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在描述了恒星的现象之后,我应当转而讨论与周年运转有关的课题。我首先要讨论
二分点的移动,由于有这种移动可以认为恒星也在运动。(正如我已经多次谈到的
〔Ⅱ,1〕,我随时想到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圆圈和极点在天穹上以相似的形状和同
样的方式出现,而这些正是下面要讨论的问题。)〔这些话是哥白尼在对开纸71r
边缘写下的,但后来被删掉了。〕
我已经发现,古代天文学家对于从一个分点或至点量起的回归年或自然年以及以一
颗恒星为基准测得的年,二者不予区分。因此他们认为以南河三升起为起点的奥林
匹克年(1)与从一个分点量起的年是一回事(因为那时还没有发现二者之间的差额)。
罗德斯城的喜帕恰斯是一个敏锐非凡的人,他首先察觉这两种年是不一样的。当他
更加专心致志地测定一年的长度时,他发现以恒星为基准测出的一年比以两分点或
两至点为基准的一年要长。于是他想到,恒星也在沿黄道运动,但这种极为缓慢的
运动无法立即察觉〔托勒密,《大成》,Ⅲ,1〕。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这
已变得绝对清楚了。由于这个缘故,黄道各宫和恒星目前的出没情况与古人的记载
迥然不同了,并且黄道十二宫已经从原来与它们的名称和位置相符的星座移动了相
当长的一段距离了。
进一步说,还发现这种运动是不均匀的。为了阐明这个不均匀性,已经提出各种不
同的解释。按有些人的想法,处于悬浮状态的宇宙具有某种振动,这就像我们所发
现的行星黄纬的一种运动〔Ⅳ,2〕。在每一边的固定极限范围内,在前进之后的
某个时候会出现后退,而在两个方向上对平均位置的偏离都不超过8°(2)。但是这
个现已湮没无闻的观念不能流传下来。这主要的原因是白羊座第一点现在与春分点
的距离已经超过8°的3倍,而这已经是完全清楚的了。对其他恒星来说情况是一样
的,而与此同时在这么多世纪中根本察觉不出任何回归的痕迹。另外一些人确实认
为恒星天球不断向前运动,但速率不等。可是他们并没有建立明确的图象。此外,
自然界的另一奇迹也随同出现:目前黄赤交角不及托勒密以前那样大,而这一点我
在前面已经谈过了。
为了解释这些观测事实,有人设想出第九层天球,还有人想到第十层,他们认为上
述现象可以在这样的天球上显现出来。然而他们并不能达成自己的愿望。第十一层
天球也已问世了(3),似乎这样多圆球仍然嫌不够。只要乞灵于地球的运动,我可
以说明这些球与恒星天球毫无联系,而且很容易论证这么多的球都是多余的。正如
我在第一卷第十一章中已经部分说明了的,两种运转(我指的是倾角与地心的周年
运转)并不刚好相等,前者的周期比后者稍短一些。于是,二分点与二至点似乎都
向前运动,这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原因并不是恒星天球在向东移动,而是赤道向西
移动;赤道对黄道面的倾角与地球轴线的倾角成正比。如果说赤道倾斜于黄道,这
比说黄道倾斜于赤道更适当一些(因为是一件较小的东西与较大的东西相比)。实
际上,黄道(它是在日地距离处由周年运转扫描出的轨道)比赤道(我在〔I,11
〕中已经说明,是由地球绕轴的周日运动产生的)大得多。这样一来,那些在二分
点的交点与整个黄赤交角一起,看起来在时间进程中都跑在前头,而恒星挪在后面
。以前的天文学家不了解这种运动的测量以及它的变化的解释。原因是没有预料到
它的运转极为缓慢,以致这种运转周期目前仍未测定出来。自从人类首次发现以来
,在漫长的岁月中它的运行还不到一个圆周的1/15。尽管如此,我要用我所知道的
从古至今的观测史来阐明这件事情。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9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