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璀璨星河),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盖天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23日08:34:07 星期三), 站内信件

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
,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三光隐映,以为昼
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
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按照这个宇宙图式,天是一
个穹形,地也是一个穹形,就如同心球穹,两个穹形的间距是八万里。北极是“盖笠
”状的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不息。盖天说认为,日月星辰的出没,并非真
的出没,而只是离远了就看不见,离得近了,就看见它们照耀。据东汉学者王充解
释:“今试使一人把大炬火,夜行于平地,去人十里,火光灭矣;非灭也,远使然
耳。今,日西转不复见,是火灭之类也。”

  盖天说宇宙结构理论力图说明太阳运行的轨道,持此论者设计了一个七衡六间
图,图中有七个同心圆。每年冬至,太阳沿最外一个圆,即“外衡”运行,因此,太
阳出于东南没于西南,日中时地平高度最低;每年夏至,太阳沿最内一圆,即“内
衡”运行,因此,太阳出于东北没于西北,日中时地平高度最高;春、秋分时太阳
沿当中一个圆,即“中衡”运行,因此,太阳出于正东没于正西,日中时地平高度
适中。各个不同节令太阳都沿不同的“衡”运动。这个七衡六间图是力图定量地表
述盖天说的宇宙体系,载于汉赵爽注《周髀算经》。因此,盖天说亦称周髀说。又
《晋书·天文志》亦载有:“周髀家云:‘天员(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这与《周髀算经》里所载的盖天说不同,实际上是较古的天圆地方说。中国科学史
家钱宝琮等认为,这是第一次盖天说,而《周髀算经》所载的,则是第二次盖天说
。南北朝时祖□著《天文录》说:“盖天之说,又有三体:一云天如车盖,游乎八极
之中;一云天形如笠,中央高而四边下;一云天如欹车盖,南高北下。”

  由此可见,盖天说宇宙结构理论也有不同的学派,可能是不同时代里向不同方向
的发展。大体上可以说,盖天说形成于周初,而到了《周髀算经》的写作年代,即公
元前一世纪,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定量化的体系。它反映了人们认识宇宙结构的
一个阶段,在描述天体的视运动方面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7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