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Urb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swater (似水流年), 信区: Architecture
标 题: Walter Gropius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Sep 7 18:44:21 1999), 转信
Walter Gropius是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
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他经
过60年的努力, 从德国的 bauhaus 到美国的
Harvard University ,把设计教育,特别是建
筑设计教育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基础牢固的
建立起来,影响全世界...
Gropius在1919年创办bauhaus时,才只有36
岁 ,但是他已是当时被德国,乃至於全世界各
国所公认的第一流的建筑家了. Gropius是一
个很有魅力的学者,他的个人气质和事业成功
,可能和他的婚姻有密切关系... 他在1915年
娶了当代最重要的现代主义作曲家之一,奥地
利人Gustav Mahler的遗孀Alma Mahler 为妻
,Alma是当时德国和奥地利最引人注目的美人
. 他和 Gropius 的热恋以及婚姻, 使她成为
bauhaus发展的一个目击见证 ,她详细的记录
了不少bauhaus的事情, 特别是别人不太注意
的细节,现在不少有关bauhaus时期对Gropius
的记载都出自於Alma回忆录...
格罗佩斯的背景
公元一八八三年五月十八日,包浩斯设计教育的创始者,
现代建筑的前导大师--华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
诞生於德国的柏林.
在格罗佩斯诞生那年,主张在画面上运用数理结构和科学
色彩效果的新印象派刚刚开始萌芽;现代绘画之父塞尚
(Paul Cezanne 1839-1960)正脱离了印象派的束缚,以「多
元的观点」,从事富於构成趣味的静物和风景画的创作.
格罗佩斯家族是德国薄有声望的艺术世家.他父亲是一个
建筑师,他很自然的继承先人的传统作风, 养成强烈的创作
精神和艺术气质.其中影响他最大的是叔祖画家卡尔.威廉.
格罗佩斯和叔父建筑家马丁.格罗佩斯. 其叔父曾担任过柏
林艺术工艺学校校长,他一方面致力於新材料的研究实验;
另方面也竭力提高德国的设计标准.很明显,格罗佩斯在日
後创办包浩斯和执教美国哈佛大学时期之所以特别重视设
计水准和材料研究,实是深受他叔父的影响.
格罗佩斯在他一九五零年出版的「设计与工业」 中曾描
述他童年时社会情形:「当我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 我家住
在一间都市的公寓里面.那里设有开放式的瓦斯汽炉, 每个
礼拜六供应热水一次,但每次只供应热水两小时.那里,没有
电车,没有汽车;当然也没有飞机;至於收音机,电视,电唱机
,和电话等都是不存在的东西.」 这就是格罗佩斯生长的环
境.他从这样简朴的社会环境里面成长, 日後却成为改善「
人为环境」的理想家.
格罗佩斯分别在柏林和慕尼黑完成学院建筑教育以後,於
一九零七年投入柏林大建筑家彼得.巴赫伦斯的设计事务所
工作,达三年之久.格罗佩斯在他一九三五年出版的 「新建
筑和包浩斯」里面,曾经明白的表示巴赫伦斯对他的影响:
「一九零八年,当我在巴赫伦斯设计事务所完成基本训练,
开始执行建筑设计业务时,建筑和建筑教育思想仍旧整
个的为古典体系的学院派法规所统御.巴赫伦斯第一次
将有关建筑问题理想和制度的相互关系传授给我.我开
始具有信念;现代结构技术必须在建筑上表现,同时这
种表现需要使用前所未有的形式.」
然而,格罗佩斯的表现却比巴赫伦斯更为超越,他在刚开
始建筑设计的时候 ,就证明出他在把握建筑新材料和新技
术的性能面具有不凡的力和表现;同时,他也充分体认出建
筑师的重大社会责任.他说:「工业化房结构的构想, 可以
通过在每一栋建筑上面反复应用相同的标准合成部份的方
法而使之实现....每一平面设计形式, 可以应用标准单位
结合而产生无数的变化.」很明显的,这个时候他已经预料
到二十世建筑的急务,并已提出了具体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从格罗佩斯早期设计作品和理论著作的基础来说, 他的
设计思想并未踰越「德国设计联盟」所建立的标准. 他相
信艺术家具有「将生命放入死的机器产品中」的力量, 同
时主张「艺术家的感觉与技术师的智识必须结合, 以创造
建筑和设计的新形式」
在一九一四年间, 格罗佩斯的这种论调非常迎合德国社
会的需要,因而很自然获得普遍的欢迎和接受.
