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Urb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uro (石头)·把酒临风·(弄好BBSFACE), 信区: Architecture
标  题: 青岛建筑经典解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un 19 23:56:58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handong 讨论区 】
发信人: zzyy (王涛), 信区: Shandong
标  题: 青岛建筑经典解说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Jun 17 14:31:37 2005)

这是一座建在海滨丘陵上的城市,弯弯曲曲的海岸线上盘延着弯弯曲曲的街道,大大小小
的山头又使得街道陡坡环生。为了减小坡度,环山道路建成了O形、S形或是U形,虽然每条
街都能通行机动车,可太多的单行线绕得人头昏。遇上问路的,青岛人会指点着告诉你,
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而绝不会说东南西北。 

  青岛路名更替之频繁,就是老青岛人一时也说不清,每一次变更都代表着青岛百年历
史的一个断面。 

  南部老城区的中山路现在仍是青岛市最繁华的商业街。面对着青岛湾,中山路左侧是
一片低矮的红瓦、黄墙的欧式建筑,最高的一幢是六层的德士古大楼,现今是青岛市百货
大楼;右侧则是鳞次栉比的新式建筑组成的现代商务区,中山路上最高的建筑物kk54层高
的百盛商厦便坐落其间。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青岛还只是胶州湾边的一个小渔村。那年11月,山东曹州
巨野县发生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事件,德国人因此藉口侵占了青岛。“巨野教案”将小渔
村改写为一个殖民地城市。 

  在德国殖民地的新城市规划中,现在的中山路被命名为菲德利大街。据日文《胶州湾
》一书记载:“一八九九年德皇威廉二世命名胶州保护地的新市区为青岛”,这是青岛首
次作为城市的记录。青岛市区选在西南海岸与山丘之间较平坦地段,正当胶州湾入口,南
面是青岛湾,由两侧伸入海中的团岛和汇泉角控制湾口;西北面是内海胶州湾,为天然良
港;东部以群山为屏障。从交通、环境、军事等方面来看,城市的选址都是最佳位置,德
国人将青岛视为军事基地、进出口贸易港口和殖民地行政经济中心三者并重的现代殖民地
城市。 

  其实,德国人早就窥伺着胶州湾这块天然良港。1869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曾游历山东,对当地的矿产、地理进行调查,回国后出版《中国》一书,称胶州湾为中国
北方最理想的港湾;1897年,德国又派出海军部建筑顾问、海港工程督办、著名的海洋河
道工程专家佛朗求斯潜入青岛,对胶州湾及其周边地带进行调查。德驻华公使曾向清政府
提出“租借”胶州湾的要求,只是一时没有达到目的。 

  当时清政府驻法、俄、奥大使许景澄曾多次上书朝廷,阐明青岛位置之利害:青岛“
其外群山环抱,口门狭仅三四里,口内有岛中峙,实为天然门户……溯自浙之温州以至于
青齐滨海各处,非口门坦漫即港路浅狭,惟该港湾形势完善,又居冲要,为地利之所必争
”。曾任登莱青兵备道兼东海关监督的盛宣怀也曾上书,建议“经营胶防”,谓“其地为
水军第一要口也,为人占则南北洋隔绝矣”。清政府终于派出了登州总兵章高元,带着四
个营的军队,在青岛建炮垒设兵营,还在前海修了一座栈桥作为军用码头。可是,当德国
人的大炮逼近胶州湾时,这位总兵大人并没有动用一枪一炮,就将青岛拱手让给了德国人
。 

  1898年,清政府被迫与德国人签订《胶澳租借条约》,除整个胶州湾外,还将崂山湾
东半岛、白沙河、女姑口,至胶州湾西部的灵山卫、薛家岛等都划入了“租借地”。次年
,德国人宣布青岛为自由港。 

  德国人在几年之间迅速建起了一座新城。德国人占据青岛的第17年,青岛沦为日本殖
民地后,中山路南段改叫静冈町,北段叫山东町,也叫新泽町。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
青岛,将此路正式命名为中山路。1941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此路又一次更名为山
东路。1945年日本投降,恢复了中山路的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一座纯德国式的城市” 

  两次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均引用当时欧洲城市规划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最初的一场大规模城市和港口建设始于1900年。德国弗莱堡军事档案馆至今仍保存着
青岛早期城市总体规划蓝图。当时,殖民地政府的首任总督沛禄文提出:新城市要强调德
国的民族特性,强调与中国城市的差异,新城市的建设要有现代风格。他幻想在中国建一
座纯德国式的城市。 

