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李登辉同志永垂不朽), 信区: Aero
标  题: 卫星导航星载原子钟与同步技术(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2月02日20:46:0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een 讨论区 】
【 原文由 pippen 所发表 】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May 27 13:19:30 2003), 转信

关键字: 航天控制
建议执行主席: 宋 健、陆建勋、童 铠、王义遒
召开日期: 2002年4月23日 结束日期: 2002年4月25日
申请人: 童 铠 申请日期:
会议类别: 国内 会议类型: 个人申请
所属学科: 召开地点: 香山饭店
申请理由: 我国已经研制成功第一代导航卫星系统”北斗一号”,其定位方法采用双程
测距;现正在研究发展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其定位方法改用单程测距,用户机直接接
接收卫星辐射的单程测距信号自己定位,测距精度要由星载高稳定度的原子钟来保证。
所有用户机可使用稳定度较低的石英钟,其对钟误 差作为未知数和用户的三维未位置参
数一起由四个以上的卫星测距方程来求解。由此可见,保障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定位精
度的最主要关键在于突破星载的高精度时间频率基准技术,其寿命要和我国卫星在轨寿
命相匹配,至少8年,总重量不超过10-20公斤。
星载时钟频率稳定度表达式可近似为σy(τ)=σsτ-1/2+σd,其中σs为秒稳定度,σd
为日稳定度,τ为测量间隔(单位:秒),由其引起的星钟时间偏移方差σ2(t)还决定
于星地时钟(地面时钟采用氢钟作系统基准)同步校准的时间间隔和校准方法,σ2(t)
=σs2×(t-tk)+σd2×(t-tk)2,其中t为当前时刻,tk为校准时刻。
由星钟频率稳定度引起的测距误差要求控制在一米,或3.33ns左右。各卫星与地面系统
钟同步方法误差则应控制在1ns之内。对于星钟有规律的频率漂移,原则上可以预报修正
,但不可太大,此外,还必须校准好对论效应和地球重力异常效应。
系统建设初期同步校准时间间隔暂可取24小时,但今后为了提高系统抗敌方摧毁地面站
能力,同步样准时间间隔应可以拉长到1-3个月而不显著降低定位精度,下表列出了所
需σs和σd对应用于同步校准时间间隔的计算结果:
t-tk σ s σd
1天 8×10-12/秒 2.7×10-14/日
7天 3×10-12/秒 4.0×10-15/日
30天 3×10-12/秒 4.0×10-15/日
180天 3×10-12/秒 1.5×10-15/日
σ(t) 相应测距误差
3.3ns 0.99m
3.36ns 1.0m
11.4ns 3.43m
26.2ns 7.85m
对星载原子钟美国GPS卫星早期采用铷钟,指标不高(σs=1×10-11/秒,σd=1×10-12
/日,日漂移=5×10-12),后期指标有明显提高(σs=3×10-12/秒,σd=5×10-14/日
,日漂移=5×10-14,重量5.44公斤,功耗=39瓦,寿命>3年〕;也曾试用氢钟,但并未
实用。近来新型频标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其中离子阱频标尤为突出(σd=3×10-16/日,
日漂移=2×10-16/日,预期重10公斤〕。GPSⅡA型卫星每天由地面监控系统更新星历和
星钟修正系数,用最新数据可以提供5.3米的总测距精度,ⅡR型卫星采用新型的铷原子
钟,频率稳定性能比ⅡA型高一个量级,并采用星间相互无线电链路定轨,卫星能够自主
运行180天,总测距精度仍可达到7.4米,如果每隔30天由地面监控系统作210天数据集的
星历和星钟修正系数更新,总测距精度可达5.3米。俄罗斯GLONASS系统采用每星3台铯钟
)俄罗斯无线电导航与时间研究所产品,σs=2×10-11/秒,σd=5×10-13/日,钟组重
量55公斤,寿命3-5年〕,每12小时地面对星载钟校准一次:未来的M型卫星σs=2×10
-11/秒,σd=1×10-13/日,重量30公斤,寿命>7年。欧共体GALILEO系统则计划采用铷
钟(S-RAFS产品,σd=3×10-14/日,重量1.3公斤),并发展了一种每小时地面对星载
钟校准一次的方法。其二期工程准备上氢钟。
国内对地面用的铷、铯和氢钟都有研制,而星载高精度时间频率基准刚开始发。“北斗
一号”星上是引进的精度不高(秒稳5×10-10,年稳5×10-10)的美国产品。目前正式开
展星载铷钟研制的有北京大学(与203所合作),武汉物理所(与五院504所合作),主
要技术难度是日稳和寿命偏低。氢钟小型化有上海天文台(和五院539厂合作)和航天机
电集团203所,氢钟的主要技术难度是重量和体积需要显著缩小。北京大学,203所及电
子12所正在开展光抽运小铯钟,地面时间基准大铯钟有中国计量院,其开展的铯 原子喷
泉泉装置精度很高,但目前离工程实用尚远。总的说来,对于星载原子频标的研究我国
缺乏统一的长远规划,对其今后发展方向的设想也不尽一致。在研的星载铷钟指标不完
全满足导航要求,尤其不能适应长期不经校准而保持测距精度的要求。星载氢钟的实用
性有待攻关,国外广为实有的星载铯钟的研制国内尚未开展,离子阱频标也正在研究探
讨之中。
对于星地时间同步,可以有多种方法,用激光跟踪测距进行同步校整有很高的精度,国
内虽有多个运转良好的激光跟踪站,只是刚开展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工作。
针对上述情况,对于星载原子频率基准 的今后发展途径,急需通过本次会议,发挥全国
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从各个不同角度提出见解,展开深入讨论和争辩,以深化发展中存
在实质问题的认识,争取尽早明确发展方向,将有助于防止研制工作走弯路,还可进一
步发动全国科学技术力量共同攻克难关。
中心议题: 1、为了满足我国卫星导航事业近期与长远发展需求,星载原子频标应发展
那种技术途径?单项发展星载铷钟是否可行?发展分两步走是否可行?第二步优先发展
氢钟,还是铯钟?或是另辟新的技术途径(例如离子阱频标或新的标校方法)?
2、发展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星地时间同步校准技术的优选途径是什么?
3、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如何进行相对论与地球重力异常校准?
总评述报告: 童 铠:我国“北斗一号”及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概况,系统对星载
原子频率基准,星地时间同步及校准的要求
王义遒:国内外星载原子频率基准发展概况及今后发展途径评述
专题发言: 中心议题评述报告人和题目,专题发言人和题目:(含单位)
1、周忠石(航天机电集团203所),董太乾(北京大学):我国研制铷钟水平与星载铷
钟发展前景
2、翟造成(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我国研制氢钟水平与星载氢钟发展前景
3、张德俊(航天机电集团203所):我国研制小氢钟水平与星载氢钟发展前景
4、杨东海(北京大学):我国研制铯钟水平与星载铯钟发展前景
5、朱熙文(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国内外研制离子频标水平与星载应用的发展前

6、李天初(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我国研制原子喷泉铯 钟水平与发展前景
7、谭述森(总参测绘局北京卫星定位总站):“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运行概况
8、周建华(总参测绘局北京卫星定位总站):星地时间同步校准技术
9、林 金(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2所):相对论校准问题
10、石 磐(西安测绘研究所):地球重力异常校准问题的解决途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45.31]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