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Biology
标  题: 第一章 列克星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y  2 13:27:30 2003) , 转信

第一章 列克星敦
----------------------------------------
    亲友好相处,不受外人侮。
                         奥格登·纳什
    摩尔根去世后,……我曾有机会到过他出生的地方,参观
    过他世代相传的老家,觉得很有意思。他早年的生活环境很
    能说明他为什么成为那样的人物。
                          朱利安·赫胥黎
    1933年,托马斯·亨特·摩尔根正处在一生的鼎盛时期,奖章和荣誉接踵而来。正

是在这一年,由于他对遗传的染色体理论的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他

和他的同事们在哥伦比亚的“蝇室”里为一门新的科学——遗传学奠定了基础,从而给

现代生物学带来了革命。
    摩尔根一贯把那些荣誉证书胡乱塞在书桌抽屉里,让精心制作的奖状掉在写字台后

面,对于这次最新的荣誉,他同样不当回事。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1928年他转到这一

学院去组建和领导一个新的生物学部)的同事看到记者到摩尔根的实验室来采访,才得

知他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他家里的人只是从报纸上才看到他得奖这条消息。当时报上登

着他的一张照片,是他同意新闻记者拍摄的唯一的一张——他随便拉着几个在附近看热

闹的孩子一起照的。摩尔根甚至连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正式授奖仪式也没参加,尽管加

州理工学院理事会给了他一箱禁用的咸士忌,以便他能为这一庆典事先进行练习。他告

诉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他下一年再去,趁斯堪的纳维亚之行顺便看看老朋友,同时也要为

他的生物学部物色儿个工作人员。
    1934年4月,摩尔根偕同夫人,带上他们四个成年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乘火车到东海

岸,再搭“庄严”号轮赴欧洲。在纽约他们在沃伦·韦弗博士家住了一夜。沃伦,韦弗

回忆那晚的情景:这位现代遗传学之父身上穿着一件不大像样的轻便大衣出现在他家门

口,一个衣袋里塞着一包用报纸裹着的梳子、剃胡刀、牙刷,另一个衣袋里塞着一双袜

子,也是用报纸包着的。面对着满面惊讶的韦弗太太,摩尔根问道:“还有什么其他需

要带的吗?”当时摩尔根博士六十六岁,黑发开始灰白了,但总的说来还是深色。他身

高六英尺,走起路来身子挺得直直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气色蛮好——他一直

是那样,因为他几乎从来没生过病(只得过胃溃疡,这使他十一年后离开人世)。同时,


他出来是为了快活一阵——像他以往一样,一旦摆脱了工作就要轻松一下。
    韦弗夫妇拿出了一瓶专为他留下的白兰地。摩尔根感激地像抱小孩一样把酒瓶抱在

怀里,说这天喝白兰地酒是再恰当不过了。韦弗夫妇问他:“你不是说你是1865年出生

的么?”
    他回答说不是,他出生于1866年,但他这条生命是1865年开始的。对于一位遗传学

家,1865年开始孕育是个好兆头。正是这一年,孟德尔提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孟德尔

