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日本失去“希望”,火星面临新污染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30日16:54:0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科学时报2003年11月25日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几乎已经放弃了挽救“希
望”号火星探测器的希望。这艘现已残缺的探测器发射于1998年7月,期间经
历了无数的挫折,包括燃料短缺和一次危害性极大的太阳耀斑,以至将抵达火星的
日期延迟到了今年11月中旬,比原计划整整晚了4年。
然而,坏消息并没有结束。在途中发生故障的动力系统导致飞船的火箭助推剂结冰,
使得地面的控制人员现在无法执行持续点火的程序,把“希望”号送入火星的预
定轨道。更糟糕的是,“希望”号目前的航向与火星轨道或多或少地冲突。如果控
制者不能在11月9日前解决燃料问题,他们将被迫启动在发射前没有经过灭菌消
毒的小型替代推进器,以阻止飞船与火星有可能发生的碰撞。届时,“希望”号将
只能围绕太阳做毫无意义的太空闲游。
现在还无法对这场火星灾难进行更多的预测。“希望”号计划的管理人员Haji
me Hayakawa认为,即使火箭发动机到时还不能正常工作,“希望”号
穿过火星大气层并在11月14日与火星相撞的可能性也只有1%。一旦发生这种
情况, Hayakawa说,火星很可能因此受到地球细菌的污染,因为飞船“
在发射前没有经过严格地灭菌”。因此,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正全力调整飞
船,尽量降低撞击火星的可能性。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专门负责行星保护的官员John Rummel则认
为,生物危害的危险并不高。他引证说火星上有极端的干燥环境,同时该环境还常
受到炽热紫外线的烘烤。而且,“希望”号上的微生物也很难在恶劣的星际空间中
生存上5年。即使现在有微生物存活,它们也将面临飞船在火星大气层中部分燃烧
的考验。Rummel说:“引发严重的污染问题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希望”号撞上火星,这也不是地球上的微生物第一次有机会与火星表面“亲
密接触”了。1999年,由于机械故障,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火星气象
卫星被迫紧急降落在火星表面。与“希望”号一样,火星气象卫星虽然经过清洁,
但没有完全灭菌。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早期,前苏联的太空工程师曾宣称他们的
火星登陆车——首次在火星上着陆的探测器——经过了彻底地灭菌。但Rummel
说:“他们的说法过于绝对,以至于很难让人相信。”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2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