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第二章 空间与时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6月14日12:10:13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空间与时间的问题当然并非无人探讨过。本世纪初爱因斯坦推出了他的“相对
论”,将时空的传统概念拨弄得面目全非。
其实,爱因斯坦是在不清楚时空最基本实质的前提下,将物理现象同其性质混
淆起来,得出了一些叛离经典理论的怪东西。我们将在第五章剖析出他的错误之根
源,还宇宙时空本来那清丽的面孔。
第一节 时空基元存在的论证
对时空的探索,我们首先应确定一下究竟有没有存在着时间与空间的基元(即
时间与空间最小的单位)?
这个问题如果不去彻底地追究,便似乎显得有点无关紧要,但一旦深入地研究
下去,便会发觉它隐藏着宇宙最深沉的奥秘!因为这不但牵涉到时空的本质,而且
还牵涉到物质基元的问题、物质运动的实质。它还牵涉数学概念的大转变,因为一
旦有了空间基元,则便有了长度基元,于是所有的无理数便可以取消,从此结束无
理的东西却横行于有理世界的可悲历史。而这还关系到三角函数、圆周率等概念的
最终澄清。
这些问题且留在以后再仔细地论述吧。我们就从时间有没有基元这个问题开始
分析起。
时间,为历史公认的一个不解之迷。我们今天就来将它解剖解剖。
且问,时间是如何推进的呢?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不存在着时间基元,那
么时间便能无限地缩减,那么从这一秒钟推进到下一秒钟则必须经历推进一半再推
进所剩部分的一半再无限地这样推进下去━━而这样的推进是永远无法到达下一秒
钟的,而要到达下一秒钟却又必须经历这个推进过程!!也就是说,如果时间能无
限地缩减,那么每一秒钟都缩减不完,那么如何能推进到下一秒钟呢?所以我们可
以肯定:时间绝对存在着不能再分割的基本单元,即“时间基元”!!!
我们可以把“时间基元”简称之为“点时”!
可是,我们还应进一步搞清时间基元(即点时)的实质。不然我们怎能明白时
间基元为何不能再进行分割和它该是如何的一个时间进程??当然,这个问题比确
定是否存在点时要复杂许多。因为这必须回答在基元的过渡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先与
后之分!不然基元内则存在着更小的时间,基元就谈不上是基元了。
如果有谁死死抱住时间一直只对着它研究下去,则可以肯定他一千年也搞不出
一个所以然来!为什么呢?因为时间并非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东西。它只是反映他物
存在及运动变化的一个量!于是,如果不把这“他物”先彻底地搞清楚,则是永远
也无法弄明白时间的!
所以,就让我们暂时把时间基元之实质的问题搁置一下,等过一会儿再回过头
来详细地论述。
接下来,我们先来研究空间基元的问题。
空间有没有存在着最小的单位(即空间基元)?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抽象,因为不好想象最小的空间体为何不能够再分割下去!
但是,当我们蔑视一切困难,鼓起最大的勇气,便会呈现本人在日记上所记的那情
景:“困难被我吓倒了!”。
那么,应如何来探索难以捉摸的东西呢?最好,为了少走弯路和到达目的,我
们要尽量多地利用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引导我们向前!
有个事实可以让我们宣布:所有的空间皆由最小的单位━━空间基元 ━━所
构成!而作证的的事实就是:运动!运动当然是绝对真实的:我们只要将两个分开
的手指一并拢,那便是绝对的运动过程!!
且问运动为何可以证明存在着空间基元呢?其实,这与推断是否存在时间基元的方
法是基本一致的!首先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不存在着空间基元,那么空间便能无限
地缩小,那任何东西在任何两点之间的运动(比如从甲点到乙点),便一定得经历
着推进一半(或随便的几分之几)再推进所剩部分的一半(或随便的几分之几)再
如此这般一直不停地推进下去━━而这样的推进是永远也无法到达彼岸的━━而要
到达彼岸却又必须经历这个推进过程!!这也就是说:如果空间能无限地缩小,那
么从任何一点到任何另一点的运动都是无法到达的!这等于说任何运动都是不可能
的!!
