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由于彗星形态变化多端,不同的彗星有不同类型的彗头与彗尾。现将彗头及彗
尾的类型分述如下:

    (一)彗头

    1.无发彗头

此类彗星完全没有气体成分。与太阳接近时,只看到彗核,没有彗发,也没有气体
喷出,并只有由尘埃组成的彗尾。 

    2.球茎形彗头

此类彗星的气体成分含量少,接近太阳时,只形成球茎状的薄薄彗发。

    3.锚形的彗头

彗星中的气体成分高,接近太阳时,形成很光亮的彗发,呈抛物面彗核。

  以上只是概略的区分。彗发的形态极不稳定,因而彗头的大小亦不固定,直径
通常达10万千米,可与木星匹敌。目前已观测到最小的彗头直径只有1万多千米,
较大的彗星如1811年的大彗星直径达180万千米,1892年的毫姆斯彗星的直径更达
200万千米,几乎是太阳直径的两倍(见下页表)。不过彗头大小是会改变的,在
近日点时最大,远离太阳时渐渐缩小。

彗星
 彗头直径(千米)
 
1811I
 180万
 
1882II
 60万
 
多纳提
 35万
 
哈雷
 29万
 
1908III
 25万
 
1910I
 18万
 

    (二)彗尾

  一颗壮观的彗星,彗尾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其体积很大,长度以亿千米计,宽
度则由几千千米至2000多万千米。一颗彗星甚至有多条彗尾,1744年出现的歇索六
尾彗星(De Cheseaux’s Comet),在有关它的素描图里,显示它具有6条明显壮
观的彗尾,范围达30度—40度,占据了从彗头向外展开的44度空间。

  彗尾的形状各有不同,有些细直,有些宽大,有些弯曲。根据布列基兴(
Bredichin)的分类法,将彗尾分成下列3种基本类型:

1、Ⅰ型彗尾

  又称离子彗尾或气体彗尾,由电离气体分子组成,形态长而直。

2、Ⅱ型彗尾

  形态阔而弯,是由直径为0.0001厘米的微尘及未经电离的分子组成。

3、Ⅲ型Ⅱ彗尾

  组成与Ⅱ型相似,但形态较为短及弯曲,因为是由较大的微尘及分子量较大的
化合物组成。由于Ⅱ型与Ⅲ型彗尾的成分是微尘粒子,故又称为“尘埃彗尾”。

  Ⅰ型彗尾与Ⅱ、Ⅲ型彗尾的区分是较为容易的,但Ⅱ、Ⅲ型彗尾之间的分野不
大,较难判断;此外,一颗彗星可以同时拥有一类或多类的彗尾。用摄影机拍摄的
彗星照片,显示出彗尾结构,往往比肉眼观测所得更显复杂。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9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