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 信区: Aero
标  题: 中国航天群英谱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2月14日09:17:07 星期六), 站内信件

刘念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令神州同庆,令炎黄子孙自豪,令世界瞩目。中国
航天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老一代航天人的无私奉献,也离不开新一代航天人的奋力
拼搏。这里向读者展现的,既有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立下卓越功勋的老一辈科学
家和航天专家,也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航天新锐。

    钱学森

    浩瀚的太空中有一颗星,它就是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
的"钱学森星"。钱学森,这位开辟中国航天之路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名载星空,闪耀
着熠熠光辉。

    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1935年以优异成绩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并考取
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远涉重洋赴美深造,踏上科学救国之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航
空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后,到加州理工学院师从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教授,获博士学
位后留在著名的古根海姆实验室工作。钱学森创造了"跨声速流动相似率"、"高超声速流概
念"和"冯·卡门-钱学森公式"等航空理论,并与火箭研究小组的马林纳合作完成《远程火
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研究报告,提出几种火箭研究的设想,参加"下士"导弹的设计工作
。在美期间,钱学森已成为一位卓有建树的火箭专家,被誉为做出了"无法估量的巨大贡献
"。 

    1955年,经过中国政府的营救和斗争,钱学森冲破藩篱回国。第二年他提出《建立我
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并主持编制了《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中的《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方案。1956年,他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创建
火箭技术研究工作。1958年后,钱学森主持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的仿制,组织科研队伍,
开办训练班,并深入研究室、试验站、发射场解决导弹技术工程中的难题。1960年11月5日
指挥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成为中国新兴火箭事业的转折点。

    钱学森领导中国的火箭事业走上了独立研制的道路。1962年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
导弹试验失败后,他勉励科技人员查找失利原因,提出注意发动机的高频振荡和系统的协
调,解决导弹总体设计和加强地面试验等关键问题。经过改进和努力,1964年东风2号中近
程导弹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在钱学森的组织协调下,1966年用改进的东风2号导弹载原子弹
的"两弹结合"试验传出捷报。

    1965年,鉴于中国的弹道导弹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钱学森正式建议把研制人造地球卫
星提上计划日程。1968年他被任命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担任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
指挥,主持制定了第一颗卫星的总体方案和要求,带领科研人员攻克了卫星及其运载火箭
的技术难关。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航天发展进入新纪元


    钱学森回国15年,和广大科技人员一起,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打开了中国通向太空的
大门。他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和培育的一支航天科技队伍,为后来的洲际导弹全程试验、长
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各种人造卫星的升空飞翔以及神舟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开辟
了胜利的航程。

    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
被国际理工界授予"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称号。1991年被授予"国家
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任新民

    他的名字与迄今中国研制发射的战略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几乎都有直接联系。
他是第一枚长征火箭的总设计师、通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发射
外星工程总设计师……人们都称他为航天"总总师",但他自己却戏称自己是一个筑造天路
的普通人。他就是任新民。

    任新民1915年生于安徽省宁国县。1940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45年考入美国密歇
根大学研究院,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参加建设工作。

    1956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时,他被选调到北京参加筹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
工作。钱学森把五院按导弹专业分建为10个研究室,任新民被任命为六室主任,负责导弹
总体和发动机设计。1957年他参加接收苏联援助的导弹样品,领导仿制发动机和设计建设
试车台,保证P-2导弹发射成功。1960年担任导弹发动机总设计师和型号副总设计师,解决
了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推力和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等关键问题,最后于1964年使自行设计
的东风2号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1965年后,任新民全面担负起了地地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技术工作。他几乎担任了
每一次试验队队长,从组织第一枚导弹试验到洲际导弹飞向太平洋,不仅为研制的全新发
动机奠定了每次飞行成功的基础,而且协助钱学森和总设计师配合,胜利地走过了地地战
略导弹发展的艰辛历程。

    任新民是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的技术总负责人。他负责组织多级火箭组合、二
级高空点火和级间分离等技术攻关,先后领导解决了发动机在真空条件下燃烧不好和喷管
推力室粘接等关键问题,完成了火箭总装测试、地面试验任务。1970年他主持研制的长征1
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周恩来赞扬他是"我们放卫星的人"。

    1975年后,任新民领导和组织了返回式卫星和一箭三星的研制发射,表现出他的严格
作风和细致精神。1979年他被任命为试验卫星通信工程的总设计师,坚持主张火箭第三级
采用世界上先进的液氢/液氧发动机,并领导攻克了这个技术难关,最后用装有这种低温高
能发动机的长征3号运载火箭发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取得成功,使我国航天技术跻身于
世界先进行列。随后,他又领导和组织成功地研制发射了风云1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