  按照德国式的规划,面对胶州湾的地区,只能建些必不可少的设施,因为这个地区没
有任何东西阻挡冬季的北风,不适于欧洲人生活;住宅区、商业区布置在面对青岛湾的丘
陵地带的南侧;西侧可布置商业区;对面丘陵的东侧布置兵营,还可建别墅区和海水浴场
;火车站应建在商业区内靠近青岛湾处。 

  1901年小港码头建成;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1906年,大港内又建成4座码头。港口、
铁路的开通使青岛迅速成为山东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城市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 

  从1900年的初次规划到1910年的扩建规划,都引用当时欧洲城市规划的先进经验和技
术,用殖民者自己的话说,青岛与所有殖民城市的不同之处是,“当务之急是计划中的设
施要按同代化的原则来办。” 

  城市的布局带着强烈的殖民地色彩。现在站在德县路口,仍能感受到殖民地城市的痕
迹:往南看,路面宽敞,楼房整齐,上下水道俱全,这一带是欧洲人居住区;往北,街道
立刻窄了很多,楼房拥促矮小,这里就是华人居住区。过去,北部居民大都使用公共厕所
、公共水栓。 

  青岛的老房子,体现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几年前的一天,一位德国的年轻历史学者托尔斯顿·华纳推开了龙山路上刘先生的家
。刘老先生退休前是青岛市文物局的研究员,他提起这位年轻的德国人时说:“华纳是一
位研究城市发展史的学生,很能吃苦,一个人在青岛跑了几个月,随后又去了广州、上海
等地,调查拍摄当地保留下来的德式建筑。” 

  一年后华纳再次拜访刘家时,带上了自己的作品kk《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华纳在
这本书的前言中写道:“这座欧洲风貌的亚洲都市至今仍拥有折衷主义、现代主义、装饰
派艺术及表现主义等最优秀的建筑典例。它是同时代德国建筑的直接反映,在形式上我们
可以看到当时德国形形色色的流行倾向,但在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极富个性的,走在潮流
之先的建筑,这是只有在青岛才能看到的。” 

  华纳在书中所介绍的每一幢德式建筑,都有新旧两个不同时期的照片对比。刘说:“
这应该是第一本详细介绍青岛欧式建筑的书籍,只可惜,书中涉及的建筑只是青岛德式建
筑的一小部分。” 

  青岛建筑研究的权威学者、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的徐飞鹏教授认为,青岛城里保存较好
的欧式老房子大概有360多幢。对这个数目他并不十分确定。 

  徐教授认为,青岛早期的建筑大多受到实用因素的影响,第一批外国人到青岛后,首
先面临的问题是找到一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建筑形式,而其中大多数人不愿放弃原有的
文化习俗与生活方式。例如英国商人将其在印度殖民地惯用的建筑形式搬到中国,那是一
种四面有敞廊的单层建筑;随着地皮价格上涨,又出现了多层建筑,每层都有遮凉的敞廊
环绕;当然也有人喜欢中国四合院式的传统建筑,比如德国人的市政府就曾在中国巡抚的
私邸———一座多进式的四合院里办公。 

  先欧化,然后本土化 

  德国建筑师迫于现实,也尽力去适应中国的建筑传统 

  后来的建筑中,德国建筑标新立异的思潮占了上风,具有德国复古风格的建筑形式成
了展示德意志精神和德国在中国殖民地经济实力的象征。德国式的屋顶与高耸的塔楼高低
相衬,错落有致,红砖取代了中国常见的青砖,建筑外墙以灰泥抹面后涂上明快的颜色。
由于建筑法规禁用铁皮瓦楞,红瓦顶成了青岛的一大特色。 

  1930年代,各国建筑师云集青岛,掀起了青岛历史上继1910年后的又一次建筑高潮。
 

  青岛市八大关的建筑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可以说是集欧洲建筑艺术之大成。日本著名
建筑师师内正堀看了八大关的众多庭院后,不无感慨地说:“青岛的建筑一方面是传统的
延续,同时又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建筑的丰收时代。” 

  德国建筑师在家乡被视为小镇名人,在中国则被视为文化使者。他们在陌生的工作环
境里保持了德国建筑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与当时德国本土建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工匠虽然只是照图施工,但难免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经验掺入某些细部的工艺。因此,
其哥特式教堂的卷叶花饰,看上去像是片片云彩,这是中国建筑中常用的手法。 

  德国建筑师迫于现实,也尽力去适应中国的建筑传统。例如“中国男童学堂”和为中
国人开办的“花之安医院”就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样式。德国典型的桁架结构建筑以
木支架相互交叉,起稳固作用,早期的总督官邸、水师饭店都采用了这一装饰方法,而在
后期,建筑师们了解到这种叉形在中国建筑中是触犯忌讳的,它便销声匿迹了。 

