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最早发现岁差的虞喜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6月13日11:13:51 星期五), 站内信件
虞喜(公元281--356年),字仲,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东晋天文学家,
宣夜说的继承和发展者。
博闻强识 钻坚研微
虞喜于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出生于刚刚亡国的孙吴官宦世家。父亲虞
察,是孙吴的征虏将军。族曾祖虞翻,是吴国的名士,训注《易》、《老子》、《
论语》、《国语》。族祖虞耸,在吴国曾任越骑校尉、河间太守,入晋以后,为河
间相,著有《穹大论》。胞弟虞预,在东晋成帝(公元326--342年在位)、康帝(
公元343--344年在位)、穆帝(公元345--361年在位)时曾任著作郎、散骑常待等
官,进爵平康县侯,好经史,著有《晋书》、《会稽典录》等。
虞喜博学好古,少年老成,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声望,受到人们的赞扬。西晋帝
(公元307─313年在位)诏他出任官职,他坚辞。东晋元帝(公元317--323年在位)
时,诸葛恢任会稽太守,强迫虞喜充任他手下的功曹,对他刺激很大,下决心以
后终生不仕。东晋明帝(公元323--326年在位)和成帝都多次诏他做官,都被一一
拒绝。成帝时,内使何充曾称赞虞喜“博闻强识,钻坚研微,有弗及之勤”,成帝
则下诏嘉奖他“守道清贞,不营世务,耽学高尚,操拟古人”。可见虞喜安贫乐道,
一生惟做学问而已。
发现“岁差”
虞喜不愿做官,便在家中做学问,他“释《毛诗略》,注《孝经》,为《志林》
三十篇”,主要还是偏重于对经典著作的阐释和训注,但他从古代史志书中,发
现汉代最初沿用古历,以冬至起于牵牛初度,太初历制定时根据实测,以牵牛西斗
宿中央附近的建星为冬至点,刘款对冬至点西遇的现象甚为疑,最后犹豫其辞,认
为“冬至进退牛前四度五分”,贾逵才明白他说冬至在斗。不过,中国古代天文学
家们对于冬至点移动的记录都存而不论,没有把“周天”(恒星年)和“周岁”
(回归年)区分开来。
事实上,由于月球、太阳和行星的引力影响,使赤道部分比较突出的椭形地球
的自转轴绕黄作缓慢的移动,相应的春分点治黄道以每年50.24分速度西退,差不
多71年西移1度,大约26000年移动一周。
虞喜当时虽然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上述道理,但是他从古代冬至点位置的实测
数据发生西退现象的分析中,得出了太阳一周天并非冬至一周岁的结论,即天自为
天,岁自为岁。冬至一周岁要比太阳一周天差一小段,虞喜将之命名为“岁差”,
这就发现了回归年同恒星年的区别。
更进一步,虞喜根据《尧典》记载“冬至日短星昴”,而当时实测冬至点在“
东壁中”,即壁宿九度。从昴宿经胃宿十四度、娄宿十二度、奎宿十六度,至壁宿
九度,合计退行五十多度,虞喜估计唐尧时代相距“二千七百余年”,由此可求得
岁差值为约“五十年退一度”。
岁差的发现,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虞喜发现岁差,虽然比古希腊的
依巴谷晚,但却比依巴谷每百年差一度的数值精确。而且自南北朝祖冲之将岁差引
进《大明历》后,隋刘悼《皇历》、宋杨忠辅《统天历》和元郭守敬《授时历》的
岁差值日趋精确。而当时的欧洲,制历家们还在墨守成规地沿用百年差一度的差数
据。两相比较,相形见绌。
作“安天论”
虞喜对宇宙理论也颇有研究。他对汉代以来的盖天说、张衡的浑天说、郗萌的
宣夜说三家进行分析比较,认为盖天说“天象盖笠,地法复盘”(大意:天像个斗
笠,地像反盖的盘子)太粗疏;浑天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
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
载水而浮。”(大意:整个宇宙就像个鸡蛋,大地就像是蛋中的黄。天大地小,
天的表面和内部都有水,天和地的关系就像蛋壳和蛋黄一样。天和地都是由气组成
的,且都是飘浮在水上。)虽比盖天说先进,但仍非至善;于是在成帝咸康中(约
公元340年)乃著《安天论》。
虞喜说:“天高穷于无穷,地深测于不测。天确乎在上,有常安之形;地魄焉
在下,有居静之体。当相覆冒,方则俱方,圆则俱圆;无方圆不同之义也。其光耀
布列,各自运行,犹江海之有潮汐,万品之有行藏也。”(大意:宇宙是无边无际
的,却也相对安定;天和地无方圆木同之理;所有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周期,以自
己的轨道运行,并不是附着在一个固定的球壳上。)
《晋书·天文志》称:“虞喜因‘宣夜’之说作《安天论》。”的确,虞喜的
《安天论》既否定了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又批判了天球具有固体壳层的浑天说。他
信仰主张宇宙无限的宣夜说,并予以继承和发展,这在天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
地位。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学史的李约瑟博士,这就样评价过“宣夜说”:“这
是宇宙观的开明进步,同希腊的任何说法相比,都毫不逊色。”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8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