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Aero
标  题: 东风航天城等待创历史 返回令将来自远望三号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10 12:50:00 2003), 站内信件

即将呈现的光荣,即将实现的梦想 

  一个6平方米的“斗舱”,承载着13亿人的希望。为了这一天,中国的预备航天员已经
“苦心修炼”了多年。无论是举世闻名的加加林宇航训练中心,还是北京西郊鲜为人知的
“红房子”,都曾留下他们的身影。培训——待命——征空——返航,“中国加加林”和
他的同伴们将在几天后,代表中华——腾天而起 

“东风航天城”等待创造历史 

  酒泉十月,习习秋风。 

  城内秋霜早已令大片大片的胡杨林叶子由绿变黄。“东风航天城”不是一座普通的城
市,它也被称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但它实际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辖区,距离
甘肃省境内的酒泉市还有210公里。据说,之所以用百里之外的城市为其命名,是因为该地
点在戈壁滩中,远离城区,附近较为著名的城市只有酒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是当地的民谚。 

  从北京坐飞机到达甘肃的鼎新机场,再坐一段几十公里的军用铁路,才能到达发射基
地。这里设有解放军的机关和生活服务区,城虽不大,但发电厂、火车站、水库、超市、
体育场等一应俱全。基地共有南北两个发射场,据透露,举世瞩目的“神舟”五号飞船将
于10月中旬的某一时间在南发射场的南发射中心升空。 

  随着发射时间的临近,紧张的气氛越来越浓。从八月底开始,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
指挥人员、技术人员已相继进场。航天城内主要的招待所早已被观摩者住满。 

  12名航天员和2名俄罗斯留学归来的教练正在这里的卫星发射基地进行最后训练。他们
身穿重达10公斤的国产太空衣,多次进入真实的太空舱配合检查,以便适应“神舟”五号
各种操作程序,并且熟练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 

  在出发的时间到来之前,他们还要经受等待所带来的心理考验。“即使平时各方面测
试都很优秀的候选人,在出发之前也有可能出现心理紧张”,戚发韧说。作为“神舟”五
号飞船的总设计师,他深知在考察期的最后阶段更需要谨慎。 

  尽管12人都很优秀,但只有一个名额,所以必须层层筛选。从最初的12人中选出5人,
再从5人中挑出3名候选人。尽管已经排出了前三名的序号,但据戚发韧介绍,他们都可能
当选,关键还要看最后的心理测试。这让人不禁想起人类历史上的首位宇航员--前苏联的
加加林,他就是以其优异的心理表现,最后关头超出排名第一、二的候选人,得以有机会
铸就一段历史。 

除四子王旗外,尚有两个备用着陆点 

  “连要连得可靠,断要断得干脆!”“神舟”五号总设计师戚发韧指的是“神舟”五
号轨道舱和返回舱在太空分离时的可靠程度。在飞船的发射和轨道运行阶段,轨道舱和返
回舱连接处需要多个螺栓来加固,但当“神舟”五号返航时,螺栓需要立即“松绑”,以
便两舱在太空分离:轨道舱继续沿太空轨道运行;返回舱和飞船剩余部分携带首位航天员
返回地面。 

  太空船在计算好的轨道中逐渐向地球降落,在接近大气层时,动力舱最后分离,并在
大气中自燃。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后,将逐一打开四层降落伞,引导载人舱平稳降落在规
定的回收地点。报道说,四层降落伞是一种软着陆办法,目的是保护航天员安全到达地面
。这四层降落伞分别是引导伞、减速伞、牵引伞以及离载人回收舱最近的主伞,其中主伞
最大,展开后面积大约一千多平方米。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的四子王旗将迎来载誉而归的中国首位航天员,这里的红格尔是预
定的“神舟”五号回收主着陆点。 

  四子王旗位于阴山北麓的杜尔伯特草原,距离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仅100多公
里,北与蒙古国交界。全旗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北部地势平坦开阔。 

  此前“神舟”飞船的四次成功回收,有三次都是在四子王旗境内。据悉,回收的飞船
残骸分落在不同的地方。过去由于当地的道路不畅,每次都有当地牧民自发带上工具赶去
修路,短短时间里即修成了一条简易公路,当地的牧民称之为“通天路”。牧民们对自己
能亲自为国家的航天计划作出贡献,都感到十分光荣。 

  当地的公安、武警、民政、交通、电信、水利、卫生等部门,每次都积极配合回收部
队搜索飞船残骸。由于“神舟”五号飞船是第一次载人飞船,回收地政府更加注重在医疗
和安全方面的协助配合。据悉,当地有关部门已就协助部队搜索凯旋的航天员及回收飞船
残骸进行了具体的部署,交通、医疗等部门亦进行了相关演练。 

  万一主着陆场出现雷雨大风等异常天气,不利于太空船降落时,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东部的备份着陆场降落。如再出现意外,例如飞船返回舱在降落过程中未降落到指定陆
地区域,返回舱的供电系统仍能继续工作24小时以上,并会向指挥通讯中心发射求援信号
。 

  不知这一次热情的牧民们会不会拿着热腾腾的奶茶欢迎英雄的归来,但有一点是肯定
的,六个月之后,“神舟六号”可能搭载一名以上的航天员再度征空,并将进行科学实验
。 

  中国科学院院士庄逢甘曾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分三步:第一步,发射无人和
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送入近地轨道,作适量对地观察和科学实验,使航天员安全返回
地面;第二步,实现航天员出舱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太空舱的对接,并发射长期自主飞
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尽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第三步,建造大型
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目前,中国正在实施第一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则坚信,
到2010年,中国可完成首次探月。 

返回令将来自“远望三号” 

  在“神舟”五号将世界的注意力引向太空的同时,人们可能会忽视一艘静静停泊在日
本海域而不为人知的轮船,但正是这艘船却与“神舟”五号安全返航的命运紧密相连。 


  这艘名为“远望号”的测控船是中国部署在世界三大海域的四艘同名测控船中的一艘
,一般被称为“远望三号”。其实,“神舟”五号的一举一动,早就在遍布全球的中国载
人航天测控网的监控之中。中国大陆载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
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海上测控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并且具备国际联网共享
测控资源的能力。在该网的基础上形成了针对“神舟”太空船的十余个测控点,陆上包括
北京、西安、渭南、青岛、厦门、喀什、卡拉奇和纳米比亚,海上是日本海、南美南端海
域、大西洋和澳大利亚海域,分别由四艘远望号测控船负责。测控网密切跟踪“神舟”五
号动向,并为其提供通信任务。 

  在整个测控网中,“远望三号”具有一项别的测控点不具备的特殊职能。在中国首位
航天员环绕地球一周之后,它将向“神舟”五号发出返回命令。接到指令后,“神舟”五
号将建立返回姿态,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制动发动机点火,开始从太空向中国大陆返回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6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