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
--------

    气象卫星是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具有范围大、及
时迅速、连续完整的特点,并能把云图等气象信息发给地面用户。气象卫星的本领
来自于它携带的气象遥感器,这种遥感器能够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的可见光。
红外与微波辐射,并将它们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地面。地面接收站再把电信号复原
绘出各种云层、地表和洋面图片,进一步处理后就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趋势。

    气象卫星的轨道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太阳同步轨道,一种是地球静止轨道,按
照前一种轨道运行,卫星每天对地球表面巡视两遍,其优点是可以获得全球气象资
料,缺点是对某一地区每天只能观测两次。若运行于地球静止轨道,则可以对地球
近五分之一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资料送回地面,用四颗卫星均匀地布
置在赤道上空,就能对全球中、低纬度地区气象状况进行连续监测;它的缺点是对
纬度大于55度的地区的气象观测能力差。这两种卫星如果同时在天上工作,就可以
优势互补。到目前为止,美国、前苏联、日本、欧洲空间局、中国、印度等共同发
射了100多颗气象卫星。

    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是美国发射的“泰罗斯”卫星,它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
气象资料。但它的云图分辨率不高,随发随收的功能还不理想,只能作为试验型卫
星。第三代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泰罗斯N/诺阿”号则有较佳表现,卫星上携带着
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和垂直探测器。它拍摄的云图可以及时传输给地面,也可以把
一地的云图贮存在磁带里,在卫星飞经另一地地面接收站时传给地面。它每天可输
出全球范围内16000多个地点的大气探测资料,二至四万个点的海面温度测量值,
每天全球有一百多个地面接收站在接收这类卫星云图。前苏联的气象卫星命名为“
流星”号,分1、2号两个系列、“流星2号”卫星为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每天两次
探测全球有关云层分布、雪和冰层覆盖、地面温度、云顶高度等数据,并将数据传
给本国及其他国家的60多个自动图象接收站,业务十分繁忙。

    中国1988年9月7日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
卫星。卫星云图的清晰度可与美国“诺阿”卫星云图媲美,但是由于星上元器件发
生故障,它只工作了39天。目前,性能更先进的“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
星已经投入应用。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