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
--------

    我国古代也叫“启明”、“长庚”、“太白”、“明星”等,太阳系九大行星
之一。按距太阳的次序为第二颗。与太阳平均距离为0.72个天文单位,即10,821万
公里。大小和地球差不多,直径比地球小5%,质量为地球的82%,密度为水的5.
2倍,公转周期为225天,自转周期为243天,自转方向和其他行星相反,表面覆盖
着相当厚的大气,最多的是二氧化碳,氧和水汽很少,表面温度高达480摄氏度左
右。金星表面磁场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一,也有一个电离层。由于金星分别在早晨和
黄昏出现在天空,古代的占星家们一直认为存在着两颗这样的行星,于是分别将它
们称为“晨星”和“昏星”。英语中,金星——“维纳斯”(Venus)是古罗马的爱
情与美丽之神。它一直被卷曲的云层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中。

    由于金星和地球在大小、质量、密度和重量上非常相似,而且金星和地球几乎
都由同一星云同时形成,占星家们将它们当作姐妹行星。然而不久前科学家们发现,
事实上金星与地球非常不同。金星上没有海洋,它被厚厚的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碳
的大气所包围,一点水也没有。它的云层是由硫酸微滴组成的。在地表,它的大气
压相当于在地球海平面上的92倍。

    由于金星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造成的“温室效应”,金星地表的温度高达
482摄氏度左右。阳光透过大气将金星表面烤热。地表的热量在向外辐射的过程中
受到大气的阻隔,无法散发到外层空间。这使得金星比水星还要热。

    金星的表面随机布满了许多小型陨石坑。由于金星的浓厚大气,直径小于2公
里的陨石坑几乎无法保留下来。而当大型陨石在小型陨坑形成前撞击金星表面,其
产生的碎片在地表产生了例外的陨石坑群。火山及火山活动金星表面为数很多。至
少85%的金星表面覆盖着火山岩。大量的熔岩流经几百公里,填满低地,形成了广
阔的平原。除了几百个大型火山,100000多座小型火山口点缀在金星表面。从火山
中喷出的熔岩流产生了了长长的沟渠,范围大至几百公里,其中一条的范围超过
7000公里。

    金星的地形主要是覆盖着熔岩的广阔平原和受地质活动破坏的山脉或高原。位
于Ishtar区域的Maxwell山是金星上最高的山峰。Aphrodite区域的高原几乎占据了
赤道地区的一半。Magellan计划中获得的金星2.5公里以上高原区图像显示存在明
亮的潮湿土壤。然而,在金星表面,液态水是不可能存在的,无法解释明亮高原的
原因。有一种假设认为这些明亮的区域可能是由于金属化合物。研究显示,这些金
属可能是硫化铁。它无法在平原地区存在,但在高原地区是可能的。这些金属也可
能是外来的,它导致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浓度要低一些。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