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tj (dudu),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昆虫记30-2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Sep 10 13:54:09 1999) WWW-POST

                                          狼蛛的卵袋

      假如你听到这可怕的狼蛛怎样爱护自己的家庭的故事,你一定会在惊异之余改变对

  它的看法。
      在八月的一个清晨,我发现一只狼蛛在地上织一个丝网,大小和一个手掌差不多。

  这个网很粗糙,样子也不美观,但是很坚固。这就是它将要工作的场所,这网能使它的

  巢和沙地隔绝。在这网上,它用最好的白丝织成一片大约有一个硬币大小的席子,它把

  席子的边缘加厚,直到这席子变成一个碗的形状,周围圈着一条又宽又平的边,它在这

  网里产了卵,再用丝把它们盖好,这样我们从外面看,只看到一个圆球放在一条丝毯上

      然后它就用腿把那些攀在圆席上的丝一根根抽去,然后把圆席卷上来,盖在球上,

  然后它再用牙齿拉,用扫帚般的腿扫,直到它把藏卵的袋从丝网上拉下来为止,这可是

  一项费神费力的工作。
      这袋子是个白色的丝球,摸上去又软又粘,大小像一颗樱桃。如果你仔细观察,那

  么你会发现在袋的中央有一圈水平的折痕,那里面可以插一根针而不致于把袋子刺破。

  这条折纹就是那圆席的边。圆席包住了袋子的下半部,上半部是小狼蛛出来的地方。除

  了母蜘蛛在产好卵后铺的丝以外,再也没有别的遮蔽物了。袋子里除了卵以外,也没有

  别的东西,不像条纹蜘蛛那样,里面衬着柔软的垫褥和绒毛。狼蛛不必担心气候对卵的

  影响,因为在冬天来临之前,狼蛛的卵早已孵化了。
      母蛛整个早晨都在忙着编织袋子。现在它累了。它紧紧抱着它那宝贝小球,静静地

  休息着,生伯一不留神就把宝贝丢了。第二天早晨,我再看到它的时候,它已经把这小

  球挂到它身后的丝囊上了。
      差不多有三个多星期,它总是拖着那沉重的袋子。不管是爬到洞口的矮墙上的时候

  还是在遭到了危险急急退入地洞的时候,或者是在地面上散步的时候,它从来不肯放下

  它的宝贝的小袋。如果有什么意外的事情使这个小袋子脱离它的怀抱,它会立刻疯狂地

  扑上去,紧紧地抱住它,并准备好反击那抢它宝贝的敌人。接着它很快地把小球挂到丝

  囊上,很不安地带着它匆匆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在夏天将要结束的那几天里,每天早晨,太阳已经把土地烤得很热的时候,狼蛛就

  要带着它的小球从洞底爬出洞口,静静地趴着。初夏的时候,它们也常常在太阳高挂的

  时候爬到洞口,沐浴着阳光小睡。不过现在,它们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另外一个目的。以

  前狼蛛爬到洞口的阳光里是为了自己,它躺在矮墙上,前半身伸出洞外,后半身藏在洞

  里。它让太阳光照到眼睛上,而身体仍在黑暗中;现在它带着小球,晒太阳的姿势刚好

  相反:前半身在洞里,后半身在洞外。它用后腿把装着卵的白球举到洞口,轻轻地转动

  着它,让每一部分都能受到阳光的沐浴。这样足足晒了半天,直到太阳落山。它的耐心

  实在令人感动,而且它不是一天两天这样做,而是在三四个星期内天天这样做。鸟类把

  胸伏在卵上,它的胸能像火炉一样供给卵充分的热量;狼蛛把它的卵放在太阳底下,直

  接利用这个天然的大火炉。

                                          狼蛛的幼儿

      在九月初的时候,小狼蛛要准备出巢了。这时小球会沿着折痕裂开。它是怎么裂开

  的呢?会不会是母蛛觉察到里面有动静,所以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把它打开了?这也是可

  能的。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可能是那小球到了一定时间自己裂开的,就像条纹蜘蛛的袋

