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iqiao (阿迪), 信区: Biology
标  题: 我眼中的差距(合集)(转自丁香园)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Dec  9 11:00:42 2002) , 转信

Yong
我们和发达国家在科研方面的差距是? 
1.研究人员的敬业精神。到我们实验室来的大牌教授(国际上非常有名)都很敬业。敬业
不代表夜以继日的工作,更不代表牺牲家庭和身体健康。我见过的知名教授几乎都有自己
的休息时间,都有业余爱好。他们之所以比别人好是因为他们有更好的思维和更高的工作
效率,有时也有运气。他们都不“玩”科研,在介绍自己的工作时他们很谦虚,很严肃,
他们很乐于说“我不知道”。他们对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初级问题)都很认真的回答,看
到你最终听懂并接受他们的观点,他们有时笑得象孩子。他们不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到我们实验室来的国外的学生很节约,他们比我们刚进实验室的硕士还节约,手套可以
反复用,看到我们浪费他们会心疼。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学生(包括我自己)在很多时候表
现的不够professional。这是最大的差距。 
2.科研的社会分工。科研发展的高级阶段的标志是分工的细化。不是自己的领域的工作自
己可以不做,但自己的领域自己要当老大。国内的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就象时装表演秀,充
斥着时髦的概念和粗劣的工作。回顾以下历史,我们国家有国际声望的专家至少在出名前
都是在相对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一个方向一直不断的耕耘下去,有些老先生一直为一个课题
工作了一生。国内的教授好大,好新,一个实验室什么都做。这样很难做出象样的工作。
我们国家现在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经费很少,研究相关的产业链条非常不发达,事无
巨细都要自己做,必然影响科研思路和实验结果。 
3.科研和后勤行政不分。科研人员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时候超过了研究本身,甚至某些专业
人员的精力无法集中在科研上。研究人员有点成就成了老板,忙于杂事(美其名曰管理)
,离开实验室,过早的结束了科研生命。后勤和行政人员起不到服务作用,有时还不如没
有他们更痛快。研究人员的地位低,没有权利管别人就要受人管。奋斗到管别人时会发现
失去了自我。这种情形在很多地方相当普遍。 
4.国家投入少期望高。支持科研的是经费,并非所有的研究人员都可以从公司获得支持,
中国的公司整体科研水平非常差(不是一般的差)。国家投入时一要看关系,二要听口号
。关系好,口号响,再给你塞几家无关的单位一起“合作”。口号喊完了,面对少得可怜
的经费,于是有了方舟子们指责的种种现象。无奈,我相信没有人不想好好出结果,但为
了生存有太多的难言之隐。国家的钱来自税收,税收呢,不说也罢! 
    这些事情不是平头老百姓管得了的,凑合过吧! 
    面对科技大口号,我想乐观,但实在是找不到乐观的理由,至少是现在。 

=========================================================================
litiechen 
yong主任的帖子切中要害,佩服佩服!真不敢相信是你那个年龄能认识到的,尤其是你关
于“我们国家有国际声望的专家至少在出名前都是在相对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一个方向一直
不断的耕耘下去,有些老先生一直为一个课题工作了一生”的观点,我也是在最近几年才
认识到。我比较了我们专业的一些专家,发现有些人的研究在当时很先进,但方向和手段
变个不停,可一旦他退休了,很快就会被人忘记。比如南京的一所高校的某个研究室,80
年代初期做线粒体DNA的研究,80年代中期做遗传学的基因诊断(Southern),后期做PCR
。90年代初,做基因治疗,90年代后期,又想克隆新的疾病基因。他们的技术手段走在前
面,经费也多。但是如果问他们是哪方面的专家,做了哪些系统的工作,谁也回答不出来
。相反,哈医大的李璞专做肺癌,中山医的杜传书专做G6PD和血红蛋白病等血液系统的疾
病,湖医的夏家辉坚持做染色体病的研究。结果后者取得的成就远比前者大。 

建议将yong主任的帖子置顶,他所谈内容是搞科学研究的精髓,远比帮助解决一个难题重
要得多。也建议所有医学同行看看,大家在一起讨论讨论科学研究的思想。 

==========================================================================
Yong 
谢谢李主任。 
想做一些事,但很多时候在平庸之中挣扎,思前想后,也不全怪自己。环境太重要。 

==========================================================================
litiechen
不知yong主任的帖子为什么不能置顶,是因为本版没有斑竹,还是大家认为不够置顶的条
件?如果是认为不够条件,我们可以讨论讨论,如果是因为没有斑竹的原因,yong主任可
否将此贴移至《专业技术版》予以置顶?我始终认为正确的科学思路远比一个技术方法重
要的多。一个有意义的选题不是很容易得到的,而一种实验方法,只要有经费、花一些时
间(实在不行可以出去学),就能得到。 

另外,yong主任:关于坚持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的问题,我也一直在考虑。的确在我国
有很多所谓的专家有急功近利的观点,总是赶时髦,如果你不赶时髦,他们就认为你的选
题落后了,不给予资助。我现在想采用自己认定的课题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同时再开一些
所谓时髦的课题,以得到资助,用后面申请到的经费,分出一部分来完成自己想做完的课
题。你觉得这种有点耍“小聪明”的做法行得通吗? 

