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Urb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amson (沙坪坝的汗水,西大直街的鼻涕), 信区: Architecture
标  题: 童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Nov  4 20:39:04 2002) , 转信



      童寯(1900-1983):教授、建筑师。字伯潜,满族。1900年10月2日生于辽宁省沈
阳市,1983年3月28日病逝于南京。1925年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
筑系。在全美建筑系学生竞赛中获1927年亚瑟斯·布鲁克纪念奖(Arthur Spayed Brooke
 Memorial Prize)二等奖及1928年同一竞赛一等奖。1927年获学士学位,1928年获硕士学
位,导师为乔治·毕克莱(George Howard Bickley)。此后,在美国费城和纽约建筑设计
事务所工作两年。1930年赴欧洲考察建筑,回国后于1930-1931年间任东北大学建筑系教
授、主任。1931年冬在上海加人赵深、陈植建筑师事务所,1932年该所更名为华盖建筑 师
事务所,他主要是主持图室工作,直至1952年结束华盖的全部业务。1944年起兼任中央大
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以后至逝世一直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建筑研究所副所长。在
华盖建筑事务所期间,与赵深、陈植三人合作设计的主要项目有南京外交部大楼、大上海
大戏院、上海浙江兴业银行等。童寯参加设计的工程约100项,其中主要的有南京首都饭店
、上海金城大戏院、南京下关电厂、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南京地质矿产陈列馆等。晚年
主要从事理论历史研究工作。
  童寯在建筑创作上反对因袭模仿,坚持创新进步,批判保守落后。作品比例严谨,质
朴端庄。
  他的主要著作有《江南园林志》、(Chinese Gardens》(《中国园林》)、《Glimp
ses of Gardens in Easters China》(《东南园墅》)、《新建筑与流派》、《造园史纲
》、《建筑科技沿革》、《近百年西方建筑史》、《童寯画选》、《童寯素描选》,以及
在《建筑师》杂志上发表的论文。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0.46.68.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2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