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海王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        4,504,00万 千米 (30.06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60190 日
    平均轨道速度:      5.43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008
    轨道倾角:      1.6 度
    行星赤道半径:      24600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17.204
    密度:          1.76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0.658 日
    卫星数:        8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它是一颗淡蓝色的行星,人们根据传统
的命名法,称其为涅普顿(Neptune),那是罗马神话中统治大海的海神。

    海王星和天文学的主要大气成份都是氢和氦,内部结构也极为相似,好似一对
孪生兄弟。海王星是典型的气体行星,大气中有许多湍急紊乱的气旋和风暴在翻滚
。在海王星的南半球有一个醒目的大黑斑,天文学家认为它是一个大气旋,是强烈
的风暴区域。

    海王星也有光环。在地球上只能观察到暗淡模糊和不连续的圆弧。人们对其的
内部结构仍然知之甚少。

    海王星有8颗已知卫星。在1989年旅行者2号空间探测器飞抵海王星之前,一般
认为海王星只有两颗卫星,即海卫一和海卫二。飞近探测后又发现了6颗较小的卫
星,从而使海王星的卫星总数达到8颗。

    海王星是所谓从“笔尖下发现的行星”。天王星发现后不久,人们注意到天王
星的运动颇为反常,总是偏离天体力学计算的轨道。于是便推测天王星轨道之外可
能还存在一颗行星,它的引力作用使天王星的轨道运动受到干扰,也就是天文学上
所谓的“摄动”影响。1845年到1846年,英国的亚当斯和法国的勒维耶这两位年轻
人,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和运动定律,分别独立进行了计算,他们反过来从天王星运
动的偏差去估计摄动的大小, 从而推算出未知行星的位置。依照他们的计算结果,
1846年9月,柏林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果然在预报位置附近发现了这颗新行星。海王
星的发现,生动地证实了牛顿定律的正确性,体现出科学理论预言未知事物的无比
威力。

    海王星卫星小资料

    卫星        距离(千米)      半径(千米)      质量(千克)   发现日期
 
    海卫三        48000          29              ?           1989
    海卫四        50000          40              ?           1989
    海卫五        53000          74              ?           1989
    海卫六        62000          79              ?           1989
    海卫七        74000          96              ?           1989
    海卫八       118000         209              ?           1989
    海卫一       355000        1350          2.14×1022       1846
    海卫二      5509000         170              ?           1949

  
    海王星的光环

    光环      距离(千米)      宽度(千米)

    Diffuse    41900            15          
    Inner      53200            15         
    Plateau    53200          5800 
    Main       62930          < 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7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