  子一样。条纹蜘蛛出巢的时候,它们的母亲早已过世多时了。所以只有靠巢的自动裂开

  孩子们才能出来。
      这些小狼蛛出来以后,就爬到母亲的背上,紧紧地挤着,大约有二百只之多,像一

  块树皮似的包在母蛛身上。至于那袋,在孵化工作完毕的时候就从丝囊上脱落下来,被

  抛在一边当垃圾了。
      这些小狼蛛都很乖,它们不乱动,也不会为了自己挤上去而把别人推开。它们只是

  静静地歇着。它们在干什么呢?它们是让母亲背着它们到处去逛。而它们的母亲,不管

  是在洞底沉思,还是爬出洞外去晒太阳,总是背着一大堆孩子一起跑,它从不会把这件

  沉重的外衣甩掉,直到好季节的降临。
      这些小狼蛛在母亲背上吃些什么呢?照我看来,它们什么也没吃。我看不出它们长

  大,它们最后离开母亲的时候,和它们刚从卵里出来的时候大小完全一样。
      在坏的季节里,狼蛛母亲自己也吃得很少。如果我捉一只蝗虫去喂它,常会过了很

  久以后它才开口。为了保持元气,它有时候不得不出来觅食,当然,它还是背着它的孩

  子。
      如果在三月里,当我去观察那些被风雨或霜雪侵蚀过的狼蛛的洞穴的时候,总可以

  发现母蛛在洞里,仍是充满活力的样子,背上还是背满了小狼蛛。也就是说,母蛛背着

  小蛛们活动,至少要经过五六个月。著名的美洲背负专家——鼹鼠,它也不过把孩子们

  背上几个星期就把它们送走了,和狼蛛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背着小狼蛛出征是很危险的,这些小东西常常会被路上的草拨到地上。如果有一支

  小狼蛛跌落到地上,它将会遭遇什么命运呢?它的母亲会不会想到它,帮它爬上来呢?

  绝对不会。一只母蛛需要照顾几百只小蛛,每只小蛛只能分得极少的一点爱。所以不管

  是一只、几只或是全部小狼蛛从它背上摔下来,它也决不为它们费心。它不会让孩子们

  依靠别人的帮助解决难题,它只是静静地等着,等它们自己去解决困难,事实上这困难

  并不是不能解决,而且往往解决得很迅速、很利落。
      我用一只笔把我实验室中的一个母狼蛛背上的小蛛刮下,母亲一点儿也不显得惊慌

  也不准备帮助它的孩子,继续若无其事地往前走。那些落地的小东西在沙地上爬了一会

  儿,不久就都攀住了它们的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有的在这里攀住了一只脚,有的在那里

  攀住一只脚。好在它们的母亲有不少脚,而且撑得很开,在地面上摆出一个圆,小蛛们

  就沿着这些柱子往上爬,不一会儿,这群小蛛又像原来那样聚在母亲背上了。没有一只

  会漏掉。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狼蛛很会自己照顾自己,母亲从不需为它们的跌下而费心

      在母蛛背着小蛛的七个月里,它究竟喂不喂它们吃东西呢?当它猎取了食物后,是

  不是邀孩子们共同享受呢?起初我以为一定是这样的,所以我特别留心母蛛吃东西时的

  情形,想看看它怎样把食物分给那么多的孩子们。通常母蛛总是在洞里吃东西,不过有

  时候偶然也到门口就着新鲜空气用餐。只有在这时候我才有机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当

  母亲吃东西的时候,小蛛们并不下来吃,连一点要爬下来分享美餐的意思都没有。好像

  丝毫不觉得食物诱人一样,它们的母亲也不客气,没给它们留下任何食物。母亲在那儿

  吃着,孩子们在那儿张望着——不,确切的说,它们仍然伏在妈妈的背上,似乎根本不

  知道“吃东西”是怎样一种概念。在它们的母亲狼吞虎咽的时候,它们安安静静地呆在

  那儿,一点儿也不觉得馋。
      那么,在爬在母亲背上整整七个月的时间里,它们靠什么吸取能量、维持生命呢?