的豌豆实验报告是在摩尔根出生这年发表的,但很快就被遗忘了,直到1900年,生物学

家们才重新发现他的报告,当时摩尔根已是布林莫尔学院的生物学教授了。
    1865年对摩尔根之所以很重要,还有另一层原因。这年是美国南北战争的最后一年,


而摩尔根一家有许多人卷入了这场内战。一些认识摩尔根本人或曾与摩尔根详谈过的人

都说他家是贵族世家,祖辈曾是英国查理一世时代的保皇党。这既显赫非常,又十分遥

远,所以摩尔根对于这段往事并不感到不自在。摩尔根有一次报到他自己时说他有相当

多的威尔士血统,足以改变这“该死的盎格鲁-撒克逊出身”。但每逢回到肯塔基老家,

一说起他那一家人,人们多半是一针见血地认为,摩尔根这一族人首先应由他的伯父作

为代表。
    比如,1936年托马斯·亨特·摩尔根七十寿辰时,肯塔基大学决定为它的校友搞一

番庆祝活动,因为直到1976年他仍是当时唯一荣获诺贝尔奖金的肯塔基人。他写了22本

书,发表了大约370篇论文,世界各地的生物学家远涉重洋来参观他的实验室,像爱因斯

坦这样的大科学家也同他一起进餐,他是名副其实的现代遗传学之父。然而,1936年9月

25日《列克星敦先驱论坛报》的大字标题却写着:“为南军雷神的侄子摩尔根博士举办

的庆祝会将在今日举行”。因为,只有这样的题目才适合多数人的胃口。
    “南军雷神”指的是陆军准将约翰·亨特·摩尔根。也有的人叫他“马贼头子”,

这就看说话人在内战中站在哪一边了。约翰容貌英俊,举止豪爽,骁勇好战,有时有些

鲁莽。他对肯塔基州发动过多次袭击,这是南部邦联部队在这个州最重要的军事行动,

也是最富戏剧性的行动。当时,肯塔基是联邦的一个法定州,但许多肯塔基人,特别是

较为富裕的布卢格拉斯地区的居民心里同情南部邦联。战后,整个州坚决地转向南方,

约翰·亨特·摩尔根成了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带领忠实的士卒抵御占优势的敌

人,他从俄亥俄联邦监狱逃走,穿过北方军队控制的地区,回到他的部队。他跨着一匹

烈马风驰电掣般冲进他家前门,吻别了慈爱的母亲,在北军赶到之前几分钟又旋风般地

冲出后门。
    摩尔根将军在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出生前两年战死了,但他的英名却仍然活在许

多人心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汤姆的父亲查尔顿起的作用比谁都大。
    肯塔基的摩尔根家族发端于1795年。是年,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的外曾祖父约翰

·韦斯利·亨特从新泽西州的特伦顿迁至列克星敦。他在那里开设了一个小店,改善了

交通,进而发家致富,创下了一份价值百万美元的家业,成了肯塔基中部的首富。1814

年,他修建了一幢豪华的邪宅,取名霍普蒙特。汤姆就出生在这幢房子里。这座建筑物

至今还保留着,座落在列克星敦城第二大街和米尔街相交的街口,作为一个纪念馆,有

所侧重地同时纪念武将摩尔根和科学家摩尔根。
    约翰·韦斯利·亨特的女儿亨里埃塔嫁给了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商人卡尔文·C.

摩尔根。由于她的意愿,加上父亲商务上的需要,她终于说服丈夫迁回布卢格拉斯。摩

尔根夫妇俩住在当时的小城列克星敦市郊德茨克里克路附近的一个大农场,也就是现今

的蒙塔博路对面。他们一共生下六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还有一个女儿夭折了),一家大

小过着一种独特的南方破落贵族式的生活。没有现款可供花销,生活以及孩子的教育费

用都仰仗上辈的遗产。按1849年老亨特死后不久宣读的遗嘱,他把霍普蒙特这幢邸宅留

给亨里埃塔,从而确立了摩尔根一家在列克星敦应有的社会地位。
    汤姆的父亲查尔顿·亨特·摩尔根是第四个儿子,比老大约翰·亨特小十五岁。查

尔顿长得眉清目秀,思维敏捷,雄心勃勃。他二十岁时毕业于特兰西瓦尼亚大学。这所

学校离他家霍普蒙特只有几分钟路程,他的几个兄弟都从事大麻业和经商,很是兴旺;

但他毕业后并未参加兄长们的行业,而是当了美国驻墨西拿领事。1859年,他到达西西

里时刚碰上革命爆发,他毫不犹豫地站到民族主义者一边,成了第一个承认加里波迪政

府的领事,而且,带着美国领事的头衔,却以加里波迪的副官身份参战,还负过伤。
    西西里革命战争结束,美国内战遂起。查尔顿回到故乡,在约翰·亨特·摩尔根的

骑兵团当一名上尉。在1862和1863年的征战中,他多半在约翰尼的鞍前马后。他受过一

次伤,被俘三次。每次都等到有同等军阶的北军战俘作交换时才被放回。
    摩尔根几兄弟都随约翰东征西讨,但除将军本人外,只有一人战死,这就是十九岁

的托马斯·亨特·摩尔根。他第一个参加南军,打起仗来很是莽撞,好像置身险境而其

乐无穷。他被敌方俘获,囚禁起来,又作为战俘交换,但一经交换,他又赶忙回去投入

战斗。1863年7月,在肯塔基州莱巴嫩的一次小规模战斗中,由于托马斯行动鲁莽,约翰

命令他撤离战场。但等到冲锋号吹响,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少尉就向前冲去,胸部中

