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我国有望在海南建航天发射场 2010年使用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r 11 18:31:38 2005), 转信
今天上午,记者从全国人代会海南省代表团证实,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有望在海南“落户”。
此前有消息称,为了使海南航天发射中心项目早日立项实施而做好规划和准备,海南省发展与改革厅厅长许晓民透露,将在今年启动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相关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南比起我国已有的三个运载火箭发射场来说,有很多优势,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优势就是地理区位的优势。
记者了解到,在海南建航天发射中心,已是海南省一个多年的梦想。
据中国新闻社报道,在海南建设航天发射中心的建议和呼吁很多,仅在全国政协大会的提案记录中关于此项内容的提案就有三次。
今年启动该项目可行性研究
据了解,全国“两会”之前,在今年1月底召开的海南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海南省发展与改革厅厅长许晓民1月28日在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时指出,今年海南省将启动海南航天发射中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便使该项目早日顺利立项实施。
一位列席当天会议的海南省政协委员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听到海南省政府开始启动航天发射计划后,我感到很高兴。建设海南航天发射中心,将会进一步带动海南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投入使用预计在2010年前
至于海南发射中心何时开始建设、何时投入使用?相关人士分析认为,因为这个发射场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而中国运载火箭专家龙乐豪曾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新一代运载火箭最早可望在2010年进入发射市场”。所以,权威人士称,海南发射中心应该在2010年之前建设和投入使用。
多位院士支持在海南建
有关人士今天向记者透露,关于在海南建立航天发射中心的设想由来已久。我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在选址建航天发射场时就曾考虑过海南,但当时考虑“战备”、“隐蔽”因素较多,所以把发射场的地点大都选在了内陆地区。
之后,许多专家和学者多次呼吁在海南建立航天发射中心,如航天老专家庄逢甘院士、运载火箭专家龙乐豪院士、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都曾指出,在海南建新的航天发射中心有许多优势,最明显的一个优势就是地理区位的优势。(记者李洁)
新闻链接
梦想“飞天” 海南委员三次提建议
据了解,海南省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1999年开始,已经3次在全国“两会”提出希望建立航天发射中心的建议。
海南省政协委员先后提交了《关于建设海南国际航天港的建议》、《关于将“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的建议案》、《关于请求国家支持建设海南航空发射中心的再建议》等,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他山之石 低纬度地区建发射场
纬度越低的发射场,地球离心力越大,发射有效载荷的成本越低。
目前,国际上公认理想的发射场是设在南美洲圭亚那库鲁的发射场。其位于北纬5°,由欧洲有关空间机构管理。
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位于北纬28.5°,种子岛航天中心位于北纬30.4°,它们分别是美国和日本的领土里靠赤道较近的地方。
俄罗斯地理纬度较高,位于北纬45.6°的拜科努尔是惟一可供俄罗斯发射载人飞船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场地。
新闻分析
有关权威人士向记者分析认为,如果在海南建航天发射场有许多优势。
节省能量消耗
从地理位置上看,海南是我国距赤道最近的省份,如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时,入轨距离较近,卫星可以消耗较少的能量就能到达预定轨道,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能量,从而节省了卫星的能源,延长了卫星的运行寿命。
飞行航区更安全
专家指出,海南四面环海,火箭发射完了以后,不会产生其他方面的影响。
从地理条件上看,海南拥有广袤的无人居住的海洋,这可以解决火箭飞行航区的安全问题,如火箭一级分解和二级分解后落进茫茫大海,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落区的安全隐患,减少了人身财产损失。
方便大型火箭运输
从运输条件上看,大型火箭卫星的运输最好是从海上运输,不受运输过程中高度、长度等的限制,可以通过海洋运输解决大直径火箭内陆铁路运输的难题,以利于今后我国未来发展火箭及大型航天器的运输要求。
据了解,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增大运载能力把直径加大到了5米,这样的尺度靠火车运输到三大内陆发射场是不可能的。
有利发展深空探测
欧阳自远在去年底海南博鳌召开的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时指出,从整体来说,我们国家也需要一个新的发射场。这个新发射场的建立将更有利于我们国家深空探测的发展。 (文/特约记者 灵杭)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3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