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uwm (waiting...), 信区: Biology
标  题: 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实验台旁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Nov 15 09:46:01 2002) , 转信

发信人: toptip (星云老君), 信区: BioForum
标  题: 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实验台旁
发信站: 生命玄机 (Wed Nov 13 19:43:39 2002), 站内信件

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启德
什么是世界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学术,而一流的学术由一流的
原始创新性科研成果来体现。我们现在还缺少原创性的重大成果,虽然原因是多方
面的,但我认为最直接的原因还是目前普遍存在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学风。去年,
我多次在不同场合的演讲中倡导中青年科学家要 “热爱科学,淡泊名利,追求一
流学术”。现在,我要再提出一个倡议,那就是:“让我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实验
台旁”。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倡议,是因为我遗憾地看到,有相当一批中青年学者过早地离开
了实验台。
我们有些留学回国人员,在海外取得学位,完成了博士后的训练,有的甚至已经有
了一段独立工作的经历,他们一般都有较好的科研成绩。回国后在实验室也受到重
视,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优越的实验室条件和启动基金,给他们配备助手,在招收研
究生方面也给予倾斜。但有的人很快、并且觉得理所当然地当起了“老板”,而“
老板”的任务似乎就是去定计划,争资金,作报告,指挥学生,修改论文。他们越
来越少、甚至干脆不再亲手做实验。实际上,不仅是留学归国人员,国内不少完成
了博士或博士后学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也觉得如果没有研究生,科研
真是无法进行了。这股风似乎越来越盛,学者们在实验台旁的时间越来越少,离开
实验台时的年龄越来越早。以致在不少实验室里,让人感觉好像永远只能看到研究
生在工作。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
回顾科学史,绝大多数重大科学发现都是科学家们在亲自实验中得到的,这样的例
子不胜枚举。伽利略由比萨斜塔轻重物体下落速度相同而发现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牛顿从苹果落地而推理到万有引力,弗莱明从葡萄球菌培养皿中偶见青霉菌污染而
发现青霉素等等,而这些“意外”所见只对有准备的头脑有意义。只有在该研究领
域有精深造诣,并正苦苦思索相关方面问题的研究者,才有可能感觉到这些现象,
抓住这些现象,并得到重要发现。而对于那些刚刚涉猎科研的研究生而言,目前还
是不大可能做到这些的。
科学工作者本人不亲自做实验,不亲自观察,很多这样的机会就会白白丢失,这是
其一。自己不亲手做实验,在实验技术上就越来越生疏,当下属或研究生在实验中
遇到技术困难时就不会有能力帮助他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是其二。最后,不
直接接触研究对象,长期从书本到书本,从数据到数据,就会对科学问题失去直觉
和灵感,创造力将由此枯竭。回忆我自己的经历,最具创新力,最出成果,效率最
高的时期是我带领少数几位年轻人,并亲自动手做实验的那几年。 

我认为,科研工作者过早离开试验台,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讲,
基金申请过程繁复,得到基金后又有搞不完的检查、评审与写不完的报告;刚刚得
到一点成绩,又要求报奖,层层报,重复报;科研资金管理死板,仪器试剂定购手
续繁琐,杂事丛生;非业务会议过多,特别对小有名气的学术骨干,各种各样的会
议数不清,道不明,推不尽。种种事情落到一个人头上,剩下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
。从主观上讲,还是一个对科学的追求问题。如果从事科研活动是出于对科学的热
爱,出于对研究对象的浓厚兴趣与强烈的好奇,那么外界干扰再大,也还是能潜心
研究,始终不离开实验室的。

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在1918年北大开学典礼的演讲中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
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要有研究学
问的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不错,我们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已经有一点资
格,而是学问,而学问是需要自己一点一滴地做出来的。让我们大家多亲自动手做
些试验,多花一些时间与精力在实验台旁。这样我们的浮躁就会少一些,学风就会
好一些,科学发现就会多一些,学问就会第得快一些。

(根据韩启德院士在“北大论坛”开坛仪式上的讲话整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47.11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