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仰观苍穹五千年 ─我国古代天文科技成就(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26日12:48:59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公元1054年,也就是北宋仁宗至和元年 五月,有一天早晨,开封街头行人熙来攘
往 ,热热闹闹,可是忽然有一两个人站住了, 举手指天,说:看哪!那是什么?
大家都站 住了,抬头向天,白日当空,阳光普照,但 是天上竟然出现一颗亮星!
一开始的惊讶吵杂,逐渐被敬畏恐惧的心情取代,这颗忽然 出现天际的 "客星" ,
不知道主何吉凶 ..。
这里是河南开封,九百多年以前,这里 是北宋的国都,也是当时全国的政治金融
中 心。也就是在这里,中国人做出了全世界第 一次,对超新星爆炸,最完整的观
测记录。
这颗超新星就在我们银河里头,距离地 球只有六千光年,所以非常的明亮,连续
二 十几天白天都可以看得到。从它出现到消失 ,整个过程长达两年。宋朝的天官
仔细的记 录了它出现的时间、位置,以及两年中间亮 度的变化。
当时,公元1054年,在欧洲,正是罗马 帝国崩溃,充满了瘟疫和战争的黑暗时期
来 临的时候。而在美洲,要到四百多年以后的 1492年,哥伦布才发现新大陆。
因此宋朝天官对这颗 "客星" 所作的完 整观测,就成为当今世界上,对超新星爆
炸 ,最完整而可靠的古代记录。这颗超新星, 也就成为当今世界上天文学家所公
认的 "中国超新星" 。
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一次重要的古代 天文观测成就。在黄河流域发源的先民,
从 很早的时候就有天文观测的记录,在河南郑 州黄河南岸大河村出土的遗物,证
明了在五 千零四十年前仰韶文化的晚期,中国人就已 经有了简单的太阳观测和月
相记录。
在河南省郑州北郊,大河村出土的先民 遗址,代表着六千八百年前到三千五百年
前 的中国古文明。这个时期涵盖着新石器时代 中期的仰韶文化,晚期的龙山文化,
以及夏 文化跟商文化四个阶段。
当时的人们呢,不仅已经能够使用木骨 整塑的方法来修建坚固的窑舍,更已经对
天 上的天文气象作了简单的观测跟记录。
在此地出土的彩陶片上面,清楚地显示 了当时的人们对天上日月星辰跟气象作的
一 些记录。彩陶片上可以看到像太阳纹、新月 状的月亮纹、星座纹,以及日晕的
形状。这 是中国古时候,对天象描绘所发现的最早的 记录之一。
接下来在三千五百年前的商代甲骨上, 我们看到了更多日食、日珥、和月食的记
录 。
不过真正有系统的日食记录,出现在我 国第一部编年史书「春秋」里。「春秋」
涵 盖的时间,是从周平王东迁,到鲁哀公西狩 获麟之间的两百四十年;也就是公
元前的七 百二十年到公元前四百八十年。在这段时间 里,「春秋」一共记录了三
十七次的日食。
到了公元前一百年左右的西汉,天象观 测和记录发展的更为完备。不单单是由史
官 按年按月的记录观测结果,在民间的一般大 众,对天象的认识和描述,更是丰
富而又活 泼。具体的表现之一,就是在西汉的古墓里 头,所发现的画像石及壁画
里的天文图像。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讲的 是「孝悌忠信」,而「孝」的实践,在长
辈 在世的时候,是加意的奉养;而在长辈去世 时,则是豪华的厚葬。这也就是为
什么出土 的两汉古墓,多半都有雕工精美、色彩亮丽 的画像石和壁画的原因之一。
图像中除了日 常生活里的舞乐百戏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 天文星象与神话图。
在河南省洛阳古墓博物馆的陈列室中, 我们看到了两千年前的先民眼中的宇宙。
解:「这个天象图呢,出土在一个距今两千 多年前,西汉时期的空心砖上,它是
绘制在 十二块空心砖上,一块砖就代表一个时辰。 第一块砖上绘制的是一个太阳,
太阳里面有 金乌。其它的五块砖上都绘制着彩云,彩云 中间还有一个一个的红
点,表示是一个星座 ,在第七块砖上是一个月亮,月亮里面有桂 树和蟾蜍。这幅
天象图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目 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幅天象图,非常完 整。」
