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璀璨星河),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光行差的发现者布拉得雷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25日07:23:19 星期五), 站内信件
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第三任台长便是詹姆斯·布拉得雷(公元1693-1762年
)。作为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不仅测定了许多恒星的方位,而且还做出了两项
重要发现——光行差和章动。
1693年3月,布拉得雷生于英国格洛特郡的舍伯恩。21岁毕业于牛津大学获得
学士学位,24岁获硕士学位。布拉得雷的舅父榜特是舍伯恩修道院的院长,长于天
文,布拉得雷跟随观测,对天文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进而深入钻研,并于
1715年和1718年发表了两篇天文学论文,从而声名大震。1718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
会会员。1721年任牛津大学天文学教授。但仍然可以住在舍伯恩从事天文观测。
1742年继哈雷之后担任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但他的主要发现是在舍伯恩做出的。
虽然人们在应用牛顿和开普勒定律时,可以把行星的运动解释得很完善,但是
哥白尼的理论中还有一个困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就是恒星的周年视差。所谓视
差指的是观测者在两个不同位置观看同一天体的方向差,它可以用观测者的两个不
同位置的距离(又称基线)在天体处所张的角来表示。周年视差是地球绕太阳周年
运动产生的。自从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以来,许多人试图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但
都没能成功,以致有些人对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持怀疑态度,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
鼎的天文学家第谷。因此牛顿以后的150年中,有更多的天文学家研究恒星视差,
尽管这种努力到了19世纪上半叶才成功,但在探索的过程中却获得了几项重大发现
,其中两项归功于布拉得雷。
1725~1726年布拉得雷对天龙座γ星做视差测量时发现,这颗星对天球上的坐
标真的有一种移动,只是移动的方问与视差的移动方向不相吻合。因为恒星视差是
地球绕太阳运动造成的,所以恒星应在12月份最偏南,而布拉得雷的观测结果却是
3月份最偏南,这是为什么呢?直到1728年布拉得雷仍百思不得其解。
那一年,有一次他航行在泰晤士河上,发现桅顶的旗帜并不简单地顺风飘扬,
而是按船与风的相对运动而变换方向。布拉得雷想到,这种情况与人撑伞在雨中行
走时的情形一样,如果将雨伞垂直地撑在头上方,雨点就会滴在人身上,如果将伞
稍稍向前倾斜,人就不致于淋雨了,而且人走得越快,雨伞就必须向前倾斜得越厉
害。
天文学上的情况与此极为相似。光从某颗恒星沿某个方向以某个速度落到地球
上,同时地球以另一个速度绕太阳运转。望远镜就像雨伞一样,必须朝地球前进的
方向略微倾斜,才能使光线笔直地落到透镜上。布拉得雷把这种倾斜角度称为“光
行差”。布拉得雷在给哈雷的长信当中向皇家学会报告了他的这一发现。
光行差的发现无疑是很重要的。首先,它同视差一样,明确地证实了地球的确
是在绕太阳运转。其次,在实际观测中人们可以消除光行差位移,从而真正探测到
视差造成的偏离现象。
布拉得雷的第二大发现是地球的章动。这是进一步观测光行差的结果。布拉得
雷把光行差的效应算入观测结果以后,发现天体与天极的距离仍然有一点细微的变
化。天球各处恒星的这种变化分布规律使他想到,这可能是由于月球对地球赤道隆
起部分的吸引而使地轴产生摆动造成的,他把这种效应叫做“章动”
布拉得雷晚年竭尽全力编制一个庞大的星表,记载他在最后12年所做的对六万
多颗天体的观测。这份星表对研究近代恒星自行有很高的价值。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