于是,从这与事实不符合的结论便可以反过来肯定:空间绝对存在着不能再缩小的
基本单元,即“空间基元”!!!可简称之为“点空”或“空子”!
确定了空间皆由其基元“空子”所构成后,宇宙间最深奥的问题又随之而来:空间
最基本的成分“空子”到底为何物?为何它不能够再分割下去?空子有没有内部结
构?如果空子有结构的话,它又是如何构成的?
让我们先来一层一层地揭开时空这位“老新娘”所披戴的神秘的面纱吧!
第二节 空间与时间的本质问题
我们还是先把可以确定的确定下来以作为铺路的石块:首先,既然客观上存在着空
间基元“空子”,那么我们便可以肯定空子是有着内部结构的!因为,如果空子里
面空无一物,那么无论其多么的小都没有理由能显示不可以再分割下去!!也就是
说,如果空子空无一物,那么空子自然可以是由另一些更小的空无一物的空间体所
堆聚成!如此推延下去,便不存在着空间基元了。所以,空子是绝对有内部结构的
!
空间体竟然并非空空如也,这其实倒也不是很奇怪的事。自从发现正反粒子会完全
地湮灭掉,就有人在猜想空间填满所谓“负能态的各种粒子”,想以此来解释粒子
对的湮灭与产生。这种想法虽然大胆,但未免太简单化,简直是需要什么就不管三
七二十一直接设想出那东西来。这想法开始于一九二八年,当时狄拉克弄出个所谓
的狄拉克方程,在这方程中电子的总能量可以有正值也可以有负值。后来,为了解
释电子为何不会向着负能态方向不停地跃迁而显出不稳定,狄拉克提出了所谓的“
空穴理论”。这理论把空间描述成充满负能态粒子的“海洋”。
“空穴理论”的荒唐之处在于它无视物质质量的客观实在性。不过也难怪,因为这
理论的依据有那爱因斯坦所谓的质量能量转换公式,即:E=mc2 ━━质量真的
能完全转化为能量吗?!人们将在后面看到这公式的错误之处!可叹这大有漏洞的
公式至今仍被奉为金科玉律!但也许人们会问:当正反粒子湮灭时,粒子的质量不
是全转化成了能量了吗?
不!如今我要告诉人们:正反粒子湮灭时所产生的除了能量外,还有许许多多
散开去的小微粒(湮灭的最根本的实质与具体的真相在后面将会详细地说明),而
这种小微粒其实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物质基元(至于物质基元存在及性质的论证,
当然也在后面论述)!只不过,这物质基元很小很小,以致人们至今都没有测试出
来!所以,粒子对湮灭时所产生的能量其实是许多许多物质基元离散前之聚合能的
释放罢了!这其间根本就没有质量的损失!!粒子对湮灭前后的质量数其实就是数
量保持不变的物质基元数。故质量是守恒的(关于能量与质量,后面将会细谈)!
!
因而,粒子对的所谓“湮灭”如果要严格地讲,应称之为“裂散”!
总之,能量与质量是不同性质的两个概念。能量不过是物质状态的情况及改变状态
的能力、还有空间状态的变化等!而质量则只是物质的多少而已!!能量是守恒的
,质量也是恒定的,所以客观上并不存在着什么“质能转换”,因而也不存在着什
么“负能态的各种粒子”!
所以,让我们扔掉“相对论”(我们将在第五章细论“相对论”的本质错误)
,完全抛弃那所谓的“空穴理论”吧!
那么,空子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们能够直接探测到空子的内部吗?显然,这是极为困难的。因为空子本身就
极小极小!既然空子是空间的基元,那么它应该也是宇宙中最小的单位。如果有什
么东西比空子还要小,那么那东西所占的空间位置岂不是要比空子还小?这肯定是
说不通的!所以,可以说: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空子乃是宇宙微观上的极限!
那么,应如何去了解这微观极限之物体的内部结构呢?还是那句老话:只能根
据可以确定下来的东西,再用我们清晰、严密的逻辑思维去探索!
在探索空子内部之前我们能够先确定下什么呢?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空间的
客观实在性!记得在前面我说过,在宇宙中比较起来,真正较为稳定且实在的倒是
空间是也!
