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四、王锡阐、梅文鼎等人的天文工作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0月19日16:08:31 星期天), 站内信件

 

清初,涌现出一批积极学习、研究中西天文学的学者,形成了一个兼通中西天文学
的流派,王锡阐和梅文鼎便是其代表人物。

王锡阐(1628—1682年),字寅旭,号晓庵,江苏吴江人。梅文鼎(1633—1721年
),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他们对中西天文学均采取去伪存真的科学态度
,并脚踏实地作了大量的工作。

王氏之学以精深见长。在深入钻研中西天文学和亲自从事天文观测实践的基础上,
他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63)他指出西法有精到之处,但还存在不完善以至讹误
的地方。如西法以为月亮在近地点时视半径大,因而月食食分就相对地要小些。王
锡阐则正确地申明:月亮在近地点时,其本身大小是不变的,而地球影锥的截面却
肯定要大些,所以月食食分不会反而减小。又如,他指出了传教士汤若望在计算日
食时刻时,把定朔时刻和食甚时刻混为一谈的错误,以及把平气和定气合二为一的
曲解。王锡阐还认为中法虽有不及西法之处,但也不乏超胜的部分。他极力阐明传
统历法的优点,在对我国历代黄赤交角测量结果分析中,敏锐地提出了黄赤交角古
大今小的正确概念。

在《五星行度解》一书中,王锡阐还在第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独特的行星
运动理论,并推导出了一组公式,用于行星位置的预报。

《晓庵新法》是王锡阐融汇中西天文学的杰作,这是我国古代最后一部以传统体例
形制出现的历法,在内容上兼收中西历法的长处,并有所发明创造。如提出了日月
食初亏和复圆方位角计算的新方法,独立发明了计算金星、水星凌日的方法,还提
出了细致地计算月掩行星和五星凌犯的初、终时刻的方法,等等。

梅氏则以博大闻名,他的最主要工作是在数学方面,但对天文学亦多所论述。仅天
文学著述就达40余种之多,有对传统历法的评述、注释和研究,有对《崇祯历书》
的评论及正误补缺的工作,有对古代天文仪器的研究,和对他自己所创制的仪器的
说明等等。这些著作对于中西天文学的异同得失有着十分深入中肯的评介,对中西
法的融通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薛凤祚是与王锡阐齐名的另一位学者。他经过30余年的学习和研究,写成了《历学
会通》一书,十分系统、详尽地介绍了欧洲天体运动的计算方法,并充分利用了传
入不久的对数这一有效的数学方法。该书是我国学者独立完成的影响很大的介绍西
方天文学的著作。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