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攻克难关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2月09日21:22:09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最先进的逃逸塔是怎样诞生的

  目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壮观景象的人们一定都会注意到,在火箭顶端
有一个似避雷针似的尖塔状装置。它便是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航天逃逸救生
系统,学名叫逃逸塔。它承担着在火箭发射过程中万一发生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
意外紧急情况,确保航天员瞬间逃生、安全返回的任务;同时在发射顺利时它还必
须点火工作脱离箭体让飞船得以继 
续飞行,因此,在整个发射过程中逃逸塔备受瞩目。“神舟”无人试验飞船四次遨
游太空,逃逸系统次次成功经受了考验,成了航天员放心大胆去巡天的“定心丸”。
承担逃逸塔动力装置研制工作的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他们创造出
堪称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完善的逃逸救生方式的奇迹。

  国外航天技术发展的历史证明,威胁航天员的故障大多发生在火箭发射段,因
此,解决火箭发射故障逃逸救生技术,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我国政府在载人航天工
程立项伊始,就庄严地宣称:我们不仅要有高可靠、高安全的“神剑”、“神舟”,
还要有万一遇到意外紧急情况确保航天员安全生还的一流的逃生设置。"逃逸塔"
是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系统,由于形状特殊、要求极高且是从零起步,
技术难度很大,因此,逃逸系统的研制从一开始就被确定为载人航天必须突破的
三大技术难关之一。

  四院人不会忘记,1995年4月19日,整个逃逸系统动力装置4个型号10台发动机
中最大、也是结构最复杂、研制难度最大的主逃逸发动机,首次热试车点火后不到
1秒钟,摄氏3000多度的高燃速火焰瞬间将四个前置喷管的弯管部分全部烧穿,四
射的火焰将整个试车台烧成了一片火海。乍暖还寒的天气,这个意外的“下马威”
让四院人的心一下子掉进了寒冷的冰窖。试车的惨状让在场的许多人双泪长流。为
了这个形状怪异像一只“四爪鱼”的大家伙,仅四院的机加工人就付出了整整一年
的艰辛和汗水,由于当时设备条件有限,像这样的异型曲面,楞是工人师傅们用镗
床、铣床一刀一刀给“抠”出来的。多少人心血的结晶,就这样毁于一旦,能不伤
心吗?而且此时,距总体要求结束方案阶段的时间还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上上下
下千百双眼睛盯着四院,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

  四院的领导连夜召开了事故分析会。尽管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事先已经考虑到
了这种特殊要求发动机燃烧室的烧蚀和冲刷环境会很恶劣,并采取了比传统发动机
绝热层厚得多的绝热方法。但事实证明,传统的绝热方法和材料对这种要求异常苛
刻的特殊发动机是根本行不通的。两总研究后决定,从设计、材料、工艺、技术等
多方入手,多管齐下,成立十多个工艺技术攻关小组协力攻克难关。正值一年当中
最为酷热的季节,一场矿日持久、牵涉甚广的"百日攻关"大战开始了。

  四个月后,新的绝热材料和成型工艺找到了,并成功经受了地面热试车的考核,
试车结束后界面解剖结果表明,绝热层不但没有烧穿,还有相当的余量,试车取
得圆满成功。此时,距总体要求的转段时间还有1个多月,整体研制进度没有受到
影响。至此,研制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也是最大、最关键的技术攻关宣告胜利结束。
他们先后攻克了瞬时大推力特种固体发动机设计、超高强度钢异型机械加工、高
燃速推进剂配方及工艺、高燃速发动机抗冲刷抗烧蚀绝热防热、高燃速薄肉厚大推
力发动机装药及精密测试技术等关键工艺技术难关,把10多项中国之最有的甚至是
世界之最,写在了中国和世界航天史上,也把中国航天人的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

  1997年,逃逸系统动力装置在全系统率先转入试样阶段研制。1998年10月19日,
全面考核“神舟”飞船应急救生系统综合能力的飞船“0-0”高度飞行试验获得
圆满成功,四院研制的四种型号10台发动机均按指令第一次点火工作。“漂亮,太
漂亮了!”现场观看发射的总装备部领导由衷地赞叹,“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可以
进入飞行试验阶段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