=========================================================================
cool 
我也觉得说的很好,佩服 

=========================================================================
Yong 
非常感谢李主任的抬爱。这个帖子是我酝酿了一段时间才写出来的,下笔的时候情绪有些
激动,所以有的话有些极端,其实,我们国家大多数的科学家还是很塌实的。但我说的都
是真心话,至少我用这些话来告戒我自己。 
因为这个帖子的内容是科研方法的范畴,所以发在了论文辅导和科研指导区。有感而发,
不吐不快,说完了心里就舒服了。置顶只是个形式问题,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自
然经常可以看到这个帖子了。 
也很高兴能得到Cool朋友的认同,谢谢! 

==========================================================================
Yong
“我始终认为正确的科学思路远比一个技术方法重要的多。一个有意义的选题不是很容易
得到的,而一种实验方法,只要有经费、花一些时间(实在不行可以出去学),就能得到
。 ” 
李主任的这段话我很赞同,思路比技术本身更重要。作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根据研究目的
确定研究方法,也就是思路。 
我在研究生早期的时候特别希望自己是一个实验高手,因为当时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拿到实
验结果。但在课题后期,我开始思考研究的思路,开始认识到文献的重要性,开始意识到
某些科学研究的本质问题,这些在写作学位论文时表现的更加明显。这个时候会有各种遗
憾,经常问自己:我为什么当时不这么做。博士毕业后,我开始不在拘泥于实验,就象李
主任说的:有些东西用钱可以解决,这些东西不重要。我们自己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一些超
越现在常规的技术和方法之外的东西,在于获得新发现。 
现在,我经常帮助刚刚开始研究工作的研究生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第一遍我设计,他看
;第二遍他设计,我看;第三遍他自己设计,我最后把关。最后的论文的第一作者不是我
,但我还是体会到了思考的快乐。我觉得我的责任应该在于替他们把握一些研究本质的东
西。通过查文献,通过思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当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有实战经验的人设计的实验方案更容易操作,实验设计本身
就是把各种技术组合起来解决某个科学问题或创造某种市场价值。 
但总起来说,我坚决反对为技术而技术。比如RNAi,是个热点。但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这种
技术本身,而在于用这种技术达到什么目的,不能本末倒置。如果某项很经典的技术可以
非常圆满的解决问题,就没有必要使用RNAi。基因芯片也是一样。 
还有一个例子是毛细管电泳。BioRad公司的销售经理说过:毛细管电泳主要在亚洲销售得
多,但后来因为技术的重复性不好,BioRad公司已经停止了该产品的生产。倒是使用毛细
管电泳技术的测序仪真正派上了用场。他们所指的亚洲国家主要就是中国。不排除有很多
实验室的毛细管电泳仪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所了解的几个实验室都没用起来。这就是没
有目的的跟风造成的。 
实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结合研究目的才有生命力。 
个人观点,抛砖引玉! 

=========================================================================
jmtang 
看了young和litiechen的帖子. 
我感触颇多. 
其实,我虽上了几年班,也仅目前才刚刚进入科研.就最近设计实验,摸索模型,我就想我这样
做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能达到什么预期结果,而自己想达到什么结果.这样或许太过实际,
太过急进.但我以为这样可以修正自己最初的想法.并逐渐完善方案. 
从你们,我收获颇多. 
也认为,科研的思路,选题,从某中意义上说将决定实验最终的走向.决定实验的意义所在.而
诸如用什么实验技术,也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在实现自己的思路选题,可以有许多技术选择
,但究竟用什么技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也要依据实验设计的希望达到的结果,而要达到什
么样的预期结果,首先要发挥实验者自己充分而实际的想象力.我以为,结果首先存在于实验
者的脑海中,而后才是依据此,开始设计,选择合适的实验技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说道此,可能有点唯心主义了.但我本意不是如此.只是进一步强调思想的重要. 
国内有的实验室,条件不一定比国外差,但搞出的研究,却是差强人意,其关键在于研究者本
身的思想思考的能力.实际也就是创新能力的问题.而部分人以为引进了先进的实验技术就
是创新,其实不竟然.别人已经建立了,你只是个应用者,既然是应用者,那关键就体现在应用
的目的,而不是应用的本身. 
在研究生中,有个说法:实验结果中,如果没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东西,就不合格,当然这样要
求的目的是要研究生熟悉一般的研究技术.但掌握技术重要,还是学会思考.学会设计思路重
要呢.而中国的传统是重视结果,而忽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育,从启蒙开始就
是这样,当然目前有所改善,但中毒太深,改起来,看着就感觉变味了.在次不多说. 
今天也就说到此. 