    任新民身为几大卫星工程的总设计师,却总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我总是站
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他在组织研制工作中,总是深入实际,勤奋尽力,精益求
精,多谋善断,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心血,在筑造天路的攀登中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
迹。

    任新民是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0年荣获"两弹一
星"功勋奖章。

    屠守锷

    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洲际火箭从西北戈壁的发射场拔地升起,划过长空,扶摇
万里,飞达南太平洋预定海域。洲际火箭首次全程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让世界震惊。
而在"可以发射"鉴定书上郑重签上自己名字的总设计师,就是在永无止境的通天路上默默
跋涉的屠守锷。

    屠守锷1917年生于浙江省湖州。1940年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第二年以优异成绩考取
留美公费生,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国,先
后在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教授航空专业课程,并倾注极大的热情培养了第
一批航空人才。1957年他被聂荣臻元帅点将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主持火箭总体和结构
强度的研究工作。同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技术顾问,赴苏参加谈判,促成苏联提供仿制P
-2导弹的技术援助,很快带领科技人员突破了仿制关。

    1961年,屠守锷全面负责独立研制的地地导弹的总体设计和技术抓总工作。当第一枚
中近程导弹试验失利后,在钱学森的领导下,他临危受命协助总设计师进行模拟分析和系
统试验,查明失利原因,采取措施,攻克难关,终于使东风2号导弹连续8次发射获得成功
。 

    1965年后,屠守锷担任洲际火箭总设计师。在研制中,他经过充分论证,大胆采用各
种最新技术,特别是采用了平台计算机制导系统、高可靠大型火箭发动机、高强度铝铜合
金箭体结构和精密电液伺服机构等,使洲际火箭在运载能力、制导精度和可靠性方面达到
先进水平。1971年洲际火箭首次飞行基本成功。1975年确定进行洲际火箭全程飞行试验的
任务,屠守锷深入到研制和试验的工作现场,精心分析和解决新发现的各种技术问题,把
任何一点隐患消除在发射之前。他甚至不顾年大和劳累,爬上高数十米的塔架做最后临射
前的检查,保证了洲际火箭准确命中万里之外的预定目标。

    1975年,用这种火箭改装研制的长征2号运载火箭,取得发射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屠守
锷除进一步考虑洲际火箭尽快定型外,还支持把它改装成运载火箭,提高其运载能力和技
术性能,发射各种近地轨道应用卫星,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在长征2号基础上改进的长征
2C火箭,自1982年以来的10多次发射都取得圆满成功。

    1986年,屠守锷热情支持年轻航天专家研制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的设想,认为运用
捆绑技术是立足国内已有成果高速度、少投入发展大型运载火箭的最佳途径,参与促成了
长征2E大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发射成功。1990年他又满怀激情地说:"以我国现有的技术基础
,只要稍加改进,就有能力把载人飞船送到轨道上去。这一天不会为时太远。"屠守锷为载
人航天工程献计献策。神舟载人飞船如今进入太空遨游,实现了他的夙愿。

    屠守锷是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
章。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黄纬禄

    "巨雷一声腾空起,直冲九霄播捷报。"这是1982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枚潜艇水下发射
运载火箭试验成功后,报上刊登的一首抒发壮志豪情的诗。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这种火箭的
总设计师黄纬禄。

    黄纬禄1916年生于安徽省芜湖。1940年在中央大学毕业后,赴伦敦大学留学,在英国
亲眼看见德国法西斯向伦敦发射V-2导弹屠戮无辜居民的惨景,下决心要用自己研制的先
进武器使祖国强盛起来。1947年获伦敦大学电信专业硕士后回国。上海解放后先后在华东
工业部电工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电讯技术研究所从事电信技术研究。1957年,随电讯技术研
究所调到国防部五院二分院,负责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

    从仿制P-2导弹到研制成功洲际导弹,他参与组织解决了液体火箭制导稳定等技术问题
。1975年后他担任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全面领导固体战略火箭的研制。为
保证潜地火箭箭体的气密、水密和结构强度,组织精心分析计算和设计,用严格的工艺程
序保证生产的可靠性;为了防止潜艇发射的火箭因故障落入水中砸沉潜艇,领导设计出一
套灵巧的排水装置,把水箱中的水在回落入水前排尽,从而减轻冲击重量。在他的领导下
,采用发射模型火箭的办法解决了保证潜艇水下发射安全、对平台调平、对目标瞄准、对
确定射程的数据装订、火箭发射出水大姿态角控制、发动机点火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他甚
至亲自钻入箭体壳内,粘贴防水胶囊,不怕被阳光烤得烫手,不顾化学药品刺鼻喘不过气
来,直到完成试验任务。1979年他率领试验队到海军基地进行模型火箭水下发射试验,逐
一改进出现的问题,不放过一个疑点,不留下一个隐患,获得满意的高海情下的弹道参数
。他对自己主持研制的火箭了如指掌,充满信心。1982年10月,他提出"发射条件已经具备
,不宜推迟"。我国第一枚潜地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研制潜地
火箭并掌握水下发射技术的国家。