而空间的绝对客观实在意味着什么呢?在宇宙之中,无论何物,其存在的必要
条件乃是:拥有时间!那么也就是说,任何东西如果在宇宙中曾存在过,那么至少
必须要拥有一个时间基元的时间!而如果现在还存在着,那么必定是还拥有着时间
!
因而,空间的客观永恒实在性意味着空间一直拥有着时间!!
那么,拥有着时间又意味着什么呢?
请记住:存在之物必须拥有时间,而要拥有时间,存在之物则必须要有着自身
的变化。这样自己才能有“过去”、“现在”还有“将来”的区别━━即拥有了自
我存在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自身内部的变化,那么它自身便没有什么
所谓的过去与现在,那么它便不拥有时间!于是,可以说它其实是不存在的!!
而从另一个角度讲,一个东西如果内部静止则不存在任何的聚合力(因为聚合
力需要相互间的作用);于是,那东西便可看作是由更小的东西所组成的拼合体;
而那更小的东西同理也是拼合体;结果分析下去则全皆是拼合体而没有一个实在的
个体!
总之,无论何物,如果存在则内部是变化着的!如果变化终止那东西的存在则
立即成为历史!!!
以往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应改正过来:人们往往以为时间是独立的,无论什么
东西,无论那东西的内部如何变化或不变化,对那东西来说,时间都是不变的。
其实,每一个客观实在体都必须拥有自我存在的时间。时间与客观存在体内部
的变化息息相关!
可是,既然所有的客观存在体都有着内部的变化,那么且问这变化又是如何进
行的呢?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存在体的内在变化是无规则、无规律的,那么将会怎
样呢?
如果这样的话,这所谓的“存在体”的每一个状态都将是不存在的。因为每个
状态还没有到达存在的基本条件(即拥有至少一个时间基元的时间)就已变成了别
的状态,所以每个状态都是不存在的!这也就是说,在无规则、无规律的变化中,
每一个状态都不具有能与之对应接连的过去或将来,所以每个状态皆因不拥有时间
而不存在!!于是由这些假设的、其实并不存在的“状态”所构成出来的所谓“存
在体”亦是不存在的!!
因而我们便可以肯定:客观存在体内部的变化不能是无规则、无规律的变化,
所以,客观存在体内在必然的变化只能是有规则有规律的变化!!!
那么,即要变化,又要有规则规律,更要保持存在体的存在,那应是怎样的变
化呢?
从根本上来看,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即维持着变化而又要保持客观存在体整体
的稳定性。因此,我们便发现了最关键的问题:为何客观存在体内部的不断变化不
会导致个体性质的不断变化??答案只能有一个,即:存在体内在的变化自身构成
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便是存在体的一个基本存在单元!!
那么,什么样的有规律的变化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呢?答案也只能有一个,即:
循环变化!!因为,循环变化有“往”有“返”,整个过程刚好形成一个闭合的系
统;而“往”的时候,乃蕴含着“返”;“返”的时候亦蕴含着“往”;━━于是
,这“往”与“返”的变化过程乃是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这过程也正好构成了一个
整体!!更由于,循环变化里的“往”与“返”有着顺序的差异,因此便构成了时
间;于是,循环变化的一个周期便乃是循环变化体自我存在的一个时间单元!!因
而,循环变化刚好可以构成一个拥有时间的整体单元;满足宇宙中客观存在所需要
的充分必要条件!!
于是我们便可得到一个结论:“存在体内在的必然的变化过程应乃是周期性的
循环变化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便可总结出宇宙之存在定理:存在之物必须拥有自我存在的时
间,而要拥有这时间,存在之物则必须要有着自身内部的周期性循环变化!!
而有一点我们应当明白:在存在体内在的循环变化中,每一个周期里的所有变
化过程则皆是存在体整体的“现在”时刻━━也就是说,周期里的整个变化过程构
成了存在体整体的“现在”!这一个个的“现在”可以称之为“客观存在体的存在
周期”!
