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暗淡蓝点·注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6月15日12:01:51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序言 漂泊者
①"至于有对跖人的无稽之谈",圣奥古斯丁在公元5世纪写道,"即是说在地球
的反侧(我们这里日落时,那里日出),人们用对着我们的脚走路,这根本不可信。
"纵使那里有未知的大片陆地,而不仅仅是海洋,"原始的祖先只有一对,因此无法
想象在那个遥远的地区还有亚当的后裔居住。"
第二章 光行差
①哥白尼的名著首次出版时,神学家奥西安德(Andrew Osiander)撰写了一篇
序言,它是在濒临死亡的天文学家毫无所知的情况下插入书中的。奥西安德的善意
企图是把宗教与哥白尼的天文学说调和起来。他在序言末尾谈到:"谁也不要指望
从天文学得到任何肯定的东西,而天文学也提供不出这样的东西。如果不了解这一
点,他就会把为另一个目的提出的想法认为是真理,于是在结束这项研究时,比起
他刚开始研究时就会成为一个更大的傻瓜。"只有从宗教才能找到肯定的东西。
第三章 大降级
①圣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谈到:"既然第一个人出现至今不过6 000年…
…,那些人试图说服我们承认,与已认定的真理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的一段时间,
难道不应该予以嘲弄,而不仅仅是驳斥他们吗?……在宗教历史中,受到神权支
撑的我们,不会怀疑违背它的任何东西都是虚假的。"他痛斥古埃及认为世界有几
十万年的传说,说它是"可恶的谎言"。圣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直截了
当地说,"世界是新的,这不可能由世界本身来论证。"他们是如此自信。
②我们的宇宙几乎不容许生命存在--或者至少是我们所了解的生命所需要的东
西存在。即使1 000亿个星系中每一颗恒星都有一个和地球类似的行星,那么,在
没有优越的技术措施的条件下,生命在宇宙中大约只能在10的负37次方的体积内繁
衍。为了表示清楚起见,让我们把它写出来:我们的宇宙只有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是适合生命存在的。在l之前共有
36个O。其余部分全是冰冷的、有辐射弥漫的漆黑的真空。
第四章 并非为我们造的宇宙
①少数准哥白尼式的英浯习惯用语之一是"宇宙并不绕着你打转"。这是想把乳
臭未干的自大狂人拉回地球的一个天文真理。
第七章 在土星的众多卫星之间
①可能一个也没有。我们很幸运,有这样一个星体可供研究。所有其他星体不
是含氢太多,就是不够,或者根本没有大气。
② 并非惠更斯认为这颗卫星非常大(泰坦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族。--译者),
而是由于在希腊神话中,奥林匹亚神上面一代的成员--萨图恩及其兄弟姐妹和同辈
们均称为泰坦神。
③在土卫六的大气中测不出氧,因此它的甲烷并不像在地球上这样远离化学平
衡。所以,它的存在决不是生命的征兆。
第八章 第一颗新行星
①在过去4000年间曾经有过一次这7个天体在天空中全都靠在一起。就在公元
前1953年3月4日黎明前,蛾眉月正在地平线上,金星、水星、火星、土星和木星就
像项链上的珍珠,连成一串。它们处在飞马星座的大正方形旁边,即在现代英仙座
流星雨辐射点附近。即使是碰巧观天的人,也必然会被这个现象惊呆了。这是怎么
回事?--是众抻在聚餐吗?莱海伊大学的天文学家潘克尼尔(David Pankenier)
以及后来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彭瓞钧都认为,这个事件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所提出的
各行星周期的起点。
过去4000年(或下一个4000年)间,不会再有另一次机会从地球上观看行星绕日
运动而见到它们如此靠近。但是在2000年5月5日,所有7个天体又都会在同一天区
见到--只是有的是在黎明,有的是在黄昏出现,并且比起公元前1953年晚冬早晨那
一次的散布范围扩大了大约10倍。尽管如此,它仍然可能是举行宴会的一个美好夜
晚。
②欧美对土星系统探溯的太空飞船以他的名字命名。
③他为这颗卫星取名为米兰达,是因为《暴风雨》中的女主角米兰达在刚中说
:"啊!勇敢的新世界,有那样一些人住在这里。"[剧中人物普罗斯佩罗
(Prospero)回答说:"对你来说,这是新的。"正是如此。和太阳系中所有的其他星
体一样,米兰达的年龄大约也是45亿年。)