    我国潜地火箭曾在陆上用发射筒做过多次成功试验。黄纬禄提出了从海上搬上陆地,
研制陆基固体机动运载火箭的设想。在他的领导下,经过反复试验,解决了火箭基准、姿
态稳定等技术问题,在地面试验中尽可能模拟了空中飞行的实际情况。在发射的紧急关头
,他当机立断,镇定自若,使陆上机动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发射成功。黄纬禄在研制工作中
总结了四句话:"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
"他说:"这四句话的核心是'共同'两个字。回忆我们在研制固体火箭过程中不知遇到过多
少难题,攻克过多少难关,没有一件不是依靠集体来解决的,作为总设计师的我,也只是
起到集体中一员的作用罢了。"实际上,他总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把成功归于集体的力
量。人们不会忘记他做出的杰出贡献。

    黄纬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
奖。1989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梁守槃

     1984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新中国成立35周年庆典阅兵仪式上,当一列雄
壮的导弹方阵通过检阅时,观礼台上的外国武官惊呼:"啊,看,中国的飞鱼!"中国拥有
了类似马岛战争中大显神威的飞鱼导弹,令世人刮目相看。"中国飞鱼"导弹的总设计师梁
守槃的名字,从此传扬开来。

    梁守槃祖籍福建省福州,1916年生于北京。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不久
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940年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贵州航空发动机制
造厂制造飞机发动机和在西南联大任教,但在旧中国,"航空救国"和"教育救国"都只是梦
想。

    新中国成立后,梁守槃从浙江大学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56年又调到新组建的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担任火箭发动机研究室主任,投入到新兴的火箭事业。他开始担任仿
制P-2导弹的总设计师,在工作中提出反设计的要求,以此增长自行设计的本领。1960年P-
2导弹仿制完成,他经过认真计算和查阅资料分析比较,不迷信,不盲从,坚持认为可以用
国产燃料代替苏联燃料。在苏联专家撤走后不久,我国用国产燃料发射P-2导弹获得成功。
梁守槃相信中国科技人员的力量。他后来在独立设计的火箭发动机中,大胆提出难度较大
的离心泵并联方案和使用偏二甲肼作燃料的设想,并解决了两套涡轮泵协调平衡工作和对
偏二甲肼毒性的测定预防问题,研制成功大推力液体发动机。

    1965年梁守槃出任海防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在主持设计一种飞航式导弹的发动机
系统时,他提出两个独创的设想:一是将原悬挂式箱体改为承力式箱体,并将弹翼固定在
箱体上,以减轻结构重量,增加推进剂箱的容积;二是用上述办法加强弹体刚度,增加弹
体长度,从而加大射程。后来他又建议把原发射架锯掉一截,使导弹发射试验命中目标。
他根据国防战略的需要,坚持提出研制一种超低空超声速海防导弹。他付出了27年的心血
,终获成功。在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的模型引起轰动,被媒体称为"最令人惊讶的导弹"。

    梁守槃执著追求,富有创新精神。他说过:"我作为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最大愿望,就是
能够在工作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不管你是什么家,关键是你为国家做了什么,怎么样做好
自己的事情,怎么靠自己的努力使国家繁荣富强。我们的成果都不是以引进为目标,而是
在引进的基础上,把先进的技术与我们自己的东西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他在发展海防
导弹技术中,总是充满信心,不怕挑战,勇于创新,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
国情的道路。

    梁守槃是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他与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一起荣获求是杰出科
学家奖。

    庄逢甘

     在航天技术领域,缺少不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那就是空气动力学。庄逢甘为
中国空气动力学的开拓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庄逢甘1925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美国加州理
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1956年调入国防部五院,筹
建空气动力所和风洞建设工程。他带领科技人员自己动手,从设计、加工、安装、调试到
投入型号试验,都取得很大进展。到1965年建成了从低速风洞到高超声速风洞试验设备。
钱学森说:在基础不好的条件下,我们只用了美国一半的时间,建成了空气动力试验基地
,初步掌握了跨、超声速生产性风洞的型号试验工作。