弹,心脏被打穿。查尔顿在战场上写信给母亲,说:“汤姆的死,使我觉得我今后的幸

福全被毁了。我爱他胜过其他兄弟。”
    同月晚些时候,在一场力不从心的袭击中,约翰.亨特.摩尔根连同几百名部下被活

捉,押解至俄亥俄州。摩尔根几兄弟,包括查尔顿在内,被剃去须发,囚禁在哥伦布城

的俄亥俄州监狱。约翰·摩尔根在他兄弟们和其他军官们的策划下越狱逃跑,这段往事

是未来的遗传学家童年时代常常听到的故事之一,过后又讲述给他的孩子们听。不过,

讲这故事的不是汤姆·亨特·摩尔根本人,而是他的母亲和妹妹。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

脱逃壮举:首先偷偷挖了一条地道,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警犬和残暴的狱卒中冲

过,爬火车,骑烈马,历经种种危险,穿过北军的占领区,最后回到了自己的队伍。
    约翰·亨特屡败屡战,又重新组织袭击。他从来就不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现在好

像再也无法约束自己的部下。比如,据说有一起银行抢劫案,就牵连到他的袭击队员。

与此同时,查尔顿和其他兄弟们仍身陷囹圄,由于参与了越狱行动,受到严密监视。他

们苦闷无比,查尔顿尤甚。他们的母亲天天都给他们写信,但信件要经过严格检查,不

能及时送到他们手中。查尔顿不断给住在巴尔的摩的三表妹埃伦·基·霍华德小姐写信,


写得越来越钟情,越来越炽烈。
    1864年3月,他被俘快满一年,查尔顿被转移到特拉华堡,那是一个正规的军事监狱。


约翰·亨特·摩尔根1864年9月4日在田纳西州格林维尔战死的消息传来时,他仍是一个

战俘。一直到翌年2月,也就是他被囚近两年时,查尔顿才获释。那时,他妹夫巴兹尔·

杜克继约翰任司令,驻军弗吉尼亚,当查尔顿赶到弗吉尼亚时,南军统帅李将军已在阿

波马托克斯向北军投降。于是大家只好各自回家。
    1865年12月7比查尔顿同埃伦·基·霍华德(家里人叫她内利)在巴尔的摩的以马内

利圣公会教堂举行婚礼,当地几百名社会名流出席了结婚仪式。埃伦·基·霍华德是
《星条旗歌》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外孙女;她祖父约翰.伊格.霍华德是美国独立

战争中的英雄,1788-1791年任马里兰州州长。人们谈到埃伦,常说她“像报春花一样美

丽”。更为重要的是,她是南方忠贞不渝的女儿。她对查尔顿的爱情,由于他为南军遭

受了牺牲而更加深挚。他们共同的忠于南方的信念一直是维系他们婚姻的重要纽带。新

婚夫妇回到霍普蒙特。由于战争中帮助南军的人曾被剥夺公民权和财产权,列克星敦摩

尔根家族的家业开始败落。肯塔基大麻业萧条,而摩尔根兄弟没有及时转向经营烟草。

约翰.亨特.摩尔根死后,由老二卡尔文主持留下来的大麻经销公司。一大家人挤在摩尔

根老太太这幢邸宅里:卡尔文的妻子、卡尔文的岳母(从弗吉尼亚久经战乱的城市里士

满来的难民)、理查德.柯德(他母亲的专职保镖,在她死后很久才结婚)、弗爵西斯·

基(被这一家宠坏了的孩子,退役军人,二十岁时还蹲过北军的牢房)——现在又加上

查尔顿和内利。他们到达列克星敦时,内利已有身孕。
    这孩子1866年9月25日出生在霍普蒙特。查尔顿只希望孩子长大成人能够“勇敢而高

尚,不致辱没了他的名字”。他在给约翰·亨特·摩尔根的遗孀的信中说,他“本来想

用大伯的名字给孩子取名为约翰,但又想到将军的英名将会百世留芳,而汤姆牺牲时:

地位卑微,史书上不会有他的位置,所以给孩子取名为托马斯。”
    就这样,在这个人口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大邸宅里,未来的科学家、诺贝尔奖获

得者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出世了。他最初几岁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这时,他的祖母给

查尔顿、内利和这个孩子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在紧靠霍普蒙特后面的百老汇街上(现在

