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1889~1953年)的最大功绩,是确认星系为独立于银河系之
外而与银河系相当的恒星系统。从1919年开始,他在威尔逊山天文台任职。他用该
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口径2.54米的望远镜,于1923-1924年观测并发现了仙女座
大星云(M31)中的12颗短周期造父变星。根据周光关系,他肯定这些造父变星所在
的星系,不可能是我们银河系内的天体,而是在银河系之外,是与我们银河系类似
的、包含着亿万颗恒星的天体系统。
他定出仙女座大星云的距离为90万光年,后来又缩减为70万-80万光年。目前
,M31的距离被定为220万光年左右。尽管他测得的M31距离不那么准,这个问题后
来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但哈勃无疑是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他进一步测量了许多
星系的距离,发现距离越远的星系,红移(即它的光谱线向红端位移)也就越大。如
果假设红移是由于星系视向运动的多普勒效应引起的,那么,距离一红移关系表明
,越远的星系退行的速度越大,从而意味着至少是那部分宇宙在不断膨胀之中。星
系谱线红移与距离之间的关系被称为 “哈勃定律”,所确定的这一关系的数值称
为“哈勃常数”。
1926年,他根据旋涡星系从松散到紧密等形态特征,提出后来被命名为“哈勃
分类”的星系分类法,这个分类法一直沿用到现在。他被誉为星系天文学的奠基人
并非偶然。第一架被送上太空的空间望远镜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以表彰他为天文
学的进步作出的杰出贡献。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7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