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太阳是一个典型的恒星。我们对恒星的大气、内核和能源的知识,很多来自太阳。
十九世纪最后十年,美国海耳和法国德朗达尔分别发明太阳单色光照相仪和太阳谱
线速度仪,从而开始了现代太阳研究的新时期。他们通过单色光观察太阳的光球和
色球,发现了钙云(谱斑)。在海耳的倡议下,卡内基研究所于二十世纪初筹建了
威尔逊山天文台,安装了太阳塔和分光设备,广泛地巡视太阳,发现了黑子的磁性
和22年的磁周期。巴布科克父子继承海耳的太阳研究传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研制出太阳光电磁像仪,进一步推动太阳活动规律和活动区物理的探讨。1931年
法国李奥制成日冕仪,使人们在不发生日食的时候也能观察日冕,探索太阳高层大
气。五十年代以来,射电观测已成为太阳服务的常规项目,X射线太阳巡视也是小型
天文卫星的主旨之一。1962~1975年间发射了 8个环绕地球的轨道太阳观测台
(OSO),1973年天空实验室进入轨道,都为深入认识太阳活动和日地关系提供了空前
丰富的资料。
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太阳系天体的地面光学观测和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1930年,汤博发现冥王星。在已确认的34颗行星卫星中,有12颗是二十世纪探索到
的。1978年以来又发现某些小行星也有卫星。空间天文时代的到来,使太阳系天体
的探索从观测科学转变为考察和实验科学,飞临考察和就地实测都取得划时代的成
就。1969~1972年,12人登上了月球。1974~1975年就近观察水星,揭示了水星满
布环形山的面貌。1975年以来,空间探测器多次穿越金星的浓密大气,在下降航程
中,完成多项实测。1976年,无人实验室在火星表面两处着陆,就地考察。1972~
1977年发射的 4架探测太阳系外围空间的探测器,都已先后飞掠木星,发现了木星
的几颗新卫星和木星的光环(见行星环)。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