    从1964年开始,庄逢甘参与领导第二气动试验基地设备建设的规划和实施。他作为这
个基地的技术负责人,主持了各个新型风洞的研究建设,先后建成1.2米跨、超声速风洞、
0.5米高超声速风洞、2米大激波风洞和200米自由飞行弹道等国内规模最大、接近世界先进
水平的气动设备,为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等研制成功创造了良好的试验条件。

    1965年后,庄逢甘领导开展航天器再入气动关键技术的研究,建立系统工程管理协作
攻关机构,在"烧蚀防热研究"等课题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他结合型号的风洞试验,先
后发表《关于烧蚀理论计算方法的探讨和有关问题》、《再入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等论文
,主持了远程火箭压力中心关键技术的风洞试验会战,解决了型号研制中的许多关键技术
和难题。

    庄逢甘主张把风洞试验和计算空气动力学结合起来,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发表了《
计算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意义和作用》、《高速粘流的数值计算》、《计算空气动力学的回
顾与发展》、《跨声速空气动力学的有限元法研究》等论文,取得许多富有价值的成果,
解决了各种型号研制的气动问题。
庄逢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第18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上,
庄逢甘的"旋涡控制"演讲荣获大会颁发的古根海姆奖。

    梁思礼

     他与中国航天同步启程,32岁以控制专家的身份投身中国航天工业的创建,见证了中
国航天的每一步发展,实现了父亲梁启超留下的"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的遗
愿。

    梁思礼,1924年出生于北京。1941年踏上赴美留学的旅程,先后在卡尔顿学院、普渡
大学、辛辛那提大学就读,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


    1956年国防部五院建立,梁思礼成为五院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在钱学森的领
导下,"在一张白纸上,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绘出航天蓝图"。他是导弹控制系统主要技
术负责人之一,研制出捷联惯性制导系统,为中国自行研制成功中近程导弹献出了一份力
量。在研制洲际导弹中,他负责研制平台-计算机制导系统,保证了发射的命中精度。

    1974年后,梁思礼担任长征2号和长征2C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首次把集成电路用于箭
上计算机,进行全箭自动化测试,大大提高了火箭的质量和可靠性。他在领导控制系统的
研制实践中,总结出质量和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统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不是
检验出来的;是管理出来的,不是实验出来的;积极推行质量控制和可靠性保证措施。197
5年后,长征2号和长征2C火箭连续14次发射返回式卫星成功。

    1980年,梁思礼担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火箭采用他和科技人员一起研制的平台-计
算机控制方案,取得全程飞行试验的成功。他针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提出采用计算机自动
测量控制系统,实现测试自动化、通用化、模块化,积极倡导航天CAD/CAM技术,推行可靠
性工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梁思礼是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
等奖。

    孙家栋

     他几乎经历了中国每次航天发射活动,有的是参与研制试验,有的是负责技术抓总,
有的是担任总设计师,有的是做指挥协调工作,还有的是主持把中国航天技术推向国际市
场。这就是被周恩来总理称为"这么年轻的卫星专家"的孙家栋。

    孙家栋1929年生于辽宁省复县。194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1951年被选派
到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攻读飞机设计专业,毕业时以全优成绩获得金质奖章。

    孙家栋1958年回国进入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通过参加仿制P-2导弹,独
立担负起了设计任务。1962年担任第一枚中近程导弹总体主任设计师,由于才思敏捷,工
作出色,深得钱学森器重。他经历了参加近程、中近程和中程弹道导弹研制的全过程。

    1967年,钱学森推荐他到新筹建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
计工作。孙家栋挑选了18人组成卫星总体设计部的队伍,重新审定了卫星的研制程序,制
定了符合技术基础和工艺水平的研制计划,总结提出了"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
"的卫星基本要求。孙家栋作为第一颗卫星总体技术的总负责人,在设计、试制、试验中主
持解决了一系列技术关键,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1969年10月东方红1号卫星初样完
成,孙家栋参加了向周恩来总理的汇报,提出解决研制中的一些棘手的难题,保证了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孙家栋又主持了第一颗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的总体方案
以及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1975年,他开始担当大任,被任命为试验通信卫
星总设计师,主持确定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研制步骤,直接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地球
静止轨道卫星。这有利于缩短与国外的差距,缩短整个卫星通信工程的研制周期,把卫星
通信技术的试验与应用结合起来。1984年4月,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后,星上蓄电
池发生意想不到的热失控现象。孙家栋提出对卫星进行大角度姿态调整和执行应急技术方
案,排除了故障,使卫星成功定点运行。

