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十九世纪末,哈佛大学天文台在E.C.皮克林和坎农的领导下,根据物端棱镜光谱,着
手恒星分类。1890~1936年,陆续出版载有272,150颗恒星光谱一元分类的《亨利·
德雷伯星表》(HD星表)及其补编(HDE星表),为建立恒星表面温度序列奠定了基础
。1905年,赫茨普龙根据光谱特征,确认恒星有巨星和矮星之分。二十世纪头十年,
他在1905~1907年和H.N.罗素在1913年分别绘制银河星团的星等-色指数图和已知
距离的恒星的绝对星等-光谱型图,从中发现恒星分布的规律。绝大多数恒星处在所
谓的主星序上,而巨星和白矮星则分别弥漫在主星序之上的巨星分支中和主星序的
左下角。H.N.罗素还提出恒星在图上的演化走向。后人把恒星的光谱光度图称为赫
罗图。1937年柯伊伯首先发现,一些银河星团在赫罗图上的位置差异可以用年龄不
同加以解释,这说明赫罗图是探讨恒星演化的有效工具。
1938年贝特指出,主序星的能源是氢变氦的热核反应,成功地阐明了恒星的产
能机制,为理解太阳型恒星10□年的演化程奠定了基础。到五十年代末,由于斯特
龙根、赫比格、桑德奇等人的研究,已能描述不同质量的恒星在主星序前的10□~
10□年的流体动力阶段和10□~10□年的主星序氢燃烧阶段等的演化情况,氢烧尽
后离开主星序的走向,以及可能有的最后归宿。博克等人的光学观测,以及六十年
代以来贝克林、斯特罗姆等人的红外观测,都表明恒星起源于星际暗云,因吸积、
收缩而成原恒星(或称星胚或星胎)。林忠四郎、拉尔森对此阶段的演化作了理论
描述。当前的目标是继续探索最年轻的恒星的演化,红巨星前后的演化,质量损失
,爆发活动以及其他不稳定过程在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恒星的晚期演化,等等。
人类对恒星的形成和演化的认识和理解,是二十世纪天文学的一项重大成就。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