的北百老汇街210号)建一座房子。房屋的修建由查尔顿监管,他妈妈出钱并保留所有权。


汤姆四岁时,妈妈生了个小弟弟,取名查尔顿;七岁时又添了个小妹妹,埃伦,基·霍

华德·摩尔根。于是,一家满员了。摩尔根一家每年夏天必定去马里兰州霍华德家探亲。


由于查尔顿拼死拼活想要在华盛顿谋个职务,平时也经常在霍华德家进进出出。双方都

是值得骄做的家族,尽管他们的大部分财产早已损失殆尽,但仍保持着南方贵族的习惯

和风度。女人们笃信宗教,至少是忠于各自的圣公会——摩尔根家的女人是列克星敦的

基督会的忠实信徒,霍华德家的女人忠于巴尔的摩的以马内利圣公会。顺便谈一段轶事,


小汤姆的叔叔,勇敢得近乎鲁莽的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生前去参加一个浸礼会,教堂却

根据记录本说他家里没有一个人是基督徒。但这一定只代表他们对圣公会的看法,而不

表示他们对摩尔根一家有成见。
    查尔顿和内利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事业上,但结果总不成功。查尔顿不论如何卖劲,

如何运用家族的影响,他在宦途上还是越来越不走运,于是他用越来越多的时间同老战

友通信,协助组织摩尔根袭击队员重聚联欢。成百上千的老兵参加了这类活动,甚至到

2O世纪还继续进行。第一次联欢时,汤姆·摩尔根才一岁半,这次是把约翰·亨特·摩

尔根将军和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少尉的遗体从原来安葬的地方迁回列克星敦。在汤姆

上大学二年级那年还有一次戏剧性的仪式。以查尔顿为主要组织者的几百名原南军将士

骑着大马浩洁荡荡列队进城安营扎寨。将军唯一活着的孩子,一个名叫约翰尼的遗腹女

儿(当时十九岁)检阅了他们的队伍,并被授予以他父亲的名义赠送的礼物。第三次为

他大伯父举行的纪念活动(也是他父亲组织的最后一次)汤姆没回家。当时他已四十几

岁,正开始从事导致他获诺贝尔奖的研究工作。,正值当侄子的在纽约一个实验室拿着

柄放大镜观察果蝇的时候,列克星敦大多数居民都涌上街头去观看南军雷神骑着战马的

大型塑像的揭幕典礼。这一尊塑像至今仍然屹立在梅因大街上法院的门前。
    在汤姆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约翰·亨特·摩尔根的名字不断在他耳边回响。他午后

放学回家时,经常碰见一个老兵在门口等着要见查尔顿上尉和内利小姐。他们两人都极

乐意帮助从前甫军的将士和他们的家属。不但有由政府出资举办的纪念他怕父的活动,

出版歌颂他伯父的歌曲和书籍,而且,那数以千计的自称曾经一度同摩尔根一道驰骋疆

场的人中,不论谁有什么周年纪念日或去世,总又会有新的回忆录和故事出版,记述摩

尔根袭击队员的功勋。后来,摩尔根的部下所剩不多了,那么,即使是自称曾给摩尔根

的战马钉过蹄铁的人去世也够条件。摩尔根究竟是南军真正的英雄,还是北军的手下败

将,或者简直是个无赖——这一笔长期纠缠不清的细帐,就渐渐无人争辩了。当然,摩

尔根家族对此是十分敏感的。
    然而,尽管他父母是那么看重这一段往事,托马斯·亨特·摩尔根一经开始了自己

的工作,就没为此占用一点时间。甚至在年纪还小的时候,他就觉得这类事没有多大意

义。他很小就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管是摩尔根这一家或是霍华德那一家,谁都不

像他。他无论在哪里,样子总是不振作,大家觉得他有点像个书呆子。他有一个捕蝴蝶

的网。他还组织列克星敦的伙伴和巴尔的摩的表兄弟去列克星敦郊外或霍华德家在马里

兰州奥克兰的夏季别墅附近的山里去采集标本。他的技术欠佳。有一次,正当他和堂兄

约翰·亨特·摩尔根动手解剖一只猫时,这家伙一下子苏醒过来,怒吼着跳下桌子逃跑

了。汤姆十岁那年,他分得了百老汇街那幢房屋顶楼上的两间屋子。他自己动手油漆墙

壁,贴上糊墙纸,在里面摆上他收集的标本,有剥制过的鸟,有鸟蛋、蝴蝶、化石、矿

石,还有从野外捡来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两间屋子属他专有,家里的人谁都不去动里

面的东西。听说,在摩尔根家三个孩子中的最小的一个(汤姆的妹妹内利)1956年去世

时,这些东西仍然完好无损。内利一生一直住在这幢房屋里。亨特、摩尔根、基、霍华

德四个家系常自诩出过富商,出过外交官,出过律师,出过军人,但在他们精心保存的

族谱中却没有一个科学家。用今天的遗传学术语来说(摩尔根同其他人一道创造了这个

词儿),他也许是个“突变”。
    1880年,汤姆满十四岁后一星期,被录取进了设在列克星敦的新建的肯塔基州立学

院预科学习。当时肯塔基州布卢格拉斯地厦正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院系调整频繁,这所