    1986年后,孙家栋担任东方红2A通信广播卫星工程和风云2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工程的
总设计师,负责总体技术、指挥协调和组织攻关,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描绘灿烂的星空。
孙家栋还为承揽对外卫星发射服务忙碌奔波,受命同美国政府商谈发放卫星许可证,争取
中国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1990年中国长征3号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亚星1号
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有人说:"孙家栋在谈判上花的心血绝不亚
于主持研制一颗新的卫星。"1999年,孙家栋在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殊荣时激动地表
示:"这几十年,我们中国靠自力更生的力量,不仅能搞自己的导弹,能搞自己的运载火箭
,还能搞自己的卫星,在世界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使中国人感到自豪。"

    孙家栋是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

    戚发轫

     "我的名字叫发轫,原来是开始的意思。我上中学后才开始明白它的含义。说来也巧
,中国航天的许多第一次都让我赶上了:第一枚地地导弹,第一次'两弹结合',第一枚运
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中国神舟号飞船总设计
师的回忆,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航天的辉煌发展历程。

    戚发轫1933年出生于辽宁省复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分配到国防部五院,
从参加钱学森讲授的《导弹概论》第一课开始,投入到导弹结构和总体设计工作。

    1968年,戚发轫转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为研制第一颗卫星东方红1号的技术负责
人。1970年4月,戚发轫多次参加向周恩来总理的汇报,肯定地回答了卫星发射准备就绪的
问题。戚发轫后来回忆说:《东方红》乐曲声响彻太空"是我这一辈子最高兴的一刻。"

    1975年以后,戚发轫相继担任东方红2号和东方红2A通信卫星的总设计师。经过10年艰
苦努力,1984年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进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通信试验成功。随后,戚发
轫又提出了改进方案,增大通信容量,延长寿命。1986年发射成功东方红2A通信卫星,仅
电视的覆盖率就提高到80%。1988年又成功发射一颗东方红2A通信卫星,通信容量扩大一倍
,设计寿命增加到4.5年,卫星传送的电视图像清晰,色彩逼真,伴音纯正,结束了我国租
星的历史。

    1992年,戚发轫从研制新一代通信卫星的岗位调任载人飞船总设计师。他集中各方意
见,主持论证和制定总体方案。戚发轫在临近花甲之年主持研制载人飞船,深知飞船事关
航天员的生命安危。他在研制中要求每一个系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发生一丝一毫的问题
,做到绝对安全可靠,万无一失,冒最大风险为中国航天员上天签字画押送行。神舟飞船
有600多套设备、几十万条软件程序、10万多只元器件,10多千米线缆、8万多个接点,戚
发轫不仅了如指掌,指挥若定,而且计划周密,确保质量。在进行了4次不载人试验飞行之
后,2003年10月,载有航天员的神舟5号飞船成功地上天遨游,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突
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戚发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王永志

     1960年在苏联航天泰斗科罗廖夫的第一副手米申院士指导下,王永志完成了《洲际导
弹设计》的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米申十分幽默地说:"这是你第一次当洲际导弹'总设
计师',但愿这不是你最后一次当总设计师。"果然,王永志不负厚望,回国后投入航天事
业,先后担任过多种火箭型号的总设计师,特别是担任了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
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王永志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55年被选送到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1963
年以优秀成绩毕业,获工程师称号。回国后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开始参加第一个中
近程导弹的研制工作。
1964年,王永志到酒泉基地首次参加导弹发射试验。在天气炎热、推进剂温度升高的情况
下,如何采取措施达到预定射程?按常理火箭增加燃料才能增加射程,在这一问题上争论
激烈。王永志提出泄出600千克燃烧剂加大射程。钱学森赞同他的观点,结果连打三发导弹
都获成功。王永志科学的逆向思维和创新精神崭露头角,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0世纪60年代末,王永志走上远程火箭副总设计师的岗位,协助总设计师屠守锷提出
一种全弹试车方案。这一方案加快了研制进度,提高了质量。1971年9月第一枚远程火箭如
期试飞,获基本成功。1980年5月8日这种远程火箭全程飞行试验圆满成功。特别是在"文化
大革命"中处于逆境的艰难情况下,王永志潜心研究通信卫星的发射技术,并写出《同步通
信卫星的发射》一书,为日后发展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做了准备,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案。
1986年,王永志和几位同事共同提出研制长征2E捆绑式运载火箭的设想,冒着风险,立下
军令状,实施18个月完成一个新型号的计划。他担任总指挥,与总设计师王德臣一起,按
与国外签订的合同研制成功这种大推力运载火箭,并取得发射成功。

    1987年,王永志作为一个七人小组的组长,开始进行载人航天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
,绘制中国载人航天蓝图。1992年他被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领导载人航天七大
系统的研制。经过10年努力,从4次不载人飞船的成功试验到神舟5号飞船首次载人成功飞
行,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
王永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王德臣