第九章 太阳系边缘的一艘美国飞船
①它绕太阳运转需要这样长的时间,是因为它的轨道太长了--长约368亿千米
(230亿英里)。由于离太阳如此遥远,太阳的引力(这个力量使它不致向外飞入星际
空间)比较微弱,小于地球附近的干分之一。
②近代液体燃料火箭的发明人戈达德曾经设想在某一个时候对恒星的探测应在
海卫一上装备和发射。这记录在1927年追记的一份 1918年写的题为"最后的迁移"
的手稿中。由于考虑到贸然发表未免太大胆,稿件留存在一位朋友的保险柜里。封
面上有一个警告:"这些笔记只能由一位乐观主义者仔细阅读。"
③可以认为两艘"旅行者号"飞船在1992年检测到的无线电信号,来自一阵阵强
劲的太阳风与星际稀薄气体的碰撞。从无线电信号的巨大功率{超过10万亿瓦),可
以估计出太阳风层顶的距离约为日地距离的100倍。按"旅行者1号"现在飞离太阳系
的速度推算,这艘大空飞船大约在201O年穿过大阳风层顶井进入星际空间。如果它
的发射无线电波的能源还未耗尽,穿越的消息会由无线电波传回给逗留在地球上的
人。冲击波与太阳风层顶的碰撞所释放的能量,是太阳系中最强大的无线电辑射源
。这会使你想知道,用我们的射电望远镜是不是也有可能检测到其他行星系中更强
烈的冲击波。
第十一章 昏星和晨星
①土卫六的情况稍有不同,它的照片显示出在悬浮物的主层之上有一系列分离
的云雾。因此,金星是太阳系中用宇宙飞船上在普通可见光波段工作的摄象机没有
发现任何重要事物的唯一行星。很幸运,从探测过的几乎每一个星体,飞船都给我
们发回了照片。(美国国家宇航局的"国际彗星探险者"于1985年疾驰穿过贾可比尼
一金纳彗星的尾巴,它专门探测带电粒子和磁场,没有装备摄象机。)
②现在许多望远镜的图象都用电荷藕合器件(CCD)和二极管阵等电子设备取得
,并用计算机处理。在1970年,所有这些技术都还没有在天文观测中使用。
③波拉克对行星科学的每一个领域都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是我的第一个研究生
,以后成为我的同事。他使国家宇航局的艾姆斯研究中心在行星研究中执世界之牛
耳,井成为培养博士后行星科学家的大本营。他的优良作风和他的科学才能一样出
色。1994年,他正当才能处于顶峰时逝世了。
第十二章 大地熔化了
①本章开头引用的斯特拉博的一段话,就是描述公元前197年在附近海底爆发
的一个火山,以及由它迅速形成的一个新岛。
②尽管有高山和梅沟,地球表面之平滑是惊人的。如果地球像一只台球那样大
,那么它的凸起部分最多也不超过0.1毫米大小--小到几乎看不见也摸不出来。
③由"麦哲伦号"雷达成象定出的金星表面的年龄,最终否定了维利科夫斯基
Immanuel Velikovsky)的理论。他在1950年左右提出一种得到当时媒介喝采的令人
惊异的说法,即3500年前木星抛出一个巨型"彗星",它与地球几次擦肩撞过,并引
起许多民族古籍中记载的形形色色的事件(例如《圣经》中的人物约书亚(Joshua)
命令太阳停止不动),后来这颗彗星摇身一变成为金星。现在竟然还有人对这种邪
说信以为真。
④木卫一的火山也是氧、硫等离子的丰富源泉,这些离子聚集成环绕木星的一
个朦胧的面包围状的物质管中。
第十五章 奇异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①但是也有少数相对说来很年轻的地方,例如阿尔巴·帕特拉高地斜坡上分叉
的河谷网。甚至在最近的10亿年中,火星的沙漠中有些地方还不知怎么地似乎不时
有水流来流去。
②SNC是三位发现人姓氏首字母缩略词。这三个姓(Shergotty, Nakhla,
Chassigny)都难念,所以很自然地会使用这个缩略问。
第十六章 测天有术
①即使如此也不容易办到。葡萄牙历史学家祖拉拉(Comes Eanes de Zurara)
所报道的"航海家亨利"王子的这个言论是:"本王子认为,如果他或其他王子不鼓
励获得这种知识,那么不会有任何水手或商人胆敢这样做。这是因为他们中显然谁
也不会自找麻烦,航行到一个没有肯定获利希望的地方去。"
②罗素的措词"冒险和危险的光荣"值得注意。即使我们能保证太空飞行完
全安全--我们当然办不到,这也许会违反太空探险的本意。危险是光荣的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第十七章 日常的行星际暴力事件
①如果地球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也许今天在一个离太阳稍近或稍远的行星上面
,和我们人类完全不同的生物正在设法探求他们的来源。
②编号为1991JW的小行星的轨道和地球轨道十分相似,因此比去4660号小行星
涅柔斯更容易。但是它的轨道太像地球轨道了,因此令人怀疑它是不是一个真的天
然小行星。也许它是发射阿波罗登月飞船的"土星5号"火箭失落的上面一级。
第十八章 卡马里纳的沼泽