学校的兴建是一系列重组、合并、分立的一项最新措施。虽然这个学院后来站稳了脚跟,


井进一步发展成现在的肯塔基大学,但汤姆入学时,正是它最混乱的岁月。
    当这所学院两年前从肯塔基大学中分出来时,失去了它所有的财产和校舍。1880年,


234名学生和17名教职员大部分挤在一幢临时租用的座落在现今伍德兰公园的楼里。从地

下室到顶楼,每间屋都住满了人。离城四分之三英里的地方,从共济会手中又租来了三

间房,商业系、化学系和教育系设在其中。列克星敦把过去集市那块地皮捐赠给学院,

正在修一幢行政大楼,但两年后汤姆进入大学本科一年级时,校舍仍然极为紧缺。
    学校只收男生。他们这伙人行为粗鲁,常常吵吵闹闹,使当地的市民和爱看报的公

众既喜欢,又讨厌。学校生活制度极严,所有的学生,包括摩尔根在内,全是军官候补

生,必须穿价值二十美元一套的军装(学费才十五美元),每天军训一小时,每星期五

天。五点半起床号响了,这是一天的开始,晚上十点的熄灯号才结束一天的活动。白天,


军号声把学生赶进课堂、教堂、自习室和饭厅。除此之外,校方还精心制定了189条校规,


而且授予教职员一项权利(实则为义务),再多想出几条。全体学生每个星期天至少必

须作一次礼拜。学生不得携带枪支或猎刀(不过很多学生不理会这上条)。除了教科书

以外,学生必须要有校长特许才能把其它书籍或报纸带进校舍,难怪摩尔根被记过几次

过,主要是因为作礼拜迟到,或是在教室和大厅里不守秩序。
    理科课程开设不多。普通生(以别于商科生和师范生)可以在经典学科和理科间自

行选择。摩尔根选了后者。理科学生主修课程有数学、物理与天文、化学、农业与园艺、


兽医学、历史与政治经济学、心理与伦理学、拉丁文(另加法文或德文)、应用力学、

英文、工程学、庭园设计与美化,等等。
    但对于摩尔根,所有课程的核心部分是贯通四年的博物学,授课教师是A.R.克兰德

尔教授。他身材细长,下巴上蓄着一撮尖尖的胡须,原来一直搞联邦的地质调查工作,

现在一面在肯塔基讲授博物学全部课程和另外许多门理科的课程,一面完成他的博士论

文。他是一个极为出色的博物学家。汤姆喜欢他,后来曾说过他从未见过比克兰德尔
“更好的人或更出色的教师”。像美国大多数大学一样,当时的博物学主要是指系统植

物学,特别侧重于比较和分类,动物学也基本如此,只是更简略一些,在博物学这一范

围内还包括一门保健和人体生理学,也讲一点地质学和地理学,主要是因为这些课程与

煤矿有关。当时肯塔基已开始筹建农业试验站,所以也特别重视农业方面的课程:栽培

与繁殖,生长的规律,森林与农业的关系等。
    由于克兰德尔的影响,汤姆每年暑假都参加马里兰州和肯塔基州的联邦地质调查。

野外找矿的工作又热又脏,接下来是单调乏味的化学分析。他明确了自己不是当地质工

作者的材料。这段经历为今后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用优美的肯塔基文体写道:

