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1)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International Astromomical Union)

    世界各国专业天文学术团体联合组成的非政府性的学术组织。宗旨是通过国际
合作促进天文学的发展。1917年7月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成立。当时只有比利时
、加拿大、法国、英国、日本、美国和希腊七国参加,IAU是国际科学协会理事会
的成员,1922年5月在罗马召开第一次大会时已有19个会员国和207名会员,出席大
会83人,专业委员会27个,大会选出的第一任主席美国人W.W.坎贝尔。

    IAU大会每三年召开一次,交流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改选执委
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的主席,改选秘书长和IAU主席、副主席。1938年第6届IAU大会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开过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大会10年之久。到
1948年8月才恢复第7届IAU大会。IAU历届大会的情况见表1。

届次 大会会期 会址 会员国 会员人数 参加大会人数 专业委员会 大会选出的主席 
 
1 1922年5月2~10日 罗马(意) 19 204 83 27 W.W.Campbell(美) 
2 1925年7月14~22日 剑桥(英) 22 244 189 27 W.de Sitter(荷) 
3 1928年7月5~13日 莱顿(荷) 23 288 261 27 F.W.Dyson(英) 
4 1932年9月2~9日 剑桥(英) 24 406 208 30 F.Schlesinger(美) 
5 1935年7月10~17日 巴黎(法) 24 496 317 31 E.B.Esclangton(法) 
6 1938年8月3~10日 斯特哥尔摩(瑞典) 26 554 293 32 A.S.Eddington(英)
                                                    H.Spencer Jones(英) 
7 1948年8月11~18日 苏黎世(瑞士) 31 611 279 39 B.Lindblad(瑞典) 
8 1952年9月4~13日 罗马(意) 33 809 434 39 O.Struve(美) 
9 1955年8月29日~9月5日 都柏林(爱尔兰) 36 888 597 38 A.Danjon(法) 
10 1958年8月12~20日 莫斯科(苏) 38 1127 820 36 J.O.Oort(荷) 
11 1961年8月15~24日 伯克利(美) 38 1289 762 36 V.A.Ambartsumian(苏)
 
12 1964年8月25日~9月3日 汉堡(德) 42 1630 1160 38 P.Swings(比) 
13 1967年8月22~31日 布拉格(捷) 43 2009 1600 38 O.Heckmann(德国) 
14 1970年8月18~27日 布赖顿(英) 46 2590 2300 39 B.Stromgren(丹麦) 
15 1973年8月21~31日 悉尼(澳) 47 3188 1600 40 Leo Goldberg(美) 
16 1976年8月24日~9月2日 格勒诺布尔(法) 48 3805 1685 40 A.Blaauw(荷)
 
17 1979年8月14~23日 蒙特利尔(加) 49 4504 1644 39 M.K.V.Bappu(印度)
 
18 1982年8月17~26日 帕特拉斯(希) 49 5200 1750 40 R.H.Brown(澳) 
19 1985年11月19~28日 新德里(印度) 49 6025 1400 40 J.Sahade(阿根廷)
 
20 1988年8月2~11日 巴尔的摩(美) 58 6711 2000 40 古在由秀(日本) 
21 1991年7月23日~8月1日 布宜诺斯埃利斯(阿根廷) 64 7342 / 40 A.A.
Boyarchuk (俄罗斯) 
22 1994年8月15~27日 海牙(荷) 64 7891 / 39 L.Woltjer(法) 
23 1997年8月17~30日 东京(日本) 64 8562 2000 39 R.P.Kraft(美) 
24 2000年8月7~18日 曼彻斯特(英) 89 / 2000 39 F. Pacini(意) 

    IAU每年还举办若干次专题讨论会和学术讨论会,交流各分支学科的研究进展。
IAU还负责出版《大会会议录》、《天文学进展特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
讯》、《天文电报》等;同时组织出版专题讨论会和学术讨论会的文集。

    IAU根据学科分支设置了40个专业委员会。近些年来,又将分支学科相近的专
业委员会合并,组成11个分组学科:1.基础天文学;2.太阳和日球层;3.行星系统
科学;4.恒星;5.变星;6.星际物质;7.银河系;8.星系和宇宙;9.光学技术;
10.射电天文学;11.空间和高能天体物理。

    在IAU中,会员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美国(2190),英国(631),法国(587),
德国(469),意大利和日本(各383),中国(329),俄罗斯(296),印度(
223),加拿大(198),澳大利亚(182)。以上总计5871人,占到IAU会员总数的
75%。其中女会员平均占到10%左右。

    中国天文学会于1935年正式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2)国际的和世界各国或地区的专业学术团体

    凡参加IAU的各国,都建立了全国性的天文学会或学术组织,如美国天文学会、
中国天文学会、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法国天文学会、意大利天文学会等,此外,
还有跨地区的天文学会,如太平洋天文学会,它吸收了各国的天文学家为会员,总
部设在旧金山(美国)。另外,还有一些以天文学分支学科而建立的学术组织或团
体:如国际时间局、国际极移服务、国际变星协会等等。

(3)天文爱好者协会或天文俱乐部

    业余天文爱好者组成了天文爱好者协会或天文俱乐部。全世界的天文爱好者协
会至少有五百多个,在因特网上,就可查到203个天文俱乐部。有的天文爱好者协
会,包括了专业天文家。如芬兰天文爱好者协会(URSA)成立于1921年,共有
4300名会员,几乎所有芬兰的天文学家都加入了该协会。有关世界各地天文爱好者
协会的详细资料,读者可在因特网上查到。1969年创立了国际天文爱好者联合会(
IUAA,The Internatinal Union of Amateur Astronomers)。

    我国的天文爱好者协会以青少年天文爱好者协会为主体,有20多个:香港(
1970年成立,370人)、上海市(1979年5月26日成立,85人)、北京市(1979年6
月30日成立,300多人)、云南省(1980年1月成立)、桂林市(1981年7月成立)、
西安市(1989年10月成立,250人)、长春市(1985年5月15日成立,65人)、山
西省(1985年5月20日成立,108人)、保定市(1985年3月成立,200人)、西宁市
(1985年5月20日成立,108人)、南京市(1985年7月6日成立,250人)、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1986年7月26日成立,28人)、福建省(1986个8月2日成立,150人)、
佳木斯市(1986年8月成立,115人)、苏州市(1986年10月11日成立,110人)、
哈尔滨市(1986年成立)、大庆市(1986年11月4日成立,75人)、石家庄市(
1986年11月成立)、河北省(1987年2月17日成立)、武汉市(1987年2月25日成立,
203人)。此外,江苏省、广东省、陕西省和南宁市也成立了相应的协会。

    近几年来,一些高等学校中也建立了天文爱好者协会: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天文
爱好者协会(1994年10月成立)、南开大学天文协会(1996年10月成立)、华中理
工大学天文学社(1997年成立)、天津大学天文协会(1997年10月成立)、中央民
族大学天文爱好者协会(1996年12月成立)。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9.9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