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李登辉同志永垂不朽), 信区: Aero
标 题: 导航“神舟”抢救“风云” 揭秘西安测控中心(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2月02日20:49:48 星期二),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een 讨论区 】
【 原文由 ersy 所发表 】
2003年6月3日凌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科技人员发出指令,一束强大的无线电波随即
射向太空,9天前刚刚发射升空的我国“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发动机骤然点火,疾速向高空
轨道飞去,随后,卫星由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准确进入准同步轨道,成功定点于赤道上空。
中国“牧星人”再次以精湛的技艺将辉煌书写在无际的太空。
编织中国“天网”
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一支队伍从巴丹吉林大漠深处的一个小站登上一列发往陕西秦
岭山区的闷罐车。无人能把车上装载的全部“家当”———50张桌子、30把椅子和一些日
用品与这支神秘之旅的庄严使命联系起来,他们就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第一批建设者。
科技人员们向着航天测控的全新领域发起了冲刺。他们边学习边攻关,边建测控站。
没有计算器,就用纸和笔代替;缺少人力物力,就自己动手安装调试测控设备。就这样,
一支航天协奏曲,开始奏响在中国的秦岭山区。与此同时,各陆基航天测控站的建设,也
在长白山麓、鲁豫平原、大江两岸、南海前哨、雪域高原上打响,一张伸向太空的中国航
天测控网悄然张开。
从“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轨道,到“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缓缓步入太空,测控中
心出色地完成了轨道转移、同步定点等全部测量、控制任务,并以一周内精确同步定点的
骄人成绩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史上的重大飞跃。至此,我国成为世界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地
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
为“神舟”导航
2003年1月5日19时,正在返回途中的“神舟”四号飞船以每秒钟7.5公里的速度向地面
飞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的技术人员操控雷达,迅速捕获目标。当“神舟”四号距
离地面还有30公里时,操作手果断向它发出打开电源开关的指令,不一会儿,飞船如仙女
下凡,缓缓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从1999年11月至今,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已经成功操控
4艘“神舟”飞船返回地面。飞船返回技术与返回式卫星回收技术异曲同工,这精湛技术的
背后,是中心科技人员连续16次成功回收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壮举。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酒泉成功发射。按预定计划,它将在太空
运行3天后返回地面。不料,凶兆传来:“卫星气压产生波动”,卫星可能失控,后果不堪
设想。
测控中心的科技人员冷静地通过遥测数据分析,迅速查出原因所在,连续发出指令,
稳定了卫星的工作状态。
他们经过周密分析计算,果断下令:发!终于,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地面测控系
统的控制下,成功地从九天归来。
测控脱轨卫星
在30余年的“牧星”生涯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已经多次成功对外空间即将陨落的人
造天体进行拦截,应对太空复杂的测控事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83年1月,原苏联发射的一颗核动力侦察卫星突然脱离原有的轨道,携着一片核阴云
,迫近地球。各国纷纷呼吁有跟踪拦截能力的国家,及时预报这颗卫星的陨落时间和区域
。
这是一场各国测控实力的较量。测控中心下令,地面卫星观测网和大型雷达系统全部
开通,24小时不间断地搜索太空。
这年1月13日晚,地处西南、华北的两个测控站相继发现目标,据此,测控中心测出了
该星的初轨。1月18日,测控数据表明,卫星已分解成3块。1月22日,测控中心作出预报,
这颗卫星的主体部分将于24日6时30分坠落于印度洋海域。事实证明,我国的预报精度令世
界航天大国们刮目相看。
抢救风云一号
1990年9月3日,我国发射了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风云一号”上天后,向国内地面站发送了大量云图资料,同时也向世界各国发送当
地上空的气象云图。图像清晰,色彩丰富,受到各国气象界人士一致好评。然而,天有不
测风云,1999年2月14日20时57分,“风云一号”进入我国上空时,发回的云图突然出现扭
曲,倾斜,甚至杂乱一团。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立即进入紧急状态。他们从遥测数据中发现,“风云一号”姿态已
失控,正处于严重翻滚状态之中。星上计算机原先存入的数据大多发生跳变,用于卫星姿
态控制的陀螺和喷气装置均已被接通,气瓶中保存的氮气已损耗殆尽,实际上已失去了用
气源调控卫星姿态的手段。更为严重的是,次日凌晨7时40分他们又发现卫星太阳能电池阵
只有部分时间对着太阳,如果卫星的电源供应再失去,那“风云一号”就真成“死星”了
。
中心和卫星研制部门果断决策,立即启动星上大飞轮,使卫星太阳能电池阵能稳定保
持向阳面,从而保证卫星的电源供应,为抢救“风云一号”创造最基本的条件。经过科技
人员的潜心研究,决定利用地球磁场和卫星磁力矩器的磁力线的相互作用,来减缓卫星的
翻滚速度,逐步把卫星调整到正常姿态。5月1日晚,当“风云一号”再次出现在中国上空
时,一串串数据和指令由测控中心发出,注入了星上计算机,卫星遥感遥测仪器的探测头
终于稳定地对准了地球。5月2日晨,测控中心通过遥控指令打开了星上所有仪器系统,国
家气象中心立即重新收到了清晰如初的云图,中国航天人再次创造了奇迹。
长天“牧”外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航天向世界敞开了大门。1985年10月,中国政府
郑重宣布长征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中国航天签订了第一份外星发射服务合同,为香港
亚洲卫星通信公司发射一颗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通信卫星。
这颗名为“亚洲一号”的通信卫星,1984年曾由美国“挑战者”航天飞机送上太空,
但没有进入预定轨道,最后又由再次发射的航天飞机将卫星取回来。现在休斯公司将这颗
通信卫星修整后交给中国发射,对于初次走出国门的中国航天事业来说,这是一道意味深
长的试题。
1990年4月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场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亚洲一号”卫星
发射升空,测控中心以精湛的技术,高质量地完成了测控支持,并早于合同规定的时间向
用户提供了卫星轨道参数。休斯公司代表看到这份轨道参数后,不得不对中国航天技术水
平表示敬佩。休斯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卫星制造商,在中国航天测控中心的努力下,这次
发射刷新了该公司已生产、出售的32颗同类卫星入轨精度的记录。(解放军报)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2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