原来,所有的客观存在体都得具有自我形成的一段过程(即存在周期里的循环
变化过程);这过程对于那存在体的整体来说是没有先与后的,因为整个过程的全
部才能构成存在体的整体!构成存在体本身的“现在”!而这“现在”里头的时间
,则乃是形成存在体的内部时间!而存在体的整体乃是由一个个的“现在”(即内
在循环变化的一个周期)所构成!!当然,相对于前面的“现在”来说,后面的“
现在”便成为“过去”了。
于是,我们便有了空间本质定理:由于客观存在体必然要有着内部周期性的循
环变化,而空间也是客观存在体;所以,空间的基本单位“空间基元”的内部也永
远在作周期性的循环变化!!
看吧,我们这里有关时间的推论结果与前面那“时间基元”的推论结果吻合得
多么的漂亮!
━━我们肯定了时间存在着不能再分割的单元“时间基元”。那么因为时间在
基本单元里不能推进,所以这就意味着时间基元乃是某一客观存在体的存在周期,
而由于存在体在这时间基元里头有着一个自我形成的过程,所以这时间便不能够缩
减!!
过去,由于我们还没有研究客观存在体,于是便不知道存在体内部那“自我形
成的过程”是怎样一回事?现在我们终于知道,原来所有客观存在体(包括空间基
元)皆必须有一个不能再分割的“自我形成”的基本过程:即循环变化中的一个周
期!!当然,一般的客观存在体“自我形成”的速度大小不一、千差万别。它们的
“存在周期”以类划分,各种构造的存在体应各有相应的“存在周期”!━━而只
要我们找出在所有的客观存在体中最小的“存在周期”,那么这周期难道不正是“
时间基元”吗?━━因为,在比这周期更短的时候任何东西都还没能形成出来,那
么时间又何在呢?接着,我们可以先肯定:由于越小的东西其内部循环变化的过程
越短,其“存在周期”则应越短暂,所以最微小的“存在周期”应是各种“基元”
的存在周期!
那么,时间除外,宇宙中还有哪几种基元呢?根据我们前面的总结,还有着两
种:即空间基元与物质基元!
我们早已肯定了空间基元的存在,那么物质基元是否存在呢?有关物质的问题
我们在后面将细细地讨论,但即使还不清楚物质存在基元的详细情况,我们现在也
可以作出判断:相比之下,空间基元的“存在周期”肯定要比物质基元的“存在周
期”来得小!因为其一:空间基元的形体不会大于物质基元,不然物质基元所处的
空间岂不是要小于空间基元?这岂不是矛盾?其二:物质总要处在空间里,因而物
质基元内的循环变化要受到空间基元之循环变化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在宇宙中,空间基元(即空子)的“存在周期”应是最
短小的时间进程!!
于是,我们便终于得到了时间基元定理:时间基元乃宇宙中最小的东西“空间
基元”的一次自我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空间基元“空子”内部那必然的循环变化
的一个周期(即空子的一个存在周期)!!!
于是,由于空子自我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形成时间基元的进程;所以,既然空
子自我形成的过程是不可分割的,那么那时间基元则也无法再进行分割!空间基元
与时间基元乃是共存的。
看吧,我们在研究空间的时候,反而先弄明白了时间基元的来龙去脉和实质!
!这,正乃是“曲径通幽”的妙处!这正也体现了时间与空间密不可分的本质的联
系!!
时间,是存在体之必须拥有的,存在体可形成自身的存在周期。这周期是存在
体的“自我时间单元”。存在体解体了,“自我时间单元”当然随之消失!那么,
绝对的时间依赖什么而存在呢?答案只能是:依赖绝对存在并绝对有着内部循环变
化的空间体而存在!!
为什么说空间是绝对存在并绝对有内部变化的呢?
第一:任何的存在,皆得存在于空间之中。所以只要有存在便得有着空间,于
是空间便也是一种存在。如果宇宙是存在的,那么它便首先应有着空间。而我们从
眼前的物质及物质所拥有的时间早就可以肯定宇宙的客观存在!那么,既然空间是
存在的,又是永远也无法消灭的,所以便可以肯定空间是绝对存在的!
第二:既然空间是绝对存在的,那么根据上面我们所论述的原理,我们则可以
肯定空间必定得有着内部的循环变化过程!!