在其它的天象图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古 老的星空划分方法。东方苍龙、南方朱雀、
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配合了神话的造型, 生动的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夜空星象
的诠释。
即使是结合了神话传说和造型的天象记 录,在科学上也有相当的价值。河南省南
阳 市汉画馆,收藏了大量的两汉画像石,其中 有些以神话图案作成的天象记录,
就相当具 有科学价值。 旁:在这些画像石上我们看到了北斗七星, 牛郎织女,
也看到了代表太阳的金乌背负着 日轮,代表月亮的月轮中间有蟾蜍。但是最 具有
科学意义的,要算是 "日月合璧" 了。
在这幅图中金乌原来应该背负着日轮, 但是却背负着带有蟾蜍的月轮。我们相信,
这是古人对日蚀的描述;带着蟾蜍的月轮遮 掩了日轮。这说明了,在公元一百
年左右的 汉朝,中国人就已经了解了日蚀的成因。
古人常用 "金乌" 来代表太阳,这是因 为古人在观测太阳的时候,认为 "日中有
金 乌" ,所以在 "后羿射日" 的神话里,我们 看到了天上的金乌一个个中箭落地。
这个 "金乌" 呢,我们现在认为,应该 就是 "太阳黑子" ,是太阳表面磁场活动
剧 烈的地方。磁场的活动限制了从太阳内部传 送到表面的能量,所以黑子区域的
温度比周 遭来的低,颜色来的暗。
我国先民对于太阳黑子的观测,最早呢 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不过
世 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出 现在公元前28年,也就是西汉成帝
的河平元 年:「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从西汉一直到清末,我
国史书上,总共 记录了两百七十多次的黑子现象。由这些记 录的日期和间隔,可
以算出太阳表面活动的 周期大约是十一年,这和现代天文学对太阳 周期的观测完
全符合。
这些珍贵的黑子记录,对于研究太阳物 理、日地关系,以及气候变迁都有重要的
参 考价值。
在欧洲,关于黑子的最早记录,出现在 公元 807年,比中国晚了八百多年。 主:
春秋时代留下了另一项古代先民重要的 观测记录。鲁文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
六 百一十三年,先民记录了一颗明亮的彗星,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这颗明亮 的彗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每七十六年 来拜访一次的哈雷彗星。而
中国上古的这次 记录,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对哈雷彗星 所作的观测。
那各位或许会奇怪,为什么我们不叫它 「春秋彗星」呢?毕竟它是中国人第一个
观 察到的。但是在这儿,我们不能怪别人,因 为哈雷彗星是一颗周期性的彗星,
这个七十 六年的周期一直到了十七世纪末期,才由英 国天文学家哈雷所确认。因
此我们在哈雷彗 星的观测上没有办法占尽光荣。
这些上古中国重要而珍贵的天文观测, 并不是单单靠肉眼就能作出来的,上古先
民 们制作天文仪器的巧思和技术,是另一项让 我们惊讶赞叹的成就。
相传三千年前,周公营建东都雒邑的时 候,为了要正日影,就在当时的阳城,也
就 是现在的河南省登封县告成镇,兴建了一座 土圭,用来测量日影跟四季的变化。
唐玄宗 开元十一年,也就是公元七百二十三年,仿 土圭旧制,用石表石圭代替。
这也就是我们 今天看到的,「周公测景台」的旧址。
「表」,就是垂直竖立的一根长竿。立 竿见影,测量日影的长短变化,可以帮助
我 们分辨四季。夏天的中午,因为太阳的位置 较高,所以影子较短;冬天的时候,
太阳位 置较低,影子也就比较长。
为了精确地测量日影长短,古人使用「 圭」。「圭」,就是一把用来度量日影的
玉 尺,又叫「量天尺」。南北平放,与「表」 垂直,就组成了「圭表」。
「圭表」的用途很广,可以决定方位, 确立四季,校正历法,推定节气。对农渔
牧 业都有深远的影响。历朝历代都使用「圭表 」观测日影,但是一直到了元朝,
才由郭守 敬把「圭表」的应用发展到了极致。也就是 在元朝,中国古代天文观测
的成就达到了世 界的顶峰。