     中国最有名的运载火箭莫过于"长二捆"。它是总设计师王德臣和王永志、于龙淮等一
起酝酿出来的。他们开始画出一张草图:用长征2号火箭作芯级,再捆绑4个助推器,形成
一种新的大推力火箭。王德臣就是用这张图纸,登上了国际发射服务的太空舞台。

    王德臣1933年出生于辽宁省义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
分院火箭总体设计部工作。1962年他参与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失败。钱学森向这
位年轻的科技人员讲述了过去在美国遭受挫折的故事,然后语重心长地说,"科学研究总会
有失败,重要的是不要被失败所吓倒。"这使王德臣深受教育和鼓舞。他和广大科技人员振
作精神,继续努力,两年后使中近程导弹研制发射成功。

    王德臣担任他在北航学习时的老师屠守锷的副手,组织研制洲际火箭和长征2号运载火
箭获得成功。198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在屠守锷退居二线后,接任了总设计师
的职务。他牢记屠守锷的一句话:"作为总设计师,最重要的是成功时想到不足,失败时能
够昂然超越。"这成了王德臣研制火箭时的座右铭。

    1986年,王德臣拿着图纸上的长征2E捆绑式火箭,说服美国人用中国的新型运载火箭
发射他们制造的重型卫星。从签订合同到首次试验,给研制长征2E火箭的时间只有18个月
。长征2E火箭有8000多项生产加工件,需要几十万道工序,生产几十万个形状各异的零部
件。火箭还要进行250多项地面试验。按计划,背水一战要用3个月完成全箭上千项设计、4
4万多张图纸的描绘;14个月完成8000多个生产项目、126个重要工艺攻关项目;要解决749
5项材料和元器件的生产。在王德臣的组织下,火箭按合同如期制造装配完成。1990年6月3
0日,第一枚长征2E火箭竖立在发射架上,并于7月16日一举发射成功。后来,用长征2E火
箭发射澳星和亚太2号卫星发生过挫折,但最后完成了发射美国制造的澳星、亚洲2号和回
声星的合同任务。长征2E运载火箭成为承揽发射外国通信卫星的主力火箭。

    龙乐豪

     当长征3A高轨道、大推力运载火箭首次把新一代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托举到地球同步
转移轨道的时候,它的总设计师龙乐豪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使龙的传人在世人面前感到无
比欢乐和自豪。

    龙乐豪1938年出生于湖北省汉阳,196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
分院火箭总体设计部,踏上航天征途。

    1964年龙乐豪承担战略导弹设计论证,对型号的技术指标及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的精度
分析,提出了论证报告和提高精度的末速调节方案,并参加研制工作。

    1975年,龙乐豪担任长征3号运载火箭的总体主任设计师。他主张火箭第三级研制采用
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开辟火箭技术的一个新领域。他协助总设计师解决了低温火箭动力
输送系统设计、滑行段低温推进剂管理、耦合振动抑制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火箭防雷
击、防静电、防射频干扰、防电磁感应的"四防"措施,保证1984年长征3号运载火箭发射成
功。

    1984年后,龙乐豪提出在长征3号的基础上,研制大推力高轨道运载火箭。1986年这种
称为长征3A的运载火箭列入国家计划。1989年他担起这种新型火箭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两
副担子。长征3A火箭集中了100多项新技术,其中重大技术有40余项,包括采用四轴平台技
术和液氧箱冷氦增压技术等。龙乐豪领导攻克了这些难关。经过8年的研制,1994年长征3A
火箭首次飞行成功。龙乐豪感慨地说:"长征3A火箭孕育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转折关头,对促
进我国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历史性作用。但它也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

    1994年后,以长征3A为基础,采用捆绑技术,提出了研制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使它
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参与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竞争。龙乐豪又成为这种
新型火箭的总设计师。在向更高目标的冲刺中,1996年长征3B运载火箭首飞失利。但龙乐
豪面对失败,毫不气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领导做了大量试验,仅技术改进就达256项
,保证了1997年再次发射成功。从1997年到2003年,由龙乐豪主持研制的长征3A和长征3B
两种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8次均获成功。长征3B火箭已屹立于世界大型运载火箭之林。

    龙乐豪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199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还获得"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和"何梁何
利基金会科技进步奖"。

    刘竹生

     刘竹生这个名字随着中国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而传扬开来。这位长征2F火箭的总设计师
,就像在航天沃土上长出的青竹,沐浴着阳光参天挺拔,生机勃勃。神舟5号的成功,圆了
他自己、也是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刘竹生1939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分配到国防部
五院一分院从事火箭强度研究。在一种战略火箭研制中,总设计师采纳了他的建议,进行
了系留试验。火箭在试验几秒钟后,经受不住强大的气流,壳体上的小窗口被强大的气流
冲开了。如果不做这种试验,就不了解这种严重情况,真要发射时,后果不堪设想。这件
事表现了刘竹生的智慧和才能。

