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璀璨星河),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柏拉图学派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25日07:30:55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柏拉图学派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之后的又一大学派,它是由雅典哲学家柏拉图(
公元前427~前347年)创立的。柏拉图认为哲学是来自于天文学的。因为日夜、四
季给我们时间的观念与探索宇宙特性的动力,正是这些来源引导着我们建立哲学的
概念。

  柏拉图在《蒂迈欧》一文中提出以地球为中心的同心球壳结构的宇宙模式。他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各个天体处于不同的球壳上,这些球壳离地球由近到
远,依次是:月亮、太阳、金星、水星、木星、土星、恒星。各同心圆之间由正多
面体联结着。

  用这种宇宙体系解释天象,自然会出现一些困难。太阳和恒星的运动是比较规
则的,但行星的运动却十分可疑。就以火星来说,如果你在较长的一段日子里仔细
注意火星的行踪,将会发现它在恒星之间缓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着,这叫“顺行”。
过一段时间,它又停滞不前了,这叫“留”。然后,它扭转头来向西移动,这叫逆
行。顺便指出,正是由于火星颜色发红,而且行踪诡秘,所以我国古代称它为“荧
惑”。金星的行踪又是另一番景象,它在一段时间内以晨星的面目出现在东方天空
(我国称它为启明星),再过一段时间他又以昏星的面目出现在西方天空(我国把
它叫长庚星),总之,在人们的眼里,它总是徘徊在太阳的东西两侧。

  为了解释行星的神秘行踪,柏拉图的门生欧多克斯(公元前409~前356年)修
改了他老师的观点。他认为,所有的恒星都处在同一个球面上,这个球半径最大,
它围绕着通过地心的轴线每日旋转一周,其他的天体则有许多同心球结合。太阳、
月亮各有3个,行星各有4个,把每个球用想象的轴线和邻近的球体联系起来,这些
轴线可以选取不同的方向,各个球绕轴线旋转的速度也可以任意选择。这样,把
27个球(恒星1,太阳、月亮2(3,行星4(5)经过组合以后,就可以解释当时所观
测到的天象。后来观测资料积累的愈来愈多,新的现象又不断被发现,就不得不对
这个体系做一些补充。欧多克斯的学生卡利普斯,又给每个天体加上一个球层,是
球的总数增加到34个。

  欧多克斯和卡利普斯设想的同心球不是物质实体,只是理论上的一种辅助工具
,而且日月五星每一组的同心球与另外一组无关。可是到了柏拉图的另一名高徒亚
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手里,这些同心球成了实际存在的壳层,而且各组
形成一个连续的相互接触的系统。

  柏拉图学派又一个杰出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是球状而且有限的,它以地
球为中心,行星与其他星体是在一地球为中心的球壳上运行。这些球壳可以不同的
速度旋转。

  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杰出的实验学家。他所观测的结果如下:由上弦月的观测
推测月球是介于大阳与地球之间。由不同的纬度有不同的恒星在天顶上可推测地球
是球形的。由没有明显的恒星视差的观测结果,推测地球相对于恒星的运动是很小
的。这样,为了使一个天体所特有的运动不致于直接传给处在它下面的天体,就不
得不在载有行星的每一组球层之间插进22个“不转动的球层”。这些不转动的球层
,和处在它之上的那个行星运动的球层具有同样的树木、同样的旋转轴、同样的速
度,但是以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样就抵消了上面那个行星所特有的一切运动,只把
周日运动传给下面的行星。

  亚里士多德体系不同于前人的地方还在于他的天体次序是:月亮、水星、金星
、太阳、火星、木星和恒星天,恒星天之上还有一层“宗动天”。亚里士多德认为
,一个物体需要另外一个物体来加以推动才能运动。于是他在恒星天之外,加了一
个原动力天层——宗动天。宗动天的运动则是由不动的神来推动的,神一旦推动了
宗动天,宗动天就把运动依次传递到恒星、太阳、月亮和行星上去。这样,亚里士
多德就把上帝是第一推动力的思想,引进宇宙论中来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0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