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地球是球形的,这在当今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然而,古代的人类没有地球的概
念,更不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一个行星。
公元前300多年的时候,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大
地是球形的结论。他的根据有三点:第一,人往北走时,北边的星星越升越高,而
南边的星星越来越低;第二,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
杆;第三,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这是人类第一次对
地球形状所做的科学论证。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
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
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从此,对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再有人持怀疑态度了。
到了17世纪末期,一些科学家根据地球自转以及地球赤道地区的重力比其它地区小
的现象,提出了地球是扁球体的观点。人造卫星对地球进行精确测量之后得出的结
论是:地球并不是一个正圆球体,也不是一个扁球体,而是一个椭球体。它的赤道
半径平均为6378·16千米,也叫半长径;极半径平均是6356·77千米,也叫半短径
。而且,地球赤道本身也是个椭圆,也就是说半长径并不是处处都相等,赤道半径
最大处和最小处相差约265米。
卫星还测得,地球的形状比人们原来所想像的要复杂得多。若以大地水准面为准,
北半球的低纬度处,地球凹陷下去,大体从北纬四五十度开始,地面隆起,高出水
准面,而以北极处最高,高出18·9米。南半球的情况恰恰相反,低纬度处,地面
隆起较多,而在南纬六七十度处,地面迅速下陷,南极处最低,比水准面凹下去
25·8米。因此,地球的形状确实像个长得并不均你的大鸭梨,北极是梨把,南极
是梨眼。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3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