━━因此,绝对的时间系统依赖于绝对的空间基元世界而存在!!━━这个时
间系统可称之为宇宙绝对标准时间!!其单元当然便是时间基元!!
总之,存在体需要拥有时间,而时间又依赖于存在体来体现!在宇宙中,所有
的存在体(包括空间)并非是一旦形成,就一直不变地保持下去;因为:没有变化
就失去形成时间的过程,而无序的变化又失去个体性的保存。因而宇宙中所有存在
体的内部都在进行着有时间进程又保持着个体性质的循环变化!!
而循环变化是周期性的变化过程,每个周期中的变化过程便是存在体自我形成
的过程!对于这个存在体来说,在这“自我形成”的过程中,并不存在着“先与后
”、“过去与将来”;因为整个过程的整体皆是它自己本身!整个过程皆是它的“
现在”!!于是,宇宙中的所有存在体原来皆是由一个个自我存在单位来构成的!
而时间基元,它乃是既包含有时间的进程又不能够进行分割的整体时间单元━━它
便是空间基元自我形成的基本过程!!!
终于,我们已经推论出时空基元的存在并弄清楚了它们的一些本质问题。接着
,让我们去研究空间基元的具体结构吧。
第三节 空间的具体结构
在前面的论证中我们已肯定了空间基元的存在还有它内部的一些基本情况:即“空
间基元的内部永远在作周期性的循环变化”!
那么,我们开始面临空间基元最后的、也是最根本性的问题:空间基元内部是否有
什么东西?循环变化又是怎样进行的?!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既然空间基元(即空子)的内部有着循环变化,那么空子
内绝对不会是空空如也!也就是说,如果空子内是绝对的虚空,那么靠什么来循环
变化并维持下去呢?绝对的虚空便是空无一物,那么如何产生出什么变化来着呢?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空子内部肯定要存在着一些东西来构成循环变化!而
作为空间体,空子的整体应该是中性的空间体;那么,什么样的东西能够构成中性
的空间体呢?显然,只能是一些比中性空间体更虚一点的空间体加上一些比中性空
间体要实一点的空间体━━如此方能构成中性的空间体!!
比中性空间体更虚的东西我们不妨称之为“负空体”;而比中性空间体要实的东西
则可称之“正空体”!
既然,“负空体”与“正空体”是空间的成份,那么它们只能来自空间!那么,空
间如何产生出区别于中性虚空的东西来呢?这其实也并不复杂,既然原始空间(即
中性空间体)是由正空体与负空体所合成的,那么当正空体离去的时候,比中性虚
空还虚的负空体便产生出来了!反之,如果是负空体离去了,那么空子中所产生的
当然便是比中性空间体要实一点的“正空体”了!!
因为,空子的内部需要有着循环变化,因而空子的内部肯定要同时存在着正空体与
负空体,这样才能形成相互不断的作用;所以,一个空子里头肯定要同时跑出一些
正空体及一些负空体!可是,“正空体”与“负空体”既然是两种可以互补中和的
空间状态,因而如果空子里面只有这两样东西,那么它们便会一下子中和成一种中
间态的东西,于是空子内部的变化便会还没有形成循环就立即中止!所以,空子的
内部还应有一些由正负空体中和而成的“中间态隔体”━━简称“中间体”━━来
隔离“正空体”和“负空体”!!
可见,空间体共有三种状态:即“正空体”、“负空体”和“中间体”。而空子也
正是由这三样东西所构成!!但空子必须逸出一些东西以形成循环变化所需要的这
三种空间状态!可是空间是最基础的东西,一切东西需要先有空间才能够存在,故
空间只能靠自己逸出东西来实现自我的存在了!!!
也就是说,空子自己要逸出一个东西(这逸出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将在后面再
仔细分析),以在内部形成“正空体”、“负空体”和“中间体”!!
当然,正空体的“实”和负空体的“虚”皆是会有着强度的差别的;于是,让我们
用“极性”来表示其性质及强弱!