十六岁的一年级大学生摩尔根走进深山里的一家乡村小店,站在一个大肚小火炉面前,

满腹猜疑的山民们目不转睛地打量着他。其中一人发现他佩带着一枚胸章,于是大伙儿

就议论开了。就他们所知,佩有政府胸章的必是税务官无疑,而税务官又总是爱撒谎说

他们从老远跑到深山里来只是为了寻找煤炭这种不值钱的东西。汤姆请在座的一位拉小

提琴的人吹起水手的号角,他自己跳起复杂的快步舞,这样才打破了紧张局面,说明他

确非税务官员,位店里的气氛由敌对转为友好。“凡是克兰德尔没教的理科课程,汤姆

都是在罗伯特·彼得博士门下学的。他是原来的特兰西瓦尼亚大学医疗系前系主任。这

个年事已高的博士是个非凡的人物——他是医生、历史学家、出色的植物学家,又是肯

塔基州地质调查最早的组织者,是俄亥俄河流域的科学先驱。然而,这一切毕竟已是好

久以前的事了。
    摩尔根后来常常宽厚地提起肯塔基州立学院。他承认当时的条件的确简陋,但“为

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聘用的教师之出色令人惊叹”。但摩尔根在校的那几年里,


这批出色的教师们的观点却有很大分歧。彼得博士反对任用另一名教师以加强薄弱的化

学、动物学、植物学和兽医学等课程。学院院长詹姆斯·帕特森却认为彼得博士没跟上

化学的发展,在课堂上讲的都是五十年前的旧货。他甚至在公开的场合说出这种看法。

他说,事情还不只如此,彼得博士已半聋半瞎,无法控制学生,以至课堂上总是乱作一

团。这场争执是摩尔根在校时发生的,1887年他毕业之前才算了结。结果彼得以晋升
“荣誉教授”为名受到排斥。他可以保住自己的实验室,但不得再上讲台。
    汤姆毕业后第二年,克兰德尔教授泄露了他对该校理科教学的安排是否成功所抱的

怀疑。不幸的是他说这种知心话找错了对象,这位朋友是报社的记者,邻近一个小镇温

切斯特一家报纸报道说学校管理不善,理学系尤其糟糕。1889-1890年度州立法机构开会

调查,克兰德尔和帕特森在会上互相攻击,语言尖刻。克兰德尔坚持说帕特森院长完全

忽视了理科,而帕特森反驳说他井没有忽视,只有克兰德尔这种“半瓶醋的新英格兰佬”


才会提出这样的责难。帕特森虽然勉强承认了克兰德尔在教学上有一些优点,但总的来

说,他觉得理学系要是没有克兰德尔反倒会办得更好些。
    除了开设课程门类不多以及理科教员与学院行政领导之间的摩擦外,摩尔根在大学

里还有他自身的难题。作为南军雷神的亲侄子,如果碰到的老师和同学是同情南军的,

这当然是好事;如果他们不是南军的同情者,事情就不好办。就拿汤姆的法文老师来说

吧,他在北军里当过兵,曾在摩尔根袭击队的逼迫下骑着骡子从辛辛那提后退了九十英

里路到列克星敦。据说,由于怀着对汤姆伯父的宿怨,他差点给汤姆打个不及格。
    对于约翰·亨特·摩尔根,彼得博士也有一些不愉快的回忆。约翰曾在特兰西瓦尼

亚大学念书,当时彼得是那儿的教员。约翰·亨特精力过于旺盛,喜欢冒险,无法再读

下去。但这个退学生对于自己从前的老师总是十分尊敬。可惜内战开始后彼得成了一名

坚定的联邦主义者,挥起军刀对南军袭击队毫不留情。又由于彼得博士是列克星敦联邦

军医院的外科主治大夫,每次南军临时攻占了这个城市的时候,摩尔根将军就认为必须

把彼得博士拘留起来。不过,彼得博士还是喜欢汤姆,他是他儿子的好朋友。有一回,

他让两个孩子一起做甜菜选种实验——当时这被看作属于化学或栽培研究,现在应归入

遗传学的范围。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获得了肯塔基州立学院1886年授予的唯一的理学士学位。教

员们以五票赞成、四票反对选定他为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致告别词。威廉·普鲁

伊特获得另外四票,也在台上宣读致敬信。罗伯特·普鲁伊特也是1886届毕业生。
    一个获得理学士学位的人能在列克星敦做什么?摩尔根心中无数。他有一次说,他

之所以进入研究生院是因为不愿经商,但又不知道另外有什么事可干。在另一场合他又

说,他之所以到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是因为有位原肯塔基州立学院的理科学生约瑟夫
说,他之所以到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是因为有位原肯塔基州立学院的理科学生约瑟夫

·卡斯尔两年前到了霍普金斯。加之,巴尔的摩是他母亲的老家,霍华德一家(包括他

母亲在内)当然觉得在巴尔的摩找所学校读书是很合适的。“但那时我的确不太明白,”


摩尔根接着说,“他们对于在他们中间正出现一所了不起的大学几乎一无所知。我觉得,


对于那座欢乐的城市中绝大多数旧式家庭,这是很有代表性的。”不过这也无关紧要。

无论摩尔根当时已基本上意识到这点,或纯粹是由于幸运,霍普金斯大学对于一个学生

物学的学生的确是个再好不过的地方。_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34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