研究方向,这就是鼻子重要还是眼睛重要的问题。虽然都重要,可是
国家的经费只能支持一个或两个,所以我在所里再三强调,必须要做国家支持的项
目。”
他时刻向所里的研究人员强调,要把握国家需求。国家需求是什么如果不清楚
,就来问他,“我不清楚,我就去请教清楚的专家。因此,在电子所做事,也累也
不累,累的是必须做国家需要我们做的事。不累的是只要你选准了方向,就不用发
愁钱,钱我来替你争取”。
为了给未来的发展积蓄更深厚的实力,在知识创新三期工程中,电子所将把“
深入开展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基础研究,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
出的位置。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电子所的历任所长实际上都很重视基础研究工作,
但由于经费有限,所以很难加大这方面投入的力度。随着电子所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在电子所近年来的体制改革中,就已对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开放实验室制定了一
系列优惠政策,如岗位津贴上浮一定比例,人员费和运行费减半,在所里统一核算
的基础上对基金项目的绩效给予一定比例的照顾,基础设施改造所级配套比例优于
工程部门等。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电子所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
确实感到安心、放心了许多。
“以己之所向,转移风俗”
“以己之所向,转移风俗,而陶铸一世之人”,在其为世传诵的文章《原才》
中,曾国藩为身居高位者指出了一条培养人才的“捷径”。历任电子所领导们正是
这样做的。电子所之所以能够成为培养德才兼备之士的沃土,与这一传统有很大的
关系。
回顾电子所50年的发展历程,会发现许多德才兼备的“骨干型”人才都是电子
所自身培养的。以现在的领导班子而言,所长阴和俊、副所长吴一戎和王岩飞都曾
是电子所的博士生。而技术骨干中,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夏善红、高
功率气体激光技术部主任谭荣清等也曾是电子所的硕士生。现在,他们不仅在各自
的岗位上发挥着将帅级的作用,而且人品也是有口皆碑。
此中的缘由,已在电子所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方洪荒最清楚。方洪荒是电子所党
委书记兼副所长。他向记者表示:“对电子所覆盖的高技术领域而言,人才竞争非
常激烈。虽然历届所长都求贤若渴,但真的是一将难求,所以只好以自己培养为主
。尽管如此,也决不放弃一切机会引进急需的关键人才。”事实证明,电子所也确
实有一套培养人才的办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阴和俊所长刚一走马上任,就在全所公开明示了他的三
条原则:做所长期间,不做任何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不兼任何部门的负责人、不参
与任何项目的评奖活动。后来,他又追加了一条,不担任国家级专家。这样,就有
了他的“3+1原则”。
阴和俊本人对此的解释是,不做项目负责人是为了集中精力做好所长的管理工
作;不兼部门负责人是为了避免双重身份导致管理工作有失公平;报奖不挂名则是
因为一个大的工程是由很多科研人员花了很长时间完成的,而报奖的名额非常有限
;不担任国家级专家,则是为了让所里其他人有更多的机会。
身为中科院的所长,必须要对科研有深刻的理解。然而,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管理和科研也难免会发生冲突。对此,阴和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了抉择,那就是
“一心一意当所长”。阴和俊坦陈,在他的心目中,也希望能把管理和科研都做好
。但是,电子所承担的国家项目都是动辄上百万元的大工程,他必须把精力百分之
百地放到电子所的管理和发展上,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所长。他认为,只有这样,
才能对国家、对单位,甚至对自己负责。
此言一出,一石激浪。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以大局为重,全心全意考虑
电子所的发展以及国家的需求,是电子所历届领导的一个优良传统。例如,就“一
心一意当所长”而言,阴和俊并不是电子所的第一人。他的前任所长朱敏慧也曾作
过同样的决定。回忆往事,朱敏慧这样告诉《科学时报》记者:“1991年9月,我
从研究室主任的职位到了所长岗位。在帮助原研究室争取到国家重点项目后,我就
辞去了主任一职,让其他同志主持该室的工作。”朱敏慧表示,自己之所以这样做
,是认为当好所长的关键,就是“能否放弃钟爱的专业,舍下自己的学术追求,站
在整个研究所的高度,全面部署研究所的战略发展和学科方向”。她不仅自己是这
样做的,还一再告诫其他同志,“一定要在其位,谋其政”。
“以己之所向,转移风俗,而陶铸一世之人”,在其为世传诵的文章《原才》
中,曾国藩为身居高位者指出了一条培养人才的“捷径”。历任电子所领导们正是
这样做的。电子所之所以能够成为培养德才兼备之士的沃土,与这一传统有很大的
关系。
“用好所内人才、盯好现有人才后,再思考引进什么样的人才。”阴和俊的这
句话透露出电子所培养人才的又一秘诀。
雷斌是电子所2003年毕业的硕士生。刚一毕业,24岁的他就应聘所里的某个一
级岗位,通常来说,只有研究员级别的人才能参加这一竞聘。雷斌却不仅聘上了,
而且还干得很好。说起这件事,电子所人事教育处处长卢葱葱告诉记者,在电子所
,用人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就会有充分的发
展空间。
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使电子所对于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卢葱葱告诉
记者,现在电子所每招聘一个中低级职位,至少会收到一百份以上的简历。所长阴
和俊认为,电子所不缺骨干人才,需要的是更高级别的将帅人才。对于这样的人才
,电子所要有意识地去“勾”,有针对性地去“引”,而人才吸引来了之后则要为
他们搭好施展其才能的“舞台”。
2004年1月,以“百人计划”的身份进入电子所工作的杨海钢就是被这样“勾
引”进来的。当时,他人还在国外,就已经被卷入了一场人才大战,国内几所大学
和研究所同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在这场争夺战中,电子所胜出的理由似乎很
简单:“一是有发展空间,二是所里支持力度大,理念有认同感。”现在,杨海钢
已经崭露头角,负责和承担了一个“86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半导体集
成化芯片系统基础研究”重大计划下的一个重点项目。
方广有是电子所引进的另一位“百人计划”人才。他向《科学时报》记者表示
,自己能够以“百人计划”学者的身份回国加盟中科院电子所,算是“抓住了一个
十分难得的机遇”。2003年,正在日本国立东北大学进行超宽带探地雷达系统研制
工作的方广有了解到,我国正筹划实施“嫦娥计划”。他敏锐地意识到,探地雷达
在登月探测中将会大有用武之地,就马上和电子所所长阴和俊联系。在半年之内,
就敲定了方广有回国工作的事宜。事实证明方广有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一到电子所
就受到重用,任电磁场及其应用研究室主任,充实了高功率微波与电磁辐射实验室
的研究内容,并承担了其他重要的科研任务。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虽然所内已是人才济济,但要想持续发展,还需要
强大的后备人才。电子所人事教育处副处长郭振永告诉记者,电子所蓬勃的发展势
头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前来投考。从1999年电子所启动知识创新工程试
点开始到现在,电子所研究生报名和录取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硕士报考
人数从1999年京区全院倒数几名跃居2003年京区第一名。2006年,电子所招收101
名硕士生,前来报考的就有478名,其中有241人达到了国家录取分数线。“考生人
数的不断扩大为研究生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郭振永说,“近年来,电
子所研究生的录取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研究生们也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谁敢断言,他们中不会出现第二个阴和俊、王岩飞、吴一戎
呢?
有了强大的后备人才做支撑,电子所以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的科研队伍新格
局已经形成。据了解,目前电子所进入创新岗位的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有
187人,占创新职工总数的6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161人,占创新职工总
数的54%。创新岗位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在即将启动的知识创新三期工程中
,中青年科技专家将会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1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