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自从1930年发现冥王星后,人们就纷纷猜测和推断,会有第十颗行星的存在。然
而70年过去了,人们依旧没有找到那丢失的第十颗行星。旧的猜测不断被否定,新
的猜测不断诞生,但九大行星的概念似乎牢不可破。只有某些人依然执着地相信:
太阳系不会那么凑巧,为什么刚好是九颗,而不是十颗呢?

怀疑存在第十颗行星的理由实在太多了。

早在1859年,法国的天文爱好者莱卡鲍尔就声称看到过比水星还靠近太阳的行星,
如果这颗行星真的存在,水星稍微偏离预测轨道的"进动"就很好解释了。法国著名
天文学家、曾经在"笔尖"上发现了海王星的勒威耶认为,那是第十颗行星引力的作
用,并将其命名为"祝融星"。他还计算出它的轨道,并预测观察祝融星的最佳时间
为1877年3月22日。结果却另所有的人大失所望:谁也没有观测到水内行星。后来
,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很好地解释了水星的近日点进动,水星位置的飘摇不定再
也不需要依赖想象中的第十颗行星了。对日全食的观测以及探测器的探测也表明,
水内行星的存在机率太小了。

这样,人们把发现第十颗行星的期望投向了冥王星之外。这种想法是顺理成章的,
因为海王星、冥王星相继被发现后留下了两个疑团:一方面,天王星的运动在扣除
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影响后,依然和理论值不符;另一方面,冥王星也存在着同样的
问题--它的运动除了受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影响,似乎冥冥之中还有一个我们看不到
的东西在影响着它的运动……

对冥王星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端倪。首先是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却受到了怀疑。理由
很简单,冥王星只是一个大冰块,它甚至没有月球大,只有预测质量的四十分之一
!1988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罗伯特·马歇利斯发现,冥王星和它的卫星查龙居
然共同拥有一个大气。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另外两位天文学家更进一部推测,在遥远
的过去,一颗比地球质量大数倍的行星在经过海王星时,由于引力作用从海王星上
"吸"出了一团物质,形成了冥王星;当这颗未知行星再度与冥王星接近时,又从冥
王星"撕"出了一块物质,便形成了冥王星卫星。由于近距离剧烈碰撞的影响,这颗
未知行星飞到了太阳系最阴暗的边缘,成为一个孤独的"游魂"。

天文学家还从某些彗星的运动发现了更多的线索。科学家布拉迪在对哈雷彗星的研
究发现,哈雷彗星到达近日点的时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误差。他认为这是未知的
行星对哈雷彗星扰动的结果。去年年初,英国天文学家约翰。默里通过对十三颗彗
星的轨道进行研究分析后声称,在冥王星之外、远离太阳的黑暗地带,比冥王星还
远1千倍的地方,存在着一颗比木星还要大数倍的行星。

作为研究对象的十三颗彗星,它们似乎都受到一个在太阳系边缘、冥王星外的一个
巨型物体的引力影响,而出现大幅度变化,因此他推测,那是一颗巨大行星引力所
致。

默里说,这颗超巨型行星距太阳3万亿哩,是地球离太阳距离的三万二千倍。它的
速度十分缓慢,估计绕太阳一周要花六百万年,运行方向则与其他九大行星相反。
他相信该行星不是和太阳系一齐诞生的,而是来自其他星系。

路易斯安那大学的马泰塞教授研究过八十二颗彗星的轨道后也表示,在太阳系的边
缘,可能有一颗不知名的行星正围绕太阳运行,而且很可能是一颗状态接近恒星、
但永远不能收集足够能量成为真正发光恒星的褐矮星。

尽管上述对该行星大小、位置、质量、轨道的预测各不相同,但种种理论都预示有
第十颗行星的存在。也许是这颗行星实在是太远、太暗弱了,以至于在冥王星发现
后的70多年里,人们依然难觅它的芳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
,观测手段的日新月异,这个困扰了百余年的当代科学的"悬案",必定会揭开其神
秘的面纱。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8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