其实,上面所提到的那“中间体”还有另一个作用呢。因为,“中间体”乃是“正
空体”和“负空体”的中和平衡体!当“正空体”与“负空体”一旦靠近时,便会
产生出平衡趋势━━而如果这时在“正空体”和“负空体”之间隔有一层“中间体
”,那么这“中间体”的两边便会因相对于正负空体的“极性”而显现出相对偶的
、外表的极性来。于是,“中间体”的两边分别与正负空子产生相互作用而传递了
正负空子之间的平衡趋势之作用力!因此,“中间体”亦成为了传递正负空子相互
作用的媒介!这样,“中间体”既隔离了正负空体又为它们俩传递了强烈的平衡趋
势之相互作用力!!
那么,空间的这三种状态如何来构成空子呢??
既然,中间体既要隔开正负空体又要让其作循环变化,那么中间体则只能将其
中的一方包围住,而让另一方在外头围着中心作循环变化━━这就是经过反复推敲
而确定出来的空子的结构!!
至此,接下来的问题自然是:空子的内部到底应逸出个什么样的东西出来?
有一个基本概念我们应还记得:空子乃是宇宙中最小的东西!由此我们便可知:从
空子里逸出的东西应与空子一样的大小!因为空子里的东西当然不可能比空子大,
而它又不能够比已经是最小的空子更小,所以它只能与空子一般大小。
于是,我们便终于知道:原来,空间的基元━━空子━━原本乃是由两个一样大的
东西所融合而成!!!
我们可以肯定,这两个构成原始空子的东西中,那保持原地不动的应是空子的
主体;而另一个(即抛逸出来的那一个)则乃是空子为了存在、为了保持内部循环
变化而抛掷出来的附属品!!这空子的附属品我们可称之为“游空子”;而那空子
的主体我们则可称之为“静空子”!
第四节 原始空间基元的产物:静空子和游空子
静空子和游空子的内部结构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它们都是客观的存在体,所以必须得有着内部的循环变化,所以它们必
须如刚才所讲述的要包含空间的三个状态,即“正空体”、“负空体”和“中间体
”,并且也是中间体包围着一个极性体(即正空体、负空体中的一个),而另一个
极性体(当然是与被包围的那极性体对偶的)则在中间体的外围作不停的循环变化
!
那么,静空子和游空子的结构是否完全一致呢?这看来得先分析一下一个空子
是如何分裂成静空子和游空子的。
空子乃是最原始的空间体,但也是客观的存在体。
因为比较重要,所以我想再一次以其中的一个角度来论述一下这宇宙之存在原理:
“在宇宙中,任何的存在体皆必须有着内部的循环变化作用!”━━不论何物,如
果它的内部是完全死静的,那么这内部则不存在任何的力(因为力是需要相互作用
的),那么靠什么凝成这个个体呢?也就是说,它内部任何组成部分之间都没有任
何联系,所以存在的便只是一堆部件而没有存在“它”这个个体(犹如许多石块放
在一起,则客观存在的是一堆石头而不是一块石头)。可是在那一堆部件中,每一
件的部件又面临着和“它”一样的问题,于是同理也是不存在的━━如此无限地拆
析下去,则永远也无法出现客观实在的东西!!
所以,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它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它的内部便必然在不断地进行着
变化和相互作用!而正是这变化作用呈现出存在所需的时间来!而如果这变化是无
规则的,那么则无法形成拥有自我存在时间的个体。故这变化应是“循环变化”!
!
总之,宇宙存在定理乃是:凡存在之物则必有内部循环变化。
当然,这内部循环变化会有着两种情况:一种是存在体只有着一套贯穿整体的循环
系统(可称之为单纯存在体);另一种情况则是存在体由一些较小的各有内部循环
系统的部件所构成,但这些循环体之间必须要有着相互的联系作用(可称之为联合
存在体)!不过,这两种情况所指的乃是非生物存在体之内部循环变化的情况;而
生物体的内部循环变化自然更为复杂,乃是既有整体循环又同时含有许多局部循环
的存在体!!
好,现在我们再来分析空子、静空子和游空子。
空子既然为客观存在体,那么它必然要有内部的循环变化!而空子本乃中性空
间体,因而要有着内部循环变化,则必须要抛出游空子!那么空子是如何迸裂成有
着三种空间状态并循环变化着的游空子和静空子的呢?