**
格罗佩斯与包浩斯的诞生在现代设计史上, 公元一九一
九年是一个重要的起点, 现代设计教育先知华特□格罗佩
斯在这一年创立「国立包浩斯设计学校」於韦玛城, 为工
业时代的设计教育开创了新的新纪元. 情势对於格罗佩斯
都非常有利,原美术院的教授热诚地欢迎他去主持校务;而
在韦玛贸易与工业组织方面, 也重新提起前美术院院长麦
肯逊建议在美术院增设建筑与设计学校, 并由格罗佩斯领
导校务的方案.
同年的三月,格罗佩斯正式把「市立美术院」与 「市立
艺术工艺学校」合并为「国立建筑学院」(das Statliches Bauhaus),
并随後发出包浩斯宣言:
「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
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 今
天,他们各自独立的生存著...建筑家
,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知,一幢建
筑是各种美感共同组合的实体. 只有
这样 ,他的作品才可能灌注入建筑的
精神,以免迷失流落为"沙龙艺术"....
建筑家,雕刻家及画家们,我们都应该
转向应用艺术.」
包浩斯的发展
^^^^^^^^^^^^
一九二四年,保守派在政府中占有优势,保守派政府对格
罗佩斯的新风格控以颠覆罪, 於是包浩斯全体师生在格罗
佩斯的领导之下 ,在一九二五年四月重新在狄索展开复校
工作.包浩斯上下均抱著重建理想的兴奋心情,全体师生无
不积极而乐观的集中精神和力量,实践 「艺术与技艺的新
统一」的崇高目标. 格罗佩斯一面著手进行修订及扩充课
程,另一方面建立较有弹性的教学方法,同时允许自包浩斯
出身的年青艺术家加入教授阵容以後,教学成绩斐然,学校
声势日见浩大.
包浩斯结束
一九二八年二月 ,格罗佩斯因鉴於包浩斯的基础已经建
立,个人工作过於繁重,乃决心辞却九年之久的校长职务,
离开自己一手苦心创立的学校. 并推荐当时的建筑系主任
梅叶接任校长职位.梅叶接任的同时,带来一批新人和一套
新作风, 但激进的作法却使得梅叶被逼离职. 之後格罗佩
斯又推前卫建筑大师密斯□文得洛为继任人选. 在文得洛
的领导之下,包浩斯积极的加强建筑研究, 学术风气浓厚,
好像获得了新的生命.不幸的,两年後纳粹党占领狄索, 并
关闭了包浩斯. 文得洛虽然在柏林租用了一间旧电话工厂
作为临时校舍,但在独裁政治的压迫下,包浩斯终在一九三
三年七月正式宣告结束.
格罗佩斯,在包浩斯之後,英国时期由於纳粹党对艺术的
压迫,格罗佩斯不得不在1934流亡英国.在英国,他和福莱
(Maxwell Fry,1899-)合作执业三年.
哈佛大学,美国时期
格罗佩斯於1937获聘为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一直到1969
他去逝为止,他都待在美国教学,执业.这期间他曾和布鲁厄
(Marcel Breuer)合作,将预铸工法发展成熟,并创作极具代
表性的预铸建筑.也曾长期领导一个联合事务所---- T.A.C.
(The Architects' Colaborative)
在这期间,他把他的教育理念带入哈佛大学建筑系, 并影
响哈佛将近三十年.他与T.A.C.的成员们所共同创作的建筑
也对美国及其它地方产生示范性的影响.
---
格罗佩斯年表
1883 生於柏林
1907 完成学院建筑教育,进入巴赫伦斯事务所
1918 从一次大战德军骑兵退役
1919 创立包浩斯
1926 发展出「标准制营建方法」
1928 辞包浩斯学院院长一职
1934 因纳粹专权而流亡英国
1937 获哈佛大学建筑系聘为教授,定居美国
1941 开始与布鲁厄(Marcel Breuer)合作
1943 与Konrad Washsmann合作至1945
1945 创立T.A.C.(The Architects' Colaborative)
1969 去逝
---
华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他最重要的成就是为我们二十世纪的建筑观建
立了稳固的基础.
他提出「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的观念.
这观念反映在他五十年间的教学与创作中,
尤其以包浩斯学院的创立最具代表性.
而包浩斯思想,是现代设计思想的根源;包浩斯
运动,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韧.
近八十年前,包浩斯在格罗佩斯的领导之下,提
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宣言.
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为我们
现代环境设计开启新的一页.
同时他们追求以「理性」为基础的设计方法,
主张根据创造的法则和客观的制度, 以构筑一
个合理客观世界.
八十年来, 格罗佩斯的理想带动了世界性的现
代设计运动.
现在来看, 他的设计教育方法或有许多需要改
进之处,
但格罗佩斯所追求的理想依然是绝对正确的.
---END---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abbs.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98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