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原序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y 2 13:27:00 2003) , 转信
原序
----------------------------------------
遗传的基本原理结果竟是异乎寻常地简单,这加强了我们的一种希望,即自然毕竟
是完全可以认识的。曾被广为宣扬的认为自然界不可思议的观点,再次被证明只不过是
由于我们的无知而产生的错觉。这令人鼓舞,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如果果真像有
些朋友要我们相信的那么复杂,我们就很可能会灰心丧气,以为生物学永远不可能发展
成一门严密的科学了。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是夏因和罗伯尔的力作。它把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一生中作为一个人、美国公民、科学家、教师、合作研究者、行政领导人、丈夫、父亲、
朋友等等方面的情况作了翔实的记述。但这本书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因为它还勾画出
了本世纪生物科学取得的最重大成就的初期发展史。摩尔根在他五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
不但自己对生物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也为后人进一步发展这方面的研究
提供了机会。
我和摩尔根相识时,他已六十四、五岁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退休养老的年
龄,但对于摩尔根,这只是生命新篇章的开始。那时,他已是美国科学界的栋梁;但在
很多方面,他同罗林斯·亚当斯·埃默森很相像。我当时刚刚在埃默森教授指导下完成
了康奈尔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学业。摩尔根的研究小组使果蝇成为遗传学界最出名的动物;
埃默森和他的同事们正以玉米为材料进行着同样的工作。这两位学者都谦虚、朴实,工
作充满热情,富有创见,特别善于鼓励他们的学生和合作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去推动科学
的发展。
我最初来到加州理工学院是在1931年,当时的身分是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员,
后来在这里应聘为讲师,直至1935年。这样,我参加了摩尔根的机构改革试验最初几年
的工作。他的综合生物科学各分支的创举,鼓励研究者同那些所学专业与自己不同的生
物学家交换意见,而且还鼓励他们同生物化学家协作攻关。当时,这种组织形式在美国
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过后我在其他机构干了一段时间,于1946年(摩尔根逝世后一年)回到加州理工学
院,继任他二十年前创建的生物学部主任。那时候,摩尔根的这种组织办法已被证明完
全正确,我的任务只是照原样办下去。1961年我离开了加州理工学院,但后来又担任该
院理事会成员——总之,我有四十多年或是积极参与、或是奉行摩尔根式的生物学研究
活动。
在摩尔根从事科学活动的年代里,不但产生了遗传学这门学科,而且已发展到了必
须依靠学科间的合作才能继续前进的阶段。人们认识到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一切高等
生物的遗传基础,弄清了DNA的分子结构及其复制方法,在人类认识生物界过程中发动了
一场真正的革命。现在,生物学家、生物化学家、医学家,甚至其它领域的知识分子,
无不了解这场革命的深远意义。
摩尔根从人材培养和机构建设两方面推动了这场革命。迄今为止,曾在他组建的这
个部工作过的生物学研究人员中,有七人获得诺贝尔奖。美国科学院院士中有十一人是
生物学教授。此外,有两名院士虽然属于化学部,但从事的是生物化学的研究。
生物学部目前的主任是罗伯特·L.辛施梅尔。在他领导下,基础行为科学大大加强
和发展了。生物学部的诺曼·H.霍洛威茨等人正在同加州理工学院所属的由政府资助的
喷气推进实验室合作,探索太阳系各行星上现在或过去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当这篇序正
在着笔的时候,他们正着重对火星进行研究。
在世界科学的广阔领域中,生物学的革命还在持续高速发展。例如,我刚刚得到美
国科学院著名刊物《全国科学院学报》1976年6月号上的科学论文统计数字。这一期的8
5篇论文中,76篇涉及基础生物学或医学生物学,其中46篇是研讨遗传学的论文。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确实留下了一笔伟大的科学遗产,我们对于这份遗产的深远
意义还没有足够的估计。
乔治·w.比德尔
前言
一百年前并不存在遗传学这门学科。人们不但不知道基因和染色体,而且也不了解
精子和卵子在受精过程中的确切作用。人类基本上还没有摆脱陈旧的观念,认为鳄鱼是
尼罗河的淤泥中自发产生的,虫子产生于马的鬃毛,细菌来源于垃圾。就连做了许多工
作来驳斥物种特创说的查尔斯·达尔文,对遗传的机理也不甚了了。
现代遗传学创始于1900年,后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以日益增长的信心开
始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弄清了遗传的机制,发现了基因自我复制和合成蛋自质的方法,
最后,连基因本身的具体构造也被揭示出来了。人类的兄弟关系甚至所有生物体的关系
都被证实。
诺贝尔医学奖中因遗传学上的发现获奖的数目按几何级数上升,这一事实标志着这
门学科的新地位:它是今后整个生物学的基石,是一切受过教育的人不可缺少的语言,
就像一百年前的拉丁语一样。不过,遗传学虽然绚丽夺目,但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充分发
挥其实效——尽管高产、抗病的作物品种已十分常见,不久前还是引起死胎和婴儿脑缺
损的主因的罗猴血型不亲和症已经大部消失。
遗传学界第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生长在一个著名的肯塔基
世家。他在当地的几所学校,包括以后发展成为肯塔基州立大学的学校接受了基础教育。
不过,虽然有这些纽带把他同肯塔基州联在一起,虽然他是获诺贝尔奖的唯一的肯塔基
人,但是与肯塔基的其他名人相比,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终归是他的同乡父老们最不
熟悉的一个。
摩尔根自离开肯塔基以后就很少回去。最初是因为工作繁忙,他乐得让家里的人去
看望他,而不愿自己回家探亲,因为那样就要多花时间。后来,多数亲属都过世了,他
自己也出了名,邀请他回去通常是把他当作贵客款待,但碰到这种场合他又很腼腆。如
果肯塔基人对于他1936年谢绝回去参加预定为他七十寿辰举行的庆祝活动而生气的话,
他们只要回想三年前他同样谢绝了出席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授奖仪式就行了。
道理是一样的:这样他才可以避免听各种赞颂他的演说,可以坚持他正在进行的研究。
摩尔根是个内向的人,不大向人谈起他本人的生活和感情。但肯塔基人还为另一成见所
囿。谁要提及科学家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势必要想起他已故的伯父约翰·亨特·摩尔
根——南北战争时的飞将军,外号人称“南军雷神”。本地人对这位伯父的偏袒是显而
易见的,甚至在1975年,当肯塔基州立大学新建的生物学大楼落成时,以肯塔基最著名
的生物学家的名字命名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一位电视播音员却高兴地宣布,这座大楼
是以列克星敦名人约翰·亨特.摩尔根的名字命名的。
摩尔根在肯塔基的生活中养成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整个一生都在研究生物。就像
他总是力图表白的那样,他基本上是个动物学家,长期以来,他的兴趣在于解释卵子演
化为成体的奥秘。他从不相信奇迹,只不过把卵子看作一台上紧了发条的机器,而力图
拆开其中的零件,探出个究竟。他这样做了,于是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这本薄薄的书里,我们介绍了他被人忽略了的一面——不但被他的肯塔基同乡们
忽略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被他的同行科学家们忽略了;他在遗传学上的杰出成就甚
至使专家们对他的胚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视而不见。在翻阅了他的著作和论文后,特别
是采访了他的还在世的朋友、同事;熟人,采访了那些继续他所开创的学科的研究的科
学家以后,我们确信摩尔根确实是一代伟人,这里所指的是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