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Urb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amson (沙坪坝的汗水,西大直街的鼻涕), 信区: Architecture
标  题: 梁思成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30 21:06:20 2002) , 转信

作为建筑界的一代宗师,梁思成已经杰出地完成了他继往开来的历史任务。梁先生为人卓
有风格,富于风趣,对建筑事业可以说是毕生深情,坚韧开拓,所以,人虽离而音容常存
。 
  作为学者,梁先生具有开阔的思路,他家学渊源,是具有深厚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建筑
师,但他从没有狭隘的专业观点。先生治学既深又博,在学术思想上一贯既重内涵又重外
延,很早就注意把建筑学向微观和宏观方向发展。解放以前,梁先生就注意到绘画、雕塑
、工艺美术和城市规划问题,后来在清华讲授雕塑史, 组织日用工艺设计;而且,在第一
个五年计划伊始,就积极促进城市规划工作。梁先生对城市社会、城市地理和环境问题都
感兴趣。对这些学术上的发展,他不仅自己钻研,而且经常请教有专长的其他学者,所以
当时清华建筑系时常有多方面的专家来讲学。回想1950及1951年,梁先生一方面与美术界
的同志研讨景泰蓝的设计,另一方面和陈占祥先生等合作研究北京市的发展规划;梁先生
和系内师生参加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实践,从“住者有其房”的设想和首都的布局,具
体到天安门的修整,两侧旗杆的尺度,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细部等,无不精心推敲;在学术
思想和教学实践中不仅表现了他学术思想开阔,还反映了他严谨的学风,不断地研究探索
实际存在的新问题。梁先生对建筑学发展的观点,对建筑、人、空间和环境的理解,在当
时的建筑师中是很可贵的。 
  作为事业的开拓者、组织者,梁先生重视人才,而且广纳人才,不拘一格用才。为组
建清华建筑系,梁先生选贤任能,除了聘任有素养的建筑教师、美术教师以外,还尽可能
邀请一些有特长的专业教师,而且不讲学历,就看水平。有过一位有志建筑事业、写信毛
遂自荐的青年,他也大胆任用。连系里的办事员、描图员也量才使用。所以,当时清华建
筑系教师,人数虽然不多,而且性格、观点各异,但总的是一支各具专长、各称其职的队
伍,形成一个五湖四海、长短相济的教学环境,比之现在有的地方组建“班子”“组阁者
”往往喜欢找和自己同道的搭伙,不重视知识的结构组合、思想交叉渗透和事业的兼容并
包,其结果就形成一 种只有家庭味道、缺少事业气氛的环境。 
  作为爱国者、科学工作者,梁先生是一直充满激情,他往往为探索发现欣喜若狂,为
民族受欺愤慨嗟吁,为保护文物奔走呼号,为国家成就心情激动。就象列宁讲的:“工程
师承认共产主义所经历的途径将不同于过去地下宣传员和著作家,他们将通过自己那门科
学所达到的成果来承认共产主义。”梁先生正是通过建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科学发展
,逐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梁先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相信党的领导,依靠党
的组织是非常突出的。梁先生有机会直接受到中央一些领导同志的教导,每次见到中央领
导同志,他总要回系里作生动的传达,对师生员工有巨大的感染力。甚至后来片面宣扬的
民族形式也是在社会主义感情下偏离出去的。我觉得正因为梁先生充满激情,所以他经常
充满活力,即便是认识有错误,一经纠 正,仍然满腔热情向前看。这种激情是革命者的激
情,科学家的激情。就是我们现在,为“四化”建设,振兴中华,还多么需要它啊。 
  梁先生经历的是以全国解放为转折点的一个冬去春来的历史时代,他以其坚韧的事业
心,追求真理的胸怀和巨大的激情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作出了贡献。现在,自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历史又到一个新的冬去春来的阶段。继承和发扬梁先生的优秀学风,象梁
先生那样对新鲜事物不断进取,充满激情地工作;象梁先生那样广开思路、广纳人才,开
放式地办学、育人,对于提高我国建筑科学水平、推动建筑事业进一步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 
   本文作者:周干峙(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土、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平简介 

1901.4.20 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为广东省新会县) 
   
1915-1923 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24-1927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1927-1928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肆业   
1928-1931 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 
   
1931-1946 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及兼任研
究员 
   
1944-1945 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1946-1947 美国耶鲁大学兼任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赠授
文学博士 
   
1948 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6-1972 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 
   
1972.1.9 逝世于北京 
  


主要著作 

《建筑设计参考图叙述》  
《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简说及(一)台基、(二)台栏杆、(三)店面、(四)斗拱(元明清)》  
《中国建筑史》(单行本) 1945  
《中国建筑和艺术》(英文稿) 为美国百科全书作, 1946  
《城市计划大纲序》(单行本) 1951  
  
《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 文物,1953.(10)  
《中国建筑的特征》 建筑学报,1954.(1)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与林徽因、莫宗江合写) 建筑学报,1954.(2)  
  
  
《中国的佛教建筑》 清华大学学报,1961 
《图像中国建筑史(汉英双语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图说中国建筑史》 都市改革派出版社(台湾),1991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0.46.68.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