其实,严格说起来游空子只有两种空间状态,因为它总在静空子的“海洋”中
游荡,所以它便没有专属于自己的“中间体”。于是它则一直借用着静空子的中间
体!前面说过,中间体包围着一个极性体,这个被包围的极性体我们可以称之“中
心体”。而中间体的外围循环变化着另一个极性体,我们可称之为“循环体”。
看来,游空子有点象氢原子:一个核心体带着一个循环体到处游荡!那么,游
空子之中心体与循环体该是如何产生?游空子是如何离开静空子的?
游空子、静空子之中心体的产生倒是好办,它们只要将空子原来的中心扯成两个一
样大的中心体,这样它们就各有一个负空体性质的中心了!而游空子、静空子之循
环体却必须将中性的空间体扯开又使之呈正空体性质。这将如何实现呢?━━请别
忘记,它们是循环体,正好可以制造波动循环来实现正空体的产生和运作!因为,
虽然中性空间体扯开后呈负空体性质,但如果在扯开的同时推动了这负空体,使之
作极性波动循环,那么这极性波的波峰便可以比中间体的“密度”还大,呈现出正
空体的性质来!于是,静空子与游空子同时拥有了具有正空体性质的循环体━━当
然,这扯开中性空间体和推动极性波循环的作用不可能靠空子以外的力,而只能靠
空子自身。
而无论如何,宇宙都应当是无限的!假如说宇宙在时间上有开端和结束、在空间上
有着一个范围,那么请问:在宇宙开端之前和结束之后,或是在那有限的范围之外
,谁能说清那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世界?为何那世界不能算是宇宙??
因而,应当肯定:宇宙是无限的(关于宇宙具体的结构和模型,在后面会详细论述
,这里只是先简单地说两句)!那么,既然宇宙是无限的,于是我们便可以知道,
空子作为宇宙的主要成份,它从中性的空间体分裂成两个有着内部极性循环的个体
是不应当有着第一次的━━如果空子的分裂有着第一次,那么在分裂之前空子如何
存在呢?因此,空子分裂成两个个体的过程必然只是无数次中的一次!也就是说它
必将还会恢复原样(即游空子重新与静空子完全融合),而后再分裂……如此无限
地循环下去!!
这也就是说,空子未分裂之前其实也是空子抛掷出去的游空子经过极漫长的遨游后
刚重新融入怀抱时的片刻瞬间!
所以,从宇宙无限循环的本性来看,我们则可得知:空子本来则应就是由静空
子和游空子所构成,而正是它们俩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极性波的产生和空子的分裂!
!
那么静空子和游空子是如何起相互作用而分离的呢?
我们已经知道,静空子和游空子的中心体皆为负空体,而它们俩的循环体则皆为波
动着的正空体。那么,由于它们俩结构上的对应之处全是同极性的,于是,根据宇
宙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游空子则必定要被排斥而游离开
去了!━━而正是由于游空子被抛离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了静空子及游空子
双方的循环体,使之产生了极性波动循环!!静空子由于所得的反作用力全部用来
推动极性波循环,故这循环非常之快,循环周期自然极小。游空子由于所得的反作
用力要消耗一部分去进行整体的游离运动,故内部的循环速度要慢得很多,循环周
期自然会比较长!━━而正是因为这内循环周期的不同,所以游空子离开第一个静
空子的怀抱后,它便不会随便与别的静空子真正地融合,只不过是路过寄宿而已!
而它如果要重回静空子的怀抱与之结合成空子,那么它则必须等到自己内部的循环
变化快起来,快到其循环周期小得与静空子的循环周期相同方可!!
至于游空子如何让自己的循环变化加快,并且终于回到静空子的怀中,完成空子的
一次大循环,这将放在后面再讨论。因为我们这里主要想论述的乃是空间基本单位
“空子”的本质以及空子在大循环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产物“静空子”及“游空子”
的实质和结构。
那么我们还剩下什么问题呢?仔细地想一下,我们还有两个问题要弄清:其一,每
个静空子的内部循环之方位及循环之方向是否都是一致的?其二,游空子与静空子
既然会相斥而散,那么它们又怎么会相互融合而合成为一个空子?
