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婴儿), 信区: Aero
标 题: “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May 19 20:10:26 2004), 站内
( 2002-10-27 12:48:44 稿件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太原10月27日电(记者 奚启新)北京时间今天上午11时17分,太原卫
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送入太空
。这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向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献上的一份厚礼。
今天上午,发射场上阳光灿烂。全长45米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巍然屹立
,银白色箭体上“中国航天”四个大字分外夺目。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
第68次飞行。
11时17分,指挥员一声令下,运载火箭拔地而起,托举着“中国资源二号”卫
星向蔚蓝的天空飞去。10多分钟后,卫星与火箭成功分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随即
传来数据,卫星已准确进入太阳同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中国资源二号”是传输型遥感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
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主要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农作物
估产、防灾减灾和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这种型号卫星曾于2000年9月首次发射,
至今仍在太空正常运行,已获取了大量数据。
今天发射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传输型遥感卫星
,其总体性能和技术水平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有关专家认为,“中国资源二号
”卫星的发射成功和稳定运行,标志着我国航天遥感技术日臻成熟。
用于发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
集团公司所属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火箭起飞重量250吨,此前已进行了4次
发射,全部获得成功。(完)
我国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华网太原10月27日电(奚启新 刘程)据中国航天发射测控系统部有关负责
人介绍,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已形成具有现
代化水平的完整体系。
酒泉、太原、西昌三大航天发射场经过更新与改造,具备了发射高、中、低各
种轨道航天器的能力。新建的载人飞船发射场于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它综合了当
代世界先进科学技术,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
转运的模式及远距离发射测控技术,标志着我国航天发射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特别
是“神舟”一、二、三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了历史性
突破。
目前,我国已建立陆海基为一体的现代化航天测控网,航天测控技术位居世界
先进行列。新建的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集指挥通信、信息处理、监控显示、飞
行控制等系统于一体,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掌握和运用“中心遥
控”模式,并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一网管多星”模式,卫星测控和管理达到世界先
进水平。“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队可以同时在世界三大洋上布阵,进行精确的航天
测量和控制。
我国自行研制了12种型号的“长征”运载火箭,已形成完整系列,质量可靠,
技术含量高,经济性能好,能够满足各种轨道、各种航天器的发射需要,具有较强
的国际竞争能力。党的十五大以来,“长征”火箭共进行了21次发射,把27颗卫星
和3艘飞船送入太空,发射成功率达100%,这标志着“长征”火箭总体技术性能已
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批年轻科技工作者成为我国航天发射测控领域的中坚力量。如今,在发射测
控关键岗位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中青年科技干部占大多数。承担这次“中国资
源二号”卫星发射任务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各专业岗位技术人员的平均年龄不到
26岁。(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1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