========================================================================
huangjiazhan 
看了Yong主任和李老师及jmtang 主任的帖子 
让我想起近段时间听得关于如何科研方面的讲座 
大部分在讲课老师都说有一个非常好的IDEAL比技术方法重要的多,就像Yong主任和李老师
所说的, 
给我的感觉这样说都是一些已经进行科学研究,在某些方面有些成就的人员,他们都已经
掌握实验方法技术,想在他们自己研究的领域找出一些突破。 

而对研究生来说还没有进入科学研究,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技术更加重要,所以有些人说
在研究生所在的实验室和有一个好导师非常重要,因为影响您下一步对科学的态度。 


=========================================================================
yinlie 
写得好!给我敲了警钟,好久没看到这么痛快这么沉重的话了! 

=========================================================================
oasisge
1.从长远的科学发展来说,正确的科学思路比实验方法要重要的多。没有很好的idea,的确
很难有质量很高的paper. 
2.不过我认为技术平台的建立也是至关重要要的,从阅读国外的许多文献可以看到,其实
许多paper都是不同的技术平台堆积产生的一个结果。国内许多的实验室其实并没有建立起
真正过硬的技术平台,经常不同的研究生在去重复同一个东西,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3.国外与国内的差距,我想也许是一种历史文化背景所造成的烙印。根本性的改革也许是
很难进行的,只有逐渐的去改变才可能是中国科研有所进步。 
4.个人认为目前的中国科研的水平还是应该注重去建立好各种基础性的技术平台,发表一
些高水平paper,以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一味去追求新的思路我想作用是不大的。 
5.我想要走进世界科学前沿,必须有雄厚的科研基础,没有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是很难完成
的。 

==========================================================================
Yong
技术平台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平台是很多技术细节的组合,一个大的技术平台的建立需要
很多人的共同努力,其中包含着创新的因素,也包含着宏观上的思考,需要思路。技术平
台也是动态发展的。 
技术细节也很重要,我一直认为国外发表的大多数文章其实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预想
的设计实验,很多设计没有多少窍门。 
中国人的智慧是出类拔萃的,在实验设计上不输给别人,关键是如何严紧的设计一个技术
方案并用可信的数据支持自己的结论。这方面的差别是我们发表的SCI少的重要原因,很多
结果拿不出门,说服力不够。 
Idea的意思也是很广的,即有对本领域进展和发展趋势的把握,也包括灵活运用各种技术
达到研究目的能力,是一种建立在知识、经验和逻辑分析能力基础上的一种综合能力,也
体现出人的创新意识等性格因素。 

==========================================================================
burns 
大家说的好,目前的研究生做科题,确实是有这样的现象,好象没有做到基因、蛋白、载
体、转染、酵母水平就毕业不了,而且上面也在反复要求创新,但是有多少是真正的创新
,有多少是真正有意义的呢?试想,我国每年那么多研究生毕业,如果每个人都创新,我
国的科研水平早就是世界领先了,事实上好多东西是在自欺欺人。我认为研究生做课题主
要是锻炼自己的科研思路、科研设计以及实验的动手能力,而并不是非要来一个世界首创
,国际领先什么的,当然能够达到最好了。 

==========================================================================
Yong 
burns说得对,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也许比较现实的要求是: 
1.硕士生以科研能力的锻炼为主,研究论文要求可以宽一点,主要是考核动手、动脑解决
问题的能力; 
2.博士生要求毕业时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这已经不错了; 
    现在很多学校招生规模一再扩大,科研经费却没有增加,每个学生可以得到的资源更
少了。不切实际的要求SCI的数量有逼良为娼的嫌疑。 

==========================================================================
颠牛 
谁也无法否认研究生是我国科研的主体力量,是真真正正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斗士,可他
们的生存状态谁来关心? 

苟活在导师牙缝中的我们饭都吃不饱,谈何为谁谁作贡献! 
仓廪足而知礼节,俺们吃不饱,俺们是大老粗,俺们高尚不起来。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47.1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665毫秒