  花岗石在德国撤离青岛70年后再度兴起。徐飞鹏教授认为,德式建筑是青岛建筑的灵
魂,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欧洲出现相平行,青岛重新发现了自身独特的建筑史及本土的现
代主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的房子仍延续传统风格,市中心基本保持原貌,八十年代
建的房子则是千篇一律,使青岛变得与中国许多毫无个性的城市无异,青岛北部的新城就
是如此。 

  1989年落成的青岛市政府大楼使德国建筑师在20世纪初所采用的建筑手法再领风骚,
市政府大楼的外观与原总督府大楼采用相同的色彩,青岛新建商住楼的设计也大多带有欧
式风格:矮壮的角墙,巴洛克风格的山墙装饰,用花岗石作线角的窗子装饰立面。新的青
岛城市规划中还规定了一条:新建的房屋必须与青岛现有的五种色彩相协调kk红瓦屋顶,
黄色的沙滩和建筑立面,绿树,湛蓝的天空和碧蓝的大海。 

  徐教授说,保持这五种色彩无异于保持了青岛的个性魅力。 

  小洋楼·大杂院 

  江苏路上的基督教堂钟声响起时,一曲《婚礼进行曲》也同时奏响。王茂生携着他的
新娘步入教堂,身后是前来祝福他们的亲友。教堂工作人员唐洪举告诉我,这里的婚礼已
经安排到明年3月份了,当天一共有7对新人在这里举行仪式。 

  这座单钟楼式的教堂建在一座小山包上,位于数条道路的交会口,建筑与地形结合巧
妙,设计上匠心独具。由于教堂的各种设施都在底层,建筑师设计了宽大的基座,使得旁
边高耸的钟楼不显得过分引人注目,外墙的花岗岩保持开采时的自然形态,没有一丝加工
的痕迹,檐口也仅仅是粗糙的隆起,墙面用原色抹粗灰泥,房顶是阴阳瓦交错铺盖,显得
简朴而庄重。 

  顺着旋转梯,我一直上到了钟楼的顶部,里面悬挂着一大二小的三口钟,旁边一块木
牌上刻着“1909年安装”的字样。钟楼的三面各有一座机械式的报时钟,每当钟声响起,
一公里外都可以听到。 

  走下山,转过一个S形的陡坡,脚下的马路起了变化。这是城里仍然保留的几条德国式
“方石头”路面之一。在信号山的总督官邸建成前,福山支路5号曾是首任总督的临时住处
。总督每天骑马上下班,因此在官邸旁修有马厩,从海边到官邸的这条路采用的是总督家
乡道路的样式,用方石砌成。康有为在经过长期的海外流亡后,第一次到青岛,就被这座
红砖绿树的海滨城市吸引。几年后,当他第二次到青岛时,康有为买下福山支路上的这座
官邸,并将家人一起迁到青岛。 

  故居的入口处是一座凸出的大门,高高的三进式露天台阶体现了整个建筑的雄伟气势
。小楼四周是宽大的敞廊,立面装饰较为简单,远远望去像一幅拼贴而成的图画,由于早
期德式建筑大多缺乏建筑材料,屋顶采用的是中国的红瓦。维修后的小楼按原有格局摆进
了康家雕龙画凤式的明清老家具,还辟有“康有为生平图片展”及“康有为藏品珍品展”
两个展室。康有为故居的馆长告诉我,比起后期的德式别墅,小楼略显简朴,但这种四面
为敞开廊式的单层建筑却是早期殖民地建筑中最典型的样式。现在的三层结构是康家买下
小楼后,在原有基础上加建的。 

  福山路原为德国人的别墅区,从故居二楼的敞廊望去,远处的海湾、沙滩及海水浴场
的景色尽收眼底。馆长告诉我们,解放后,小楼住进十多户居民,成了一个大杂院。由于
老住户们随意搭建,老屋被破坏得很严重。修缮工程的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了住户搬迁上,
按照现在青岛市的城市规划,老城区内的欧式建筑准备逐步开放,但是居民的搬迁量太大
。 

  福山路上还有几处著名的宅子:康家对面是戏曲家宋春舫的私人图书馆“褐木庐”;
福山路3号是沈从文先生在青岛大学任教时的旧宅;对面的“山屋”是文学家吴伯箫的故居
;福山路1号是剧作家洪琛的故居。这些名人故居除“山屋”已拆,其余都还保存完好。 