  你或许会猜想它们不会是从母亲的皮肤上吸取养料的吧?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据

  我观察,它们从来没有把嘴巴贴在母亲的身上吮吸。而那母蛛,也并不见得瘦削和衰老

  它还是和以往一样神采奕奕,而且比以前更胖了。
      那么又要问了,它们这些小蛛靠什么维持生命呢?一定不是以前在卵里吸收的养料

  以前那些微不足道的养料。别说是不能帮它们造出丝来,连维持它们的小生命都很困难

  在小蛛的身体里一定有着另外一种能量。
      如果它们不动,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它们不需要食物,因为完全的静止就相当于

  没有生命。但是这些小蛛,虽然它们常常安静地歇在母亲背上,但它们时刻都在准备运

  动。当它从母亲这个“婴儿车”上跌落下来的时候,它们得立刻爬起来抓住母亲的一条

  腿,爬回原处;即使停在原地,它也得保持平衡;它还必须伸直小肢去搭在别的小蛛身

  上,才能稳稳地趴在母亲背上。所以,实际上绝对的静止是不可能的。
      从生理学角度看,我们知道每一块肌肉的运动都需要消耗能量。动物和机器一样,

  用得久了会造成磨损,因此需常常修理更新。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必须从别的地方得到

  补偿。我们可以把动物的身体和火车头相比。当火车头不停地工作的时候,它的活塞、

  杠杆、车轮以及蒸汽导管都在不断地磨损,铁匠和机械师随时都在修理和添加些新材料

  就好像供给它食物,让它产生新的力量一样。但是即使机器各部分都很完美,火车头还

  是不能开动。一直要等到火炉里有了煤,燃起了火,然后才能开动。这煤就是产生能量

  的“食物”,就是它让机器动起来的。
      动物也是这样。有能量才能运动。小动物在胚胎时期,从母亲的胎盘里或者卵里吸

  取养料,那是一种制造纤维素的养料,它使小动物的身体长大长坚固,并且补偿一些不

  足的地方。但是,除此之外,必须有产生热量的食物,才能使小动物跑、跳、游泳、飞

  跃,或是作其它各种运动。任何运动都少不了能量。
      再讲这些小狼蛛,它们在离开母亲的背之前,并不曾长大。七个月的小蛛和刚刚出

  生的小蛛完全一样大。卵供给了足够的养料,为它们的体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

  它们后来不再长大,因此也不再需要吸收制造纤维的养料。这一点我们是能够理解的。

  但它们是在运动的呀!并且运动得很敏捷。它们从哪里取得产生能量的食物呢?
      我们可以这样想:煤——那供给火车头动能的食物究竟是什么呢?那是许多许多年

  代以前的树埋在地下,它们的叶子吸收了阳光。所以煤其实就是贮存起来的阳光,火车

  头吸收了煤燃烧提供的能量,也就是相当于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
      血肉之躯的动物也是这样,不管它是吃什么别的动物或植物以维持生命,大家最终

  都是靠着太阳的能量生存的。那种热能量贮藏在草里、果子里、种子里和一切可作为食

  物的东西里。太阳是宇宙的灵魂,是能量的最高赐予者,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的生

  命。
      那么除了吃进食物,然后经过胃的消化作用变成能量以外,太阳光能不能直接射入

  动物的身体,产生活力,就像蓄电池充电那样?为什么不能直接靠阳光生存呢?我们吃

  的果子中除了阳光外,还有别的什么物质吗?
      化学家告诉我们,将来我们可以靠一种人工的食物来维持生命。那时候所有的田庄

  将被工厂和实验室所取代,化学家们的工作就是配置产生纤维的食物和产生能的食物,

  物理学家们也靠着一些精巧仪器的帮助,每天把太阳能注进我们的身体,供给我们运动

  所需的能量。那样我们就能不吃东西而维持生命。不吃饭而是吃太阳的光线,你能想象

  吗?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妙而有趣的世界!
      这是我们的梦想,它能实现吗?这个问题倒是很值得科学家们研究的。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97.230.22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