元世祖忽必烈雄才大略,入主中原以后 ,看到百姓流离,民不聊生。他知道,要
达 到社会安定,必须先有良好的农渔牧业,而 这个关键就在于「按天授时,以利
耕作」, 所以大力发展天文观测,重编历法,确定节 气。这整体发展天文的工作,
是由郭守敬来 总其成的。
中国天文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天文学 家,是元朝的郭守敬。他不但修改跟创新
了 观测仪器,还在周公测景台的旧址上,亲自 建造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座精密
观测用的 天文台。这座天文台包含了观星台跟量天尺 。观星台上有栏杆环绕,可
以架设仪器,进 行观测。
台下的量天尺,也就是「卧圭」,是由 三十六方青石组成,全长一百二十八尺,
用 来测量日中的时候,日影的长度。石圭和表 槽的横梁上,都有水槽,用来测定
水平。
历代所用的「表」,大多是八尺高。八 尺的表,一年的日影误差几毫米,而换算
成 时间上的误差,就是一两个小时。但是郭守 敬建造的这座观星台,把八尺的表,
增高为 四丈,也就是四十尺,大大的增进了测量的 精确度。
「为了把这个时间搞的更准确,八尺表 扩大为四十尺,顶上搞了个大的横梁,底
下 搞了个大型的量天尺。在这地方,当时测了 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
即 365日 5小时49分12秒,可是呢,现代化仪器测一 个回归年长度为365天5小时
48分46秒,年差 26秒钟。」
一年有三千一百万秒,而测量误差仅仅 26秒,这准确到百万分之一的精度,在公
元 1273年的世界上,的确无人能出其右。欧洲 所使用的历法,要到四百多年以后,
才达到 同样的精度。
在欧洲,加利略在16世纪末,使用望远 镜,获得了好几项重大成就,其中之一就
是 有系统的研究了木星的四大主要卫星,这是 为什么今天木星的四大卫星我们统
称为 "加 利略卫星"。
但事实上,在我们的战国时代,甘德就 曾经藉助 "窥管" ,观测到了木星的卫星。
这 "窥管" 是什么东西呢?
"窥管" 又叫 "望筒" ,是一根两端口 径相等的中空竹管或金属管,它可以减少背
景的光害,同时缩小了观测者的视野,再加 上适当刻度的辅助,就可以用来记录
星星的 位置,以及追踪行星的运动。
古人进一步的使用 "窥管" ,把它装在 "浑仪" 的上面,借着 "浑仪" 的旋转,可
以很方便地观测天上不同区域的星体。这也 就是现代赤道仪望远镜的前身。
那浑仪,又是什么呢?浑仪是一种观测 天体,并记录天体坐标的仪器。我们现在
看 到的,就是珍藏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一架 明朝所造的浑仪,它除了中央的窥
管之外呢 ,还包括了描述地平的地平圈,通过天顶南 北的子午环,描述太阳跟行
星运动的黄道圈 ,跟平行于地球赤道的赤道圈,在中央的窥 管找到了星星以后,
由各个圆圈的刻划,就 可以决定这个天体的坐标。
整个浑仪,坐在一个四方台上,上圆下 方,代表中国人天圆地方的观念。四角有
四 座铜山,代表天地山风的乾坤艮巽四座山, 山上原有铁链,拴住四只顽皮的龙,
好让他 们共同与中央的驼龙背负天球。
最早发明 "浑仪" 的人,已经无从查考 ,史书上记载最早使用浑仪的人,是西汉
的 "落下闳" ,他曾经使用自制的浑仪,观察 过五大行星和天球的运动。
当时所用的浑仪,结构可能相当简单, 但是后代历经东汉,魏晋,隋唐的不断改
革 增进,仪器愈做愈大,整个结构变得无比复 杂,所以后人就想法改进。
元代的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他把浑仪 整个拆散,加以简化,制成简仪,我们现
在 看到的,就是珍藏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一 件简仪的明代复制品。它包含有独
立的赤道 装置跟地平装置,上面还有窥管。郭守敬对 窥管做了革命性的改变,他
去掉了窥管的管 身,只在两端留下两个小圆洞,这样的装置 ,称做「窥衡」。整
个简仪的结构简单,但 是刻度精密,是近代中国,在天文望 远镜传入之前,最重
要的观测仪器。而同样 类型的赤道型望远镜,在欧洲,要到三百多 年以后的
1598年,才由第谷创造发明出来, 因此,郭守敬他所制作出来的简仪,可以说 是
近代天文学上赤道型望远镜的前驱。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