①美国和俄罗斯都签署的外层空间条约,禁止在"外层空间"使用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使小行星转向的正是这样的武器--并且是现有的威力量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
器。那些热心于钻研小行星转向技术的人士,希望修改这个条约。可是即使不作修
改,如果一旦发现有一颗小行星正沿着与地球相撞的轨道奔驰而来,那么大概谁也
不会受国际法规细节的限制。然而放宽在太空使用这种武器的禁止是危险的,因为
这会使我们对为发动攻击而在太空部署核弹头放松警惕。
②我们该怎样称呼这颗小行星呢?用希腊神话中的名字,把它称为"命运之神"
、"惩罚女神"或"复仇女神",似乎都不恰当。这是因为它是否击中地球,都完全由
我们决定。如果不管它,它与地球不沾边。如果我们灵巧地、准确地推动一下,它
就会击中地球。也许我们应当把它叫做"8号球"(译者按:台球游戏术语)。
③人类最近发明的破坏力极强的新技术,当然会导致许多其他的问题。但是在
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不是卡马里纳那样的灾难,就是说不管你干不干都会遭殃。与
此相反,它们在学识和时间选择上都令人进退两难。举例来说,人们从许多种可能
情况中挑选了错误的致冷剂和致冷原理。
第十九章 改造行星
①在现实世界中,中国空间机构的官员提出在世纪之交发射一个载有两名宇航
员的太空舱到近地轨道上去。它将用改进的长征-2E型火箭在戈壁沙漠发射。即使
中国的经济呈持续的适度增长--比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指数增长低得多,中
国在21世纪中叶或更早一些,就将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太空强国之一。
②如果情况与此相反,那么我们以及这一部分宇宙中的任何东西都是反物质组
成的。当然,我们会把它称作物质。于是我们认为,世界和生命都由电荷相反的另
一类物质组成这种念头乃是虚妄的猜想。
③现年85岁的东新墨西哥大学名誉英语教授威廉森写信告诉我,自从他首先提
出地球化以后,他"惊奇地看到如今的科学已经有了多么大的进步"。我们正在积累
有朝一日可以进行"地球化过程"的科技知识,但是目前我们所有的只是一些建议而
已,总的说来,它们不像威廉森原来设想的那样具有创新意义。
第二十章 黑暗
①令人吃惊的是,包括《纽约时报》社论撰写人在内的许多人,都在担心一旦
外星人知道我们在哪里,就会到我们这里来并把我们吃掉。姑且不谈假想中的外星
人与我们在生理上必然会有的很大差异;假设我们是星际美味佳肴,他们又有什么
必要把人类大批运送到外星人的餐馆里去?运费很昂贵。如果就偷运几个人去,查
出我们的氨基酸。或找出我们好吃的其他原因,然后从头开始合成同样的食品,这
样做岂不是更好?
第二十一章 上天去!
①一个安全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外星文明,是否愿意鼓励那些以其新生技术正
在奋斗的其他外星文明?也许它们会特别起劲地广播它们存在的消息,并洋洋得意
地宣告它们能够逃脱自我毁灭的命运。或者,在开始时它们是否会非常小心翼翼呢
?在避免自己造成的灾难之后,也许它们害怕把自己存在的信息散布出去,否则在
黑暗中有某一个未知的、侵略成性的、正想取得"生存空间"或奴役别人的外星文明
,会把它们视为潜在的对手而消灭掉。这也许是我们探测近邻恒星的行星系的一个
理由,但是要小心谨慎地去做。
它们保持沉默或许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因为播送一个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存在
的信息,可能会鼓励其他剐出现的外星文明不必尽最大努力来保护自己的未来,而
希望在黑暗中会有人挺身而出,把他们从困境中拯救出来。
第二十二章 踮看脚穿过银河系
①即使我们不特别急于去什么地方,我们到那个时候可能使小天体运动得比现
今的太空飞船还快。果真如此,我们的后裔就能在很久以前的20世纪发射的两艘"
旅行者号"飞船离开奥尔特云之前,在它们进入星际空间之前,追上它们。他们也
许将收回这些在许多年前发射的被遗弃的飞船,也许会让它们继续飞行。
②这个数字与当代对银河系中绕恒星旋转的行星数目的估计颇为接近。
③它的大部分也许是"非重子"物质,即不是由我们所熟悉的质子与中子组成的
物质,也不是反物质。宇宙中90%以上的质量似乎是属于这种暗黑的、在地球上完
全未知的、深奥神秘的"第五种"(即空气、水、火、土之外的)物质。也许有朝一日
我们不但能了解这种物质,并且还能为它找到某种用途。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