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我国的射电天文学研究起步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早期只有一些观测太阳射电的
小型设备,80年代后陆续建成四台投资过千万元的中型设备:密云综合孔径28x9米
望远镜、青海德令哈13.7米毫米波望远镜、上海佘山25米射电望远镜和乌鲁木齐南
山25米射电望远镜。这些设备虽然处于目前国际上的中、小水平,但它们在巡视与
监测等课题方向都作出了国际水平的成果。例如,密云综合孔径望远镜产出了国际
上最完备的低频星表(MYC 327MHz),青海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发现了近百颗
水脉泽源及大量的CO分子谱线,上海和乌鲁木齐的两台25m 射电望远镜正式加入
EVN(欧洲VLBI网),成为国际一流设备的一部分。

    中国射电天文学家积极参加了1993年提出的国际射电LT计划。自1994年起,以
北京天文台为主联合国内20几家大学和研究所成立中国LT推进委员会,并提出中国
的LT概念-----KARST计划,1997年又提出500米口径主动球反射面望远镜(FAST)的
大科学工程建议,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