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二、张子信的三大发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0月19日16:06:5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张子信,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人,是北魏、北齐间著名的天文学家。他花了三十
多年的时间,隐居于一海岛,专心致志地用浑仪观测日月五星的运动。570年前后,
他获得了在我国天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三大发现:

一是关于太阳视运动不均匀性的发现。张子信由观测得知:太阳视运动从平春分到
平秋分(时经半年)所历的黄道度数,要比从平秋分到平春分(亦时经半年)所历
度数少若干度,于是,前半年太阳视运动的速度自然要比后半年来得慢,这是他导
出这一发现的途径之一。途径之二,是循着与刘洪当年相似的方法达到的。张子信
指出:欲使交食发生时刻的预推值与实际相吻合,除虑及月亮运动不均匀性的影响
外,还须加上某一改正值(称为“入气差”),(31)该值的正负、大小与二十四节
气有密切和稳定的关系。这是刘洪“消息术”的再发现。更重要的是,张子信由此
升华出太阳视运动不均匀性的结论,给予“入气差”以合理的解释。他还推算出了
二十四节气“入气差”(即二十四节气时,视太阳实际行度与平均行度之差)的具
体数值,这是我国古代对太阳视运动不均匀性现象所作的最早的明确的定量描述。


二是关于五星运动不均匀性的发现。张子信发现,依据传统的方法推算得的五星晨
见东方的时刻,往往与实际天象不相符,常有应见而不见,或不应见而见的情况发
生。由进一步的考察,他确认五星晨见东方时刻的这种超前或滞后及其时间的长短
(称为“入气加减”(32)),也与二十四节气有紧密的、稳定的关系。张子信以为
,这正是五星运动不均匀性的具体反映。同样,他也推算出了五星二十四节气“入
气加减”的明确数值,从而实现了五星运动不均匀性的初始的定量描述。

三是关于食差的发现,这是关于交食研究的一大进展。张子信认识到简单地根据传
统的食限法,还不能断然判定日食发生与否,即在已入食限的条件下,如果当时月
亮在黄道之北,则必发生日食无疑;而如果当时月亮在黄道之南,则不发生日食。
(33)这里,张子信是发现了月亮视差对日食的影响。月亮视差是指在地面上的观测
者看来,月亮真实位置的天顶距(Z)总比视位置的天顶距(Z+△Z)来得小的一种
天文现象(见图1)。对日食而言(见图2),当月亮在黄道之北时,由于视差使月
亮的视位置下降,令日月的距离更靠近,所以只要入食限则必发生日食;而当月亮
在黄道之南时,也由于视差使月亮的视位置下降,遂令日月的距离增大,所以即使
已入食限,还是不发生日食。这就是张子信关于食差的发现的真实天文含义。

张子信的这三大发现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们为天文历法体系的完善增添了全新
的内容。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