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Urb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swater (似水流年), 信区: Architecture
标  题: [转载] 北窗后记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Sep 24 17:28:33 1998),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AD 讨论区 】
【 原文由 aswater 所发表 】
                北 窗 后 记

                                          子烟
最近参加了一个省组织的城镇住宅竞赛,目标很大,什
么都要“节”,什么又都要“新”,涉及两个文明,同
时引用了农村住宅的那个口号“造价不高水平高,标准
不高质量高,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大
概欲使省内住宅全面达到“二十年不落后”之目的。本
文就此对国内住宅设计的方方面面作以分析。

关于“明卫近厨”

“ 明厨明卫,厨卫靠近”是当前评价住宅的一大标准。
“明厨”接近自然习惯,便于排除中国菜的油烟,本无
厚非;“明卫”小康到连靠楼梯间墙都不算,非得以在
外墙上“直接采光”,不知是何用意。其实卫生间门大
多紧闭,灯大多未开,“自然通风”难以奏效,就近排
气已属不易了。如果真是“为‘人’着想”的话,封闭
而较暗的卫生间环境恐怕更有“安全感”吧。此外,硬
把一厨两卫挤在一起的方案被认为是分区好、管线集中、
经济。其实,难道我们连几根上下水管、几根热水管都
消费不起吗?以此而凌驾整体设计之上实在是得不偿失。

关于“动静分区”

住宅不是公园、学校,硬要把几十百把平米分个“动、
静”。且不说公园、学校的“动静”也非绝对,有的甚
至已经名存实亡,谈分区的人是否回想过自己在家里面
是怎样生活的?客厅里开了两个门被称作“流线穿越公
共空间”,同时鼓励设一个客厅之外的“家庭内部交流
场所”。在他们眼里,客厅是一个置于闹市的广场,人
们川流不息;而惟独某些主人见不得人,不敢轻易进入
这样的“对外”交流会谈之处。卧室、书房仅供睡觉、
看书之用,称为“静区”,其余客、餐、厨等杂处则是
“闹区”,平日其噪音最好不要传到隔壁。家若大至宫
廷,自然要区分明确、规矩严正;可怜三人四间,偏偏
自以“动、静”屈人,何苦?白天无人,小孩儿独自在
家,靠在客厅沙发一角看书,却把隔壁音响开得惊天动
地——如此情况我们很常见吧——可到底是该把客厅算
作静区、工作室算闹区呢,还是该把小孩子赶出客厅重
地、音响搬出父亲的工作室?而一天只有二十分之一的
时间在动作的餐、厨、卫,比之整夜在放着电视的主卧
室、狐朋狗友笑骂不断的次卧室,又是谁“静”谁“动”,
谁更亲切、舒适、自然呢?

关于“灵活隔断”

很多人提倡“大空间”、框轻、板柱,便于多种式样、
可改变、多选择。似乎见了“灵活”二字就是成功,其
实不然。修那些总遭人打掉的墙自然不对,作一幅左右
逢源的“万能设计”又岂能成功?一个可改成五、六种
户型的框架大空间,其中恐怕一大半都比较牵强,如此
倒不如建成几种砖混楼以降低成本。话又说回来,一套
花了十几万元装修好的房子谁愿意再花十来万改成另一
客厅与主卧换位的“灵活套型”?“灵活”于装修、布
置足矣,有让楼上楼下几十户隔三岔五处于运动、改变、
选择、叮叮咚咚终日不停的必要吗?不要再把这个老不
吃香的作法当成“创新”了。

关于“家用车库”

中国人老想着下一个“小康”的目标该是轿车了。于是
在住宅楼底层设车库也就成了值得赞誉的“超前设计”。
老外早指出:中国的城市不是为汽车设计的!当美国、
日本人为满街的堵车苦不堪言时,富裕的荷兰人尚在蹬
着自行车。为了交通也好、环境也好、安全也好,我们
再不应该走美、日的老路了。出行的人怎么分流?首先
大力发展网络,变交通流为信息流,让人们在家工作;
其次构造成熟的公共交通,以满足远程出行——钱从哪
来?汽车拥有者付钱修立体车库并维持公交的部分资金;
然后用电动车、自行车、步行满足中、近交通,并在公
交站旁建自行车库以弥补其机动性的不足。小区内则基
本保留步行空间。

兼论“地方特色”及“邻里交往”

以上皆是实实在在容易讲清楚的东西,接下来再看看不
太好讲的、“虚”的“精神”、“关系”之类。建筑历
史是一部建筑技术进步的历史,同时也是建筑形象改变
的过程。这里之所以用“改变”,是因为形象本身无所
谓先进,并非与新技术关联的新形象就一定比过去的老
面孔好看。形象间的比较随人的观念转变而改变,甚至
于用新材料来模仿旧材料曾有的旧形象也不是不可,它
同样可能成为“美”的建筑。历史的容量非常之大,以
至于被考古发现的古老形象也可以被认为一种“创新”,
因为大多数人尚未见识过。“古典复兴”就是这样的范
例。同时世界各地文化间的交流也是形象传播的另一过
程,“洋为中用”或者“日为美用”亦然。而在交流中
那些最为当地人接受并保留的东西就演化成了“地方特
色”,不仅是形象,包括习惯。

如此说来,似乎是为“历史主义”、“地方传统”云云
正名。其实不然。因为“历史形象”并不等于“亲切感”,
况且“历史”本身即处于不断改变、加速改变之中。一
个人自生而死,短短数十年,并不曾经历人类几千年的
沧桑。对他而言,自记事那天起所见到的“家”才是他
的“历史”,附近的小街、店铺、空地甚至垃圾场才是
他的“文脉”。哪怕我们认为是丑的,对他或许同样亲
切。而“亲切感”亦不等于“愿意住”,否则那些口口
声声爱好传统的中国人又急急忙忙往美国搬干什么?以
学究的眼光认定北京人喜欢四合院、上海人喜欢里弄、
重庆——吊脚楼、天津大连哈尔滨——殖民建筑的连线
式的荒唐做法根据何在?看看老上海、新上海从旧里弄
搬出来的喜悦吧。如果旧里弄真的那么好,勾起了三岁
小孩对上海滩的回忆的话,与上海地理、气候、人种如
此相近的无锡、苏州、杭州干吗不也建些新式的、神似
的“立体里弄”呢?是因为它们缺少殖民地的“历史”
吗?

而那种所谓的“邻里”不也是在人们居住面积过小,把
为一户设计的院落、别墅让几户人挤的结果吗?在没有
电视的日子里,人们难免闲谈于户外,也不管兴趣是否
相投,鸡毛蒜皮、蒜皮鸡毛的事东家传、西家摆,也即
“邻里交往”。从交往上讲,互联网的发展无疑提供了
一个可选择“邻居”的交互环境,更胜一筹;而从经济
上看,谁又愿意把楼层中数十平方的面积用于“交往”
呢?此外,那种以几栋楼来围合的,住着上千号人,十
倍于传统院落的尺度非人的“新院宅”更谈不上什么
“传统意义”了。

我们需要有一定距离的“邻里”方式,同时不要再受来
自历史、地方、习惯种种桎梏所约束,自由地创造住宅
及其环境。

--
                              _\\|//_
                             (' 0-0 ')
             -------------o00o--(_)--o00o-------------
             |             I'm aswater.              |
             -----------------------------------------

※ 修改:.aswater 于 Sep 22 10:22:51 修改本文.[FROM: adi.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adi.hit.edu.cn]
--
※ 转载:.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4.3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