    1986年后,刘竹生参加长征2E火箭的研制,主要负责整流罩的分离方案设计。他在短
时间内搞方案,算数据,改设计,解决了分离旋转轴处因振动出现反复回弹的问题,攻克
了整流罩分离技术难关。在长征2E火箭第二次发射前,火箭推进剂利用系统的传感器中测
试线路出现故障,测不出火箭底部浮子的位置。刘竹生提出,浮子有磁性,拿指南针测火
箭底部,就能证明浮子存在的地方。他亲自钻进火箭的小舱口,拿指南针发现浮子就在火
箭底部,终于没有让这小小的浮子而贻误发射时机。

    1992年中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刘竹生担任长征2F火箭总设计师。他提出"抓要求,抓
设计,抓分析,抓试验,抓评估"的可靠性五大环节,设计中增加了故障检测和逃逸系统,
还采取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对各个系统一个不漏地做好试验。长征2F火箭从1999年到200
2年4 次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均取得成功,2003年10月15日又把载有中国第一位航天员的神
舟5号准确送入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刘竹生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张庆伟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理应对世界承担起一份责任。开发太空是人类共
同的愿望,中华民族更要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我愿意做好一名排头兵。"这是10年前一位
在航天战线崭露头角的年轻人发出的誓言。10年后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带领10万航天人研
制成功"神箭"和"神舟",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送上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
。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庆伟。

    张庆伟1961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1988
年获硕士学位后,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总体设计部工作。

    他在承担长征3号运载火箭发射亚星1号卫星的有关课题中,提出火箭整体起旋带动卫
星旋转后实现分离的方案,首先推导出数学公式,编制好程序,然后在计算机上建立起一
系列仿真模型,并解决了火箭瞬时旋转满足卫星旋转的速度要求、起旋分离保证卫星在360
00千米的高空对太阳和地球方位不产生偏差且卫星的运行姿态保持正常等问题。1990年4月
7日发射传来"起旋分离成功,卫星姿态正常"的消息,完全证明张庆伟提出的方案是正确的

1989年,张庆伟参加长征2E火箭助推器捆绑分离技术的研制,负责助推器分离过程的分析
。他经过反复计算和推导,独辟蹊径,建立了助推器与芯级火箭分离动力学数学模型,并
在计算机上完成仿真计算,仅用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攻克了这一难题,为在18个月内研制成
功长征2E火箭争取了时间。随后在解决长征2E火箭上的卫星整流罩平推分离问题中,张庆
伟在发射合同时间只有一个半月的紧急关头,毅然承担重任,夜以继日地分析研究,提出
一个新方案,并根据试验数据和整流罩的参数绘出整流罩的分离轨迹,得出新方案可用于
实际飞行试验的结论,从而确保了长征2E火箭首次试飞如期进行,创造了一次历史性纪录


    1992年9月,张庆伟担任长征2F火箭副总设计师,参与组织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1996
年被任命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主管长征2F火箭的研制管理工作。1999年6月
调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2001年11月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他提
出了"创建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奋斗目标,成功地组织了长征2F火箭和神舟号载人飞船的
研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张庆伟曾被授予"中国有突出贡献的硕士"称号,荣获全国第三届青年科技奖。1998年
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袁家军

     "我向往充满梦想的职业,喜欢做有挑战性和具有冒险性的事情。它让人心跳不已。
担任飞船总指挥,既有开拓性,又能使各种创造的梦想得到实现。我很喜欢我的工作。"我
国神舟飞船年轻的总指挥袁家军,组织完成了5次神舟号飞船的成功飞行。

    袁家军1962年生于吉林省通化市。1984年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与应用力学专业毕业
。1987年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飞行器硕士学位。

    他参加过多颗卫星的研制。他在研制实践4号卫星中,担任卫星结构和总装技术的负责
人;在研制资源1号卫星中,担任卫星结构主管设计师和系统代主任设计师;在研制导航卫
星中,又担任结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在这些研制工作中,他解决了多项技术关键问题。

