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二十世纪初,卡普坦通过恒星计数和光度函数的统计研究,建立了以太阳系居中的
、直径长40,000光年的银河系模型。1918年,沙普利对太阳系为银河系中心的传统
观念提出挑战。他分析了当时已知的球状星团的视分布,并根据造父变星的周光关
系估算它们的距离,从而得出银河系是直径 300,000光年、厚30,000光年的透镜型
的恒星和星云系统。银河系中心在人马座方向,太阳距银心50,000光年。这是哥白
尼日心说以来,宣布太阳系并非居宇宙中心地位的壮举。半个世纪中,沙普利模型
的形状经受了新的观测事实的考验,已为世人所公认。不过,由于不正确地假定星
际间无吸光物质,对距离尺度估计得偏高。直到1930年,特朗普勒通过研究银河星团
而证实星际吸光的存在,才重新订正银河系模型的大小。今日的公认值是直径约
81,500光年、厚约3,300~6,600光年,太阳距银心约32,600光年。
1926年,林德布拉德指出,恒星运动的不对称效应是银河系自转的反映。随后
,银河系的较差自转为奥尔特所证实,并求出太阳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沿圆轨道
绕银心运动,估计2.5亿年公转一周。他还估算出银河系的质量是1.4×10□太阳质
量。根据河外星系的启示,人们推测银河系也有旋涡结构。五十年代初,摩根的高
光度星空间分布研究和奥尔特等人的中性氢21厘米谱线射电分析,都确切地描绘出
银河系旋涡结构和旋臂。六十年代,林家翘比较成功地用密度波理论解释了旋涡结
构及其维持机制。
1944年,巴德基于星团赫罗图的研究,提出星族概念,并将恒星划分为星族Ⅰ和
星族Ⅱ两大类。1957年,在梵蒂冈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会上,按照恒星的空间运动
速度、距银道面的距离、向银心的聚集程度、氦含量和年龄等参量,把星族又细分
为中介星族Ⅰ、旋臂星族(极端星族Ⅰ)、盘星族、中介星族Ⅱ和晕星族(极端星
族Ⅱ)。这五个次系的成员天体构成银冕、银晕、银心、银盘和旋臂。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