先谈第一个问题:如果所有静空子的内部循环全皆同一个方位和同一个循环方向,
那么空间便有着很强烈的不均匀性!因为,静空子乃是宇宙空间的常态空间体之基
元(因为空子所占的时间比例相对于静空子来说则是极小的);那么,作为常态空
间,却具有很强的不均匀性,这是不合理的!而由于,静空子与静空子的循环体皆
是同极性的;所以在其相互排斥的作用下,各静空子内部的循环体之方位相对于相
邻静空子的循环方位则早也应该变成是相互垂直的!
现在,剩下第二个问题,即:静空子与游空子是怎么融合成为空子的呢?
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弄清静空子与游空子的内部循环到底是如何运作的
?而中心体对循环体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首先,因为任何客观存在体的循环变化过程皆需要有着端点(即循环的起点兼终点
),不然循环周期无从确定,存在体便失去了时间的特性。所以,我们可以确知:
静空子、游空子的中心体不能处在循环体的正中心!这样,循环轨迹的各处相对于
中心体则能够有着区别,循环体方能够有着循环端点(犹如地球绕太阳公转有着近
日点一般,静空子与游空子的循环体亦有着最靠近中心体的“近核处”)!由于,
中心体那负空体极性在近核处表现最强,所以循环体上那因波动而形成的正空体便
会在近核处聚集!这样,当循环正空体顺着循环变化的方向向近核处聚集到一定的
程度时,近核处的“极性密度”与前方的“极性密度”之反差则会达到了极限之点
,于是近核处的循环之“聚结”随即则向着环上最虚空的前方爆发开去!!(这里
的前与后以循环体的循环方向作为参照标准,沿着循环方向的为前,逆着循环方向
的为后)这样,沿着循环方向爆发开去的一部分循环体又形成新的极性之冲击波,
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变化过程━━于是再聚集、再爆发……如此重复下去,便就是
静空子与游空子内部循环变化的具体运作过程!!
由于静空子与游空子的最初极性波动乃是它们俩相斥开时的反作用过程所造成的,
所以我们还知道静空子与刚迸离的游空子最初的内部极性波动循环的方向应是相反
的!当然如果游空子转了180°再回来,那么它与静空子的内循环方向则相同了
。
尽管,游空子与静空子的循环体之极性相同,但如果它们的循环方向相反,那么两
个循环体的极性循环则会呈现互补性质。于是,如果它们的循环频率相同,它们则
是可以相融合的!!静空子与游空子的中心体之内在感应极性循环乃是各自的循环
体所带动的,故同理也可以相互融合!!
于是,当游空子的内部循环加速到与静空子的内部循环同速,那么当游空子融入静
空子的时候,它们俩则会相互完全地融合成为完全中性的原始态空间基元“空子”
!!融合初时,结合在一起的极性循环体自然继续循环;可是,当双方的循环之“
聚结”爆发而刚重新聚集到中间极性的时候,这时两个循环体的整体则可完全中和
成为了中间极性体,而复合中心体的感应极性循环亦全抵消,亦成为中间极性体!
━━而此刻,双方那暂呈中性的循环之“聚结”正好是迎面相对着;并且,此“结
”虽乃属中间极性体,但中间极性体与中间极性体亦为同极性;于是,融合在一块
的俩循环体随即开始了同极性大撞击!加上融合的俩中心体因消失了呈互补的感应
极性,亦成为了相互排斥的同极性体。所以,整个游空子在激烈的同极性冲击与全
面的排斥作用下,又再次迸离了静空子!!
在与静空子融合成为空子,并达到了让一切还原为宇宙之原始态的中性空间后,游
空子终于又踏上了宇宙之大循环的征程,优哉游哉、任重而道远,归去来兮永无止
境!!!
游空子在漫长的流浪中,自然会有种种的遭遇和奇迹,还有它完成一次宇宙大循环
大约需要经历多少的时光?……
这些事情还是留在后面再论述吧,因为这一章“空间与时间”应该画上一个完
美的句号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5.25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