    1995年,袁家军担任神舟号飞船系统第一副总指挥,组织制定了一套适合飞船研制特
点的并行工程管理办法。在领导研制工作中,向各种极限挑战,要求科技人员做一切设计
试验都要有载人意识,严细慎实,全力以赴,精雕细刻,使所有疑点和问题在上天前彻底
归零,确保零缺陷载人上天飞行。他在指挥飞船的研制中,学习消化各种技术资料,一边
抓以真空环境模拟器为重点的设施建设,一边抓以返回舱为重点的飞船研制,制定出工作
流程,明确所有关键技术的完成节点。1996年9月,第一个飞船返回舱诞生了。袁家军配合
总设计师戚发轫的工作,凭着过硬的技术和拼搏精神,10个月攻下了通常需要18个月才能
完成的任务。他在组织研制中完善管理规范,严格管理,对上岗人员重点培训,将规范操
作坚持到最后一分钟,从研制到发射确保可靠和安全。从1999年到2003年,他组织神舟号
飞船参加4次不载人发射和1次载人发射,都取得圆满成功。

    1996年,袁家军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建设满足飞船和大型卫星总装
、试验、测试一体化需求的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工程,并于1997年建成。2003年,他被
任命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袁家军1996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2000年获总装备部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
行试验任务突出贡献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当选为国际宇航
联合会副主席。2003年获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科技前沿人物。

    雷凡培

     发射神舟号飞船的长征2F运载火箭已连续5次飞行成功,这表明由雷凡培所主持研制
的火箭发动机经受住了考验,保持了100%的成功记录。

    雷凡培1963年生于陕西省合阳县。1980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火箭发动机专业,1987年
获硕士学位后进入067基地11所,从事火箭发动机研制工作。

    从1987年开始,雷凡培在大发动机启动组件研制领域默默耕耘了3年,独立承担研制任
务。他遇到一个重要技术难题,先后采用10多种设计方案均无法达到设计目的。在一年多
时间里,他翻阅了大量参考资料,及时调整阻碍突破的思维定式,战胜困难,最后突破了
技术瓶颈。这一成果获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主持设计和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液
体发动机和重点型号姿控发动机,保持了100%的成功率。

    1990年,雷凡培调去研制新型液体发动机,拓展新的研究方向。这种发动机研制技术
连美国人都知难而退了,而雷凡培却率领科技人员知难而上,顽强拼搏,制服一个个技术
瓶颈,取得一项项研制突破,终于在2002年5月使第一台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整机试车获得
成功,为运载火箭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他的主持下,一种大推力、高性能、无
污染、低成本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已取得重大进展,将在未来运载火箭的发展中建立新
功。
1999年雷凡培被任命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067基地主任(后来的六院院长)。2002年荣
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黄春平

    "我一生中最幸福、最骄傲的事,就是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这是国家的骄傲,也是
我个人的骄傲。"当长征2F运载火箭总指挥黄春平看到神舟号飞船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送上
太空时,他确实感到无比的幸福和骄傲。

    黄春平1938年生于福建省闽候县。1964年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
院,参加导弹的研制工作。

    1967年一次抽检导弹试验,意外地打了一发散弹。当时没有先进的观测手段,没有遥
测数据,他和参试人员只能到一望无际的沙漠里寻找导弹试验的残骸,运回北京分析数据
,找出弹头低空破坏的原因。采取措施后,后来的试验获得了成功。

    1997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发射风云2号气象卫星时,火箭燃料加
注完毕后,突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这是火箭发射的大忌。担任总指挥的黄春平认
为此时不宜继续实施发射,但已加注的燃料却变成了极其危险的爆炸物。他赶紧组织试验
队人员冲到火箭前沿,排除火箭防热层已经鼓起的细密气泡,迅速涂上防潮漆,防止火箭
燃料泄漏引起爆炸。火箭淋雨受潮,他又组织人员为火箭底部敷上大量冰块,使火箭渡过
难关,保证了5天后的发射成功。他还担任长征2E捆绑式运载火箭的总指挥,做了大量组织
管理工作。

    黄春平担任长征2F运载火箭的总指挥后,极端重视抓可靠性的增长。他提出"早备料,
备好料,打胜仗"的口号,亲自跑遍元器件厂家,对元器件和单机实行两个100%的筛选,不
让火箭身上的3万多只元器件有任何一只出现问题。发射前,他组织多次复查,设计表格逐
项填写,进行责任复查登记,每一步都跟踪到人。当火箭在研制和发射前遇到技术难关时
,他总是设身处地地帮助解决困难。他对火箭本身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所以到临发射前
,他都满怀信心地说:"到这个时候,我这个总指挥早就心里有数了。"他和总设计师刘竹
生一起,率领运载火箭研制试验队伍发射神舟号飞船,连续打了5次胜仗。

    黄春平参加研制和主持了9种型号30多次飞行试验。1983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91年
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还荣获总装备部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任务突出贡献奖
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中国航天2003年第10期
http://www.space.cetin.net.cn/docs/ht97-b.htm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09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