  德县路10号的二层德式小楼如今已成为一个大杂院。这里也曾是德国人划出来的欧洲
人居住区,沿路多是一楼一院的花园式小洋楼。 

  这些小洋楼外立面的小尖塔还保存得相当完整,楼里却已经被住户们间隔成若干的小
间。在德县路10号的小楼里,上下两层满满地挤进了7户人家。门口的常家并不希望外人进
门,推说房子太旧,客气地将我挡在门外。转到房子后面,另外的三户人家共用一个大门
,80多岁的陈师傅占据了楼下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因为是背阳面,屋里又只有一扇狭
长的窄窗,白天也得开着灯。陈师傅说,常家的内部改造得比较好,才安上空调,又新铺
了地砖,虽然是一楼,但因为德国房子的空间较高,可以加个隔层做两层楼用。小楼从外
面看是两层,内部被住户们从实用的角度进行了改造。陈师傅的邻居是一位同样八旬高龄
的王老太太,因为房子太小,她将门口的过道切出一角,充当厨房。两位老人的孩子都搬
去了东部新区,但老人住惯了这里,一时还不愿意离开。 

  有客来访时,总督常透过卧室里一块特制的玻璃向下窥视。 

  总督官邸·迎宾楼 

  青岛殖民时代的最高行政中心kk总督府,现在是青岛市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地点,它坐
落在观海山南麓,面向青岛湾,呈漂亮弧形的霍恩洛厄路与威廉大街交会于此,后者构成
通向大海的视线轴,其前方曾为总督府广场。总督府的门前向左右放射出六条道路,两旁
是德国高级军官的住宅和法院、看守所等,广西路和太平路一带设置了洋行、旅馆、饭店
等大型建筑,这里是殖民统治者在青岛的政治中心。 

  总督府是19世纪德国式公共建筑的典型样式:整座建筑呈凸字形,四角和中间略为突
出,中轴线十分明显,红筒瓦大坡顶屋顶,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信号山脚下的总督官邸与总督府是同时动工的。相形之下,这座罗马复古风格的官邸
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官邸建成后,德国工厂联合会的一位董事派克韦特曾经这样描述:
“它以威慑四方的气势坐落在坡顶,不禁使人联想到波兹南皇宫宏伟之状。” 

  总督官邸在1930年代改称为迎宾楼,日本占领时,改作国际俱乐部,解放后又称为“
迎宾馆”,但青岛人还是习惯称其为“迎宾楼”。这是一座石钢砖木混合体的四层楼,不
对称的平面、粗重的石料、高坡度的屋顶、厚厚的墙身、窄小的门窗都是德国建筑特有的
风格。 

  据说官邸是城里造价最昂贵的一幢小楼,耗资高达百万金马克,这一说法还被载入日
本1922年出版的一本导游手册中。小楼的建筑墙面饰以一块块巨大的花岗石料,石面加工
粗朴,淡绿和灰色的花岗石在正门的山墙上组成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墙角伸出一根粗大
石柱,由之引出的“锚链”环绕于太阳的四周。墙角以石料凿成的帆结作装饰,在波浪形
的檐口上还饰有一只呲牙咧嘴的诺曼龙。小楼没有南门,从西门进入即为二楼。一楼是半
地下室式的房间,为厨房、锅炉房和仆人住房,二楼为会客厅、会议室等,三楼是总督卧
室,有客来访时,总督常透过卧室里一块特制的玻璃向下窥视。想来这位总督是有些怪癖
的,不然何以想到在小窗上设计了这块独特的“窥视镜”呢? 

  总督官邸内的绿化完全按照宫廷园艺加以配置,花坛、绿篱、草坪,修剪得整齐考究
,同时还建有养鱼池,听说因青岛冬季气候较冷,水池养鱼难以越冬而废弃。透过二楼的
阳台,可以看到一个钢架结构的小花棚,花棚顶部的长方形小孔用于通风换气。据说这是
青岛市第一座钢架结构的房子。一个小暖房何以如此费心设计?一位建筑专家说,设计师
大概是出于一种炫耀的心理,藉此来展示德国建筑技术的先进水平。 

  二楼的墙上是一幅1901年的青岛全景图,导游小姐在老照片前三言两语就概括了青岛
百年的历史,游客们多少感到有些失望。很庆幸,在二楼楼梯的转角处我认识了一位赵先
生,在他的指点下,看出了小楼内部的精彩之处。漂亮的旋转式楼梯上看不到一颗钉子、
一个楔头;房中每一盏吊灯不仅样式不同,还有升降功能;总督房里设有秘密保险箱……
开始我还以为他是迎宾馆的工作人员,一打听,原来赵先生是山东一个化工集团驻青岛的
销售代表,陪同客人参观的次数多了,再加上自己喜好,所以格外留心了这总督官